探索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走出单纯的模仿,也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记忆,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去探究,相互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一、呈现型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是将现成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发现阅读水平不高、学习注意力不持久是造成初中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通过降低学习起点要求,把例题设计成具体问题,使问题简单化,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让学生不产生畏惧的情绪,以达到理解某个概念或性质定理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由进入课堂开始就带着阅读问题、带着疑问上课,随时做好发问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一节书时,我先呈现中同古代用算筹进行计算的问题情境,由于题目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容易理解,从而使学生由一上课就调动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感受负数的重要性,我把同学问金钱的借贷问题、天气的温度变化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与负数相结合,在课堂上设计相互之间的借贷数据、天气变化图片、财经新闻报道等展示给学生观看,让他们思考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提出一些阅读难度不高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刚学知识进行解决,如“今天天气很热”;“元旦天气很冷,下雪了”,从负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它对人类造成的那些影响,学生从而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例如,在学习《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阅读内容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两千年前古人对负数的使用小品,使学生在加深负数知识的应用时,增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种新的认识学期结束前,我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你喜欢哪种上课形式?其中选择演小品的同学占学生总人数的81.9%,同学都觉得小口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发现型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他人提供问题,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发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调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个别教师为了防止堂上出乱子,减少控堂压力,往往不敢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长期以来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氛围让学生不敢想、不敢问、不敢说,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理论与实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的教学效果都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一节时,我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的特性,通过《翻牌游戏中的數学道理》的实验:桌上有9张下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向上?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再结合个人的体验结果,提出猜想问题,再进行师生之间相互质疑,从而发现问题的结果,产生学习的重要性思想。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一节时,我利用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好胜心,让学生讨论加深对乘方的理解,在讲解练习时:计算(-4)÷2,4÷(-2),(-4)÷(-2),看了这些除法之后,在a,b是有理数,b≠0的情况下,以下的列式能不能成立?从它们可以总结什么规律?-(a/b),-a/b,a/-b,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子、分母、分数三者之间的符号关系,结合具体的数字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总结规律,这一发现型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形成一种敢做、敢想、敢说的思想,从而使原本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培养善于实践、善于想象、善于讨论、善于归纳的能力。
  
  三、应用型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一直以来学与用失调的问题,让学生重新“动”起来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一环。
  例如,学习完“点、线、面、体”后,让学生出示《七桥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试用一笔画出一些图形,开展辩论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通过一笔画明白《七桥问题》无解的道理,针对七年级初中学生缺乏理财观念,在学习了正负数后,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要求学生利用正、负数计算当月家庭及个人生活收支、节余及每日平均支出情况,这些常见的问题更贴近生活,学生热情高涨,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更强烈,学生认识到数学有了用武之地,必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去,由“要我学”自然地转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养成变换角度、变通考虑问题的习惯。
  
  四、拓展型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是指让学生不满足现有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满足于教材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做新的探索、补充新的见解而创设的问题情境,由于观念的保守,老师怕学生学不会,只教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提倡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在言语、感情和行动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这无法重燃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时要不拘于形式或者被无形遥框住,而应该是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于发现和创造的萌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把一维的知识讲解变为多维的问题情境设置,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探索,使学生永远处于问题创造中。
  总之,运用体验式情境教学,可以活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动机、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全程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有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重燃。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错,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思考的结果.教师在数学教学巾,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很聪明,而另一些学生却不那么聪明,除了先天因素外.更主要是后天培养造成
采用马尾松树皮和珍珠岩为轻型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例进行配制,开展红翅槭无纺布网袋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中,红翅槭的苗高、地径、〉5 cm长的Ⅰ级侧
用2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强筋小麦品种郑9023,对M2代918株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表明,以超过M2代群体均值±1.96×标准差确
不同知识产权类型“权利用尽”原则的内涵不相同,这一原则不能自动适用于植物新品种权领域。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纠纷现阶段缺乏适用“权利用尽”原则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条件,
高粱恢复系7654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5903"作母本,"三尺三"作父本,人工去雄有性杂交,经历6个世代选育而成。该恢复系配合力高、花粉量大、恢复性强,并且抗病、抗倒伏,
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当前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课堂理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初中数学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素材,数学教师只有摒弃旧的教育观念,从新的角度探索教育规律,才能推动数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数学教育能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这是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
【摘要】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本文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课堂提问. 当前,有许多教师对以“问题”为
【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首要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既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体现,也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那些潜在的需要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
【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作业则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前奏,预习作业设计的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预习作业,就成为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潜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预习;作业;潜能;兴趣;效果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但是无论怎么变革,最后还是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果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那么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会落空,素质教育也就得不到实施和推广,那么,具体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