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因论(mimetic)为我们分析对外汉语教学问题和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对策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模因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讨论模因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本文能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模因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模因与模因论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出版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私的基因》,从此模因理论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尤其是在文化语言学界,如何运用模因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发众多学者的深入探究。Richard Dawkins提出了模因(meme)概念,meme我们会想到基因(gene)一词,模因(meme)正是在基因(gene)的基础上仿词产生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其后有很多学者都积极地阐明meme的含义,其中Susan Blackmore在1999年发表的《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拓宽了meme的研究范围。中国学者何自然则将“meme”翻译为“模因”。我们知道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模因也有同样的方式在人类社会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以达尔文进化理论为基础,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学者们将模因理论与语用学、语言的起源、语言交际行为、外语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对语言的教学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国内对模因论的研究仍然是起步阶段,理论成果还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模因论和各个领域的结合,理论基础还有待强化,研究的方法也有待提高。另外,模因论更多的是和英语领域的结合,从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语言也是一种模因
Richard Dawkins一开始把模因定为文化模仿单位,后来又将模因看作是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Dawkins1982:109)。Susan Blackmore紧扣模仿的概念,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他就可以称为模因了”(Blackmore1999:66)。如此看来,只有能通过模仿、复制与传播,都有可能称为模因。具体到语言领域,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蕴含在语言,字、词、句子、短语等都可以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因而都有可能称为模因。在语言模因中,词汇模因的模仿是比较常见、复制使用率比较高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在社会中词汇的模仿使用经常可见。人们根据英语“bar”翻译为“酒吧”之后,就复制出各种“×吧”。如“啤酒吧”、“茶吧”“网吧”、“话吧”、“书吧”、“健身吧”、“炒股吧”。“×吧”的复制和传播能力就很强。当然还有句子模因,语篇模因。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
模因的模仿复制使用具有周期性,一个成功的模因一般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语言模因也具有阶段性。海利根把模因的阶段定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
3.1 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是语言模因的第一个阶段,在同化阶段,一个模因必须能够感染宿主(host),也就是在模因模仿复制时,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这个携带模因的人就叫做宿主。也就是说在模仿复制时,信息越独特越新颖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越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进入在理解的基础上被人们接受,能够在宿主的认知体系中重新呈现出来。同时,新的模因如果与宿主脑中已有的模因相关或者具有一致性时,因为有原有模因的储备,这个新的模因就越容易被人接受,达到同化的目的。比如在对外汉语学习中,汉语句式是“SVO”,英语也是“SVO”,所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时,就比较容易理解汉语的句式表达习惯;相反的是,韩语是“SOV”句型,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时,在模仿和复制汉语句式时显得不是很习惯,这种句式上的差别使得同化阶段进行的不通畅。
3.2 保持阶段
保持阶段是模因复制的第二个阶段。保持阶段,顾名思义,就是指接受到的模因必须储存在大脑中一段时间,保存的时间越久,往往记忆的时间就越久。比如汉语文化词,因为汉语文化词中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根深蒂固,文化词语带有固定文化附加意义,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如饺子、豆腐、旗袍、太极、功夫等等。这些词语表达简单并且便于记忆,得以长时间在宿主脑中保留,增加了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可能性。
3.3 表达阶段
表达是语言模因复制的第三个阶段。语言模因的同化和保持是为表达奠定基础,语言模因在经过理解接受同化阶段和储存在大脑中的保持阶段以后,在到第三个阶段时,模因需从记忆模式转化为能够被人感知的物质外形。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用言语进行交际活动。人们走路、穿衣服也是不同形式的模因表达。这就像是杂货铺一样,存放物品时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有标记的分类,当我们需要提取物品时,我们就能很快的提取出来,如果不能提出出来,杂货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4 传播阶段
传播阶段是语言模因复制的最后一个阶段。经过了前三个阶段,到达传播阶段,模因已经通过成功复制,在宿主脑中产生了新的内容。宿主还需要把所获得的模因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传输,以完成模因复制的完整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位宿主,信息的传递需要承载的媒介,这样信息的传递才具有稳定性,以便于信息能够跨时代的不变质的传播。比如用演说来传递声音,用文本来传递信息,这些传播信息的有形体可称为模因载体(the meme vehicle)。比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是凭借汉字和词汇得以绵延传播。
模因复制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了模因复制的循环路径,并且自始至终的都在进行着,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否则将会影响模因复制的效率。 从模因角度考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留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可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正确的得以运用。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传播的基本规律,模因理论的发展实践证明,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启发作用。模因理论不仅能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还可以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在模因理论这种指导思想下,采用适合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方法显得很重要。
4.1 采用块件形式教学
汉语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以块件的形式教授给留学生汉语组词的规则,使得留学生在掌握词语构成规则之后,能够相应的生成自己的规则,这样会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职员”以后,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规则“鬃员”。如“司令员”、“售货员”、“学员”、“营业员”等词,因为都有“员”,留学生在不认识词语的时候,便于留学生猜词。 汉语谚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往往言简意赅、简洁凝练。比如“世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这些谚语就不适合用汉语语法分析的手段进行讲解,最适合采用整体的块件教学方式,以整体的形式直接讲解谚语的用法和意义。
4.2 根据模因的传播特点,我们要注意对词语复现率的利用
词汇复现率的高低对词汇的学习有影响,复现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可以运用卡片、图片、讲故事、设置情景、复述故事等多方方式提高词汇复现率。陆俭明先生( 1999) 指出, 对外汉语教材应选用使用频率高、具有普遍功能、有学习者母语特色的词语。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始终围绕留学生的需求,要注意前后词语的相关联系,根据模因理论的第一个阶段,相同或者相似的便于留学生理解吸收,加深词语的理解程度,留学生可理解的词语越多,越有利于汉语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4.3背诵教学
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背诵教学应该需要大力提倡。不论是母语学习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背诵留在脑中的模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并且模仿也不是百分百的“克隆”,而是语言模因集合的重组。从认知的角度,我们知道,留学生只有在脑中有储备,才可以进行输出,那么储备的前提就是保证有足够量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的有效性。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输入有兴趣的输入量,要让留学生获得足够的输入,让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进行可理解输入,背诵教学则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输人的有效手段,进而进行模仿、复制,便于留学生背诵记忆。通过背诵,留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词语组成方式。根据模因周期的的第二阶段,模因停留在宿主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在语言学习中,留学生都可以成为语言模因的宿主,留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将语言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再通过反复背诵使语言进入长期的记忆阶段,这时语言材料和宿主就融入一体了。对外汉语教师要创造出合适的语境来进行词语的操练,在进行完练习之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通过不同语境的多次练习,巩固和强化对留学生的输入。对外汉语教师要加大对背诵的考核力度,可以从口头上、听觉上、书面上等多种方式进行背诵记忆的练习和考核。
4.4 采用联想教学法
联想是指在模仿,复制的基础上引入联想的教学手段,启发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从认知角度出发,我们知道学习需要调动人的情感、联想、记忆等认知方法进行学习。联想学习方法在汉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要鼓励留学生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比如,在学习“宾馆”这个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与这个词语相关的其他词语,如“经理”、“住宿”、“定金”、“签字”、“退房”等等。因为汉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通过上下义的方式习得词汇,扩大词汇量。
模因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对语言本质、语言发展和传播规律的认识,它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从汉语本体出发,通过研究模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谢朝群,林大津.meme的翻译[J].2008,(l)
[5]DawkinSR.TheSelfishGen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1976
Vocabulary Teaching memetics Perspective
Zhang Jin-peng Gao Min
(Yu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overseas student,Kunming Yunnan,650500,China)
Abstract: Memetics (mimetic)as an 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kill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our analysis of Teaching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memes theory i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I hope this article will give bring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class.
Keywords: Mem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作者简介:
张金朋(1990—),男(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高敏(1992—),女(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关键词:模因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模因与模因论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出版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私的基因》,从此模因理论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尤其是在文化语言学界,如何运用模因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发众多学者的深入探究。Richard Dawkins提出了模因(meme)概念,meme我们会想到基因(gene)一词,模因(meme)正是在基因(gene)的基础上仿词产生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其后有很多学者都积极地阐明meme的含义,其中Susan Blackmore在1999年发表的《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拓宽了meme的研究范围。中国学者何自然则将“meme”翻译为“模因”。我们知道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模因也有同样的方式在人类社会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以达尔文进化理论为基础,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学者们将模因理论与语用学、语言的起源、语言交际行为、外语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对语言的教学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国内对模因论的研究仍然是起步阶段,理论成果还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模因论和各个领域的结合,理论基础还有待强化,研究的方法也有待提高。另外,模因论更多的是和英语领域的结合,从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语言也是一种模因
Richard Dawkins一开始把模因定为文化模仿单位,后来又将模因看作是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Dawkins1982:109)。Susan Blackmore紧扣模仿的概念,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他就可以称为模因了”(Blackmore1999:66)。如此看来,只有能通过模仿、复制与传播,都有可能称为模因。具体到语言领域,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蕴含在语言,字、词、句子、短语等都可以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因而都有可能称为模因。在语言模因中,词汇模因的模仿是比较常见、复制使用率比较高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在社会中词汇的模仿使用经常可见。人们根据英语“bar”翻译为“酒吧”之后,就复制出各种“×吧”。如“啤酒吧”、“茶吧”“网吧”、“话吧”、“书吧”、“健身吧”、“炒股吧”。“×吧”的复制和传播能力就很强。当然还有句子模因,语篇模因。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
模因的模仿复制使用具有周期性,一个成功的模因一般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语言模因也具有阶段性。海利根把模因的阶段定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
3.1 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是语言模因的第一个阶段,在同化阶段,一个模因必须能够感染宿主(host),也就是在模因模仿复制时,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这个携带模因的人就叫做宿主。也就是说在模仿复制时,信息越独特越新颖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越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进入在理解的基础上被人们接受,能够在宿主的认知体系中重新呈现出来。同时,新的模因如果与宿主脑中已有的模因相关或者具有一致性时,因为有原有模因的储备,这个新的模因就越容易被人接受,达到同化的目的。比如在对外汉语学习中,汉语句式是“SVO”,英语也是“SVO”,所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时,就比较容易理解汉语的句式表达习惯;相反的是,韩语是“SOV”句型,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时,在模仿和复制汉语句式时显得不是很习惯,这种句式上的差别使得同化阶段进行的不通畅。
3.2 保持阶段
保持阶段是模因复制的第二个阶段。保持阶段,顾名思义,就是指接受到的模因必须储存在大脑中一段时间,保存的时间越久,往往记忆的时间就越久。比如汉语文化词,因为汉语文化词中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根深蒂固,文化词语带有固定文化附加意义,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如饺子、豆腐、旗袍、太极、功夫等等。这些词语表达简单并且便于记忆,得以长时间在宿主脑中保留,增加了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可能性。
3.3 表达阶段
表达是语言模因复制的第三个阶段。语言模因的同化和保持是为表达奠定基础,语言模因在经过理解接受同化阶段和储存在大脑中的保持阶段以后,在到第三个阶段时,模因需从记忆模式转化为能够被人感知的物质外形。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用言语进行交际活动。人们走路、穿衣服也是不同形式的模因表达。这就像是杂货铺一样,存放物品时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有标记的分类,当我们需要提取物品时,我们就能很快的提取出来,如果不能提出出来,杂货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4 传播阶段
传播阶段是语言模因复制的最后一个阶段。经过了前三个阶段,到达传播阶段,模因已经通过成功复制,在宿主脑中产生了新的内容。宿主还需要把所获得的模因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传输,以完成模因复制的完整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位宿主,信息的传递需要承载的媒介,这样信息的传递才具有稳定性,以便于信息能够跨时代的不变质的传播。比如用演说来传递声音,用文本来传递信息,这些传播信息的有形体可称为模因载体(the meme vehicle)。比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是凭借汉字和词汇得以绵延传播。
模因复制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了模因复制的循环路径,并且自始至终的都在进行着,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否则将会影响模因复制的效率。 从模因角度考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留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可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正确的得以运用。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传播的基本规律,模因理论的发展实践证明,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启发作用。模因理论不仅能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还可以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在模因理论这种指导思想下,采用适合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方法显得很重要。
4.1 采用块件形式教学
汉语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以块件的形式教授给留学生汉语组词的规则,使得留学生在掌握词语构成规则之后,能够相应的生成自己的规则,这样会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职员”以后,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规则“鬃员”。如“司令员”、“售货员”、“学员”、“营业员”等词,因为都有“员”,留学生在不认识词语的时候,便于留学生猜词。 汉语谚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往往言简意赅、简洁凝练。比如“世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这些谚语就不适合用汉语语法分析的手段进行讲解,最适合采用整体的块件教学方式,以整体的形式直接讲解谚语的用法和意义。
4.2 根据模因的传播特点,我们要注意对词语复现率的利用
词汇复现率的高低对词汇的学习有影响,复现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可以运用卡片、图片、讲故事、设置情景、复述故事等多方方式提高词汇复现率。陆俭明先生( 1999) 指出, 对外汉语教材应选用使用频率高、具有普遍功能、有学习者母语特色的词语。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始终围绕留学生的需求,要注意前后词语的相关联系,根据模因理论的第一个阶段,相同或者相似的便于留学生理解吸收,加深词语的理解程度,留学生可理解的词语越多,越有利于汉语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4.3背诵教学
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背诵教学应该需要大力提倡。不论是母语学习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背诵留在脑中的模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并且模仿也不是百分百的“克隆”,而是语言模因集合的重组。从认知的角度,我们知道,留学生只有在脑中有储备,才可以进行输出,那么储备的前提就是保证有足够量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的有效性。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输入有兴趣的输入量,要让留学生获得足够的输入,让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进行可理解输入,背诵教学则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输人的有效手段,进而进行模仿、复制,便于留学生背诵记忆。通过背诵,留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词语组成方式。根据模因周期的的第二阶段,模因停留在宿主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在语言学习中,留学生都可以成为语言模因的宿主,留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将语言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再通过反复背诵使语言进入长期的记忆阶段,这时语言材料和宿主就融入一体了。对外汉语教师要创造出合适的语境来进行词语的操练,在进行完练习之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通过不同语境的多次练习,巩固和强化对留学生的输入。对外汉语教师要加大对背诵的考核力度,可以从口头上、听觉上、书面上等多种方式进行背诵记忆的练习和考核。
4.4 采用联想教学法
联想是指在模仿,复制的基础上引入联想的教学手段,启发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从认知角度出发,我们知道学习需要调动人的情感、联想、记忆等认知方法进行学习。联想学习方法在汉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要鼓励留学生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比如,在学习“宾馆”这个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与这个词语相关的其他词语,如“经理”、“住宿”、“定金”、“签字”、“退房”等等。因为汉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通过上下义的方式习得词汇,扩大词汇量。
模因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对语言本质、语言发展和传播规律的认识,它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从汉语本体出发,通过研究模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谢朝群,林大津.meme的翻译[J].2008,(l)
[5]DawkinSR.TheSelfishGen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1976
Vocabulary Teaching memetics Perspective
Zhang Jin-peng Gao Min
(Yu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overseas student,Kunming Yunnan,650500,China)
Abstract: Memetics (mimetic)as an 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kill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our analysis of Teaching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memes theory i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I hope this article will give bring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class.
Keywords: Mem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作者简介:
张金朋(1990—),男(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高敏(1992—),女(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