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中心从“尊龙”到“靖国”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沪上某区出了一个“尊龙名社”案,一些青少年在网络上互相呼应,酝酿进行一些出轨活动,所幸发现及时,使事情解决于萌芽状态,涉案青少年也幸免于严惩。与此同时,一些调查也显示,此类情况,近年呈上升趋势。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特别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何以从根本上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笔者今天想探讨的。
  
  一、“尊龙名社”案是老问题的新表现
  
  在人类有史以来的任何社会中,几乎都存在着弱势群体,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人群在统治阶层,根本不可能关注其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自保,往往总会或以地域或以业缘或以某种准宗教等等结成各种形式的团体,这种社会性团体开始时可能是自发的、是为了互助等目的,但在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胁裹下最终很容易成为反社会势力。当代中国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不仅是一个乡土社会,也是一个游民或流民社会。上述这类社会团体在传统社会中必定大行其道,其一系列的生存法则进而发展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我们可称其为“边緣文化”,而反社会、帮派性、鄙视文明崇尚暴力、具有人身依附性和主动进攻倾向等正是这一文化的明显特征。即使尚处于萌芽发展期并由青少年组成的“尊龙名社”,除了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手段之外,基本上也有了上述文化特征。
  不过,这里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尊龙名社”的涉案者,他们的“边缘化”并不仅仅是家庭贫困、生活难以维持之类的经济问题,而更多的是学业失败、缺少家庭与社会关爱以及对主流文化传统的困惑和叛逆,这就更提醒我们,“边缘”问题并不是个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这种情况随着改革的深入,当经济变革与社会思想文化变革出现不平衡时,恐怕还会呈上升趋势。我们似乎已经有过此类教训,但迄今尚未加以认真总结,所以还未见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更谈不上有何制度安排。
  
  二、和谐社会建设呼唤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说,和谐社会都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代表”的现代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正当权利都将得到保护与发展,循着这一思路我们来看“边缘文化”与社会帮派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第一,如果说这类问题在传统社会中无法解决,以致成了与前现代社会相伴相生的痼疾;那么,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个“边缘群体”的问题,就成了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当也必定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如果我们希望追随“尊龙”之类“社团”帮派的未成年人成为“靖国”的中坚力量,那么就要让他们摆脱边缘状态,既帮助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社会事业、社会思想边缘的未成年人,从而让他们在种种权利得到维护的情况下,回归社会,成为推进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第三,要使上述希望变成现实,至少要从源头上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从文化传承中切割那种鼓吹江湖义气、痴迷拉帮结派、崇拜拳头暴力的文化因子和信奉“法外生存”的理念,这些诱发人性之恶的文化心理积淀是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是阻碍中国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落后文化,必须坚决切割。其次,要从和谐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的角度去面对处于边缘的人群特别是未成年人,切不可漠视、鄙视他们,以至将之作为打击对象。或许正是受传统社会思维习惯的影响、将这些边缘人群视为异类而形成的社会氛围,成为“尊龙名社”之类拉帮结派、以求自我生存和自我“维权”的社会动因。这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加以消解的。再次,未成年人边缘群体的绯权问题,必须尽快从一般的法规原则落实到细则、措施和行动上。事实上,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与教育、就业公平的落差,这一群体非常可能呈扩大之势。我们应尽快落实补救描施,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低龄段与萌芽化状态之中,尽可能地减小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成本。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
  
  三、参考国外的理论与经验,加以本土化的借鉴,以推进现阶段的工作
  
  美同亚利桑那州大学刑事司法和犯罪学教授斯科特·戴克从学术角度提出应对帮派犯罪的策略。戴克指出,预防、干涉和抑制必须放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中,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最有可能成功的平衡关系,其中预防环节针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依靠社区、学校、非政府组织和执法部门的力量,防止他们加入和协助帮派活动,例如美国的“抵制帮派教育和培训”项目,由警官亲临学校,向青少年讲授如何防范和抵制帮派。“干涉”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打黑手段之一。南非司法系统内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上街头,与帮派活动频繁的社区内的青少年和其他民众接触,向这些被边缘化的人提供帮助。尽管“抑制”是最常见的打黑措施,但执法人员也承认往往不如“预防”和“干涉”有效。戴克教授的研究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实践,对于我们当前低成本的从源头上解决此类问题应当颇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一、尊龙名社的特点    组织严密、职责分明。上海“尊龙名社”社团“組织”严密,“职责”分明,有3个管理机构——尊堂、龙堂、刑堂,和包括徐汇分堂在内的7个分堂,还列有“会费”缴纳事项和“帮规戒律”,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服从高层指挥”、“随叫随到”等原则。等级家规像模像样。上海尊龙名社内部还像模像样地设立了组织架构。社团有帮规戒律执行家法,有会费收缴维持运作,每个成员在社团里各有等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期刊
编者按:9月19日至9月21日,第六届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在华亭宾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儿童保护的联合国官员,汇聚一堂,围绕“儿童权利保护与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经过三天的研讨,论坛一致通过了《促进儿童权利保护和儿童参与》宣言。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在维护儿童的生存权
期刊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本中蕴涵着对青少年越轨行为及其矫正的主旨。作者吴承恩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归因及其纠正,为我们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游记》;青少年;越轨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D91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古典名著《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
期刊
今天少年司法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考诸其缘由,除了相关领域的专家长期追踪研究以外,少年罪错在当代中国越来越显著地构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自然亦是其倍受关注的重要因素。因之,少年司法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的知识体系被建构起来,乃至形成一门专门化的研究领域,进而不断向其他法学与社会学领域渗透与延伸,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有鉴于此,从法律史的角度对少年司法之发生、流变、分化以及相关制度的设计、运作与演迁,作出
期刊
【摘要】少年审判中的刑事和解制度,是针对承认基本犯罪事实、愿意补偿损害、修复被破坏社会关系即主观恶性较小的未成年被告人提供的一种恢复性司法制度,适用该制度的两大前提之一是对未成年被告入主观恶性的判断。本文在总结审判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的“望、闻、切、问”四诊法,并以此判断机制为核心,构建了未成年被告入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即主观恶性的判断机制、主观恶性判断效度的验证机制、主观恶
期刊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高法设立“涉诉未成年人救助基金”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30日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设立“涉诉未成年人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北京市诉讼案件中的特困未成年人。据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崴介绍,这一专项基金救助的未成年人范围包括:受到重大人身伤害且无法得到实际赔偿的家庭贫困者、受到性侵害急需心理治疗的家庭贫困者等六类处于特殊困境的涉诉未成年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力
期刊
[摘要]经过对受访青少年犯罪情境的分析后,发现青少年以同伴圈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当一个具体情境出现的时候,他们长期以来在街头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角色分工等立即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和发生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犯罪事件及犯罪青少年的产生。即时的具体情境,反映出的是一群青少年在长期街头社会生活的缩影,犯罪是他们的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情境;社区矫正对象  [
期刊
[摘要]涉少家事案件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传统的家庭保护模式,二是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前者某些情况下会侵害未成年人子女的权益,但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面临着信启、不充分的困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家事程序的情况,通过社会关护员参与调解的方式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国家保护与家庭保护冲突的融合,是人民司法传统在涉少家事案件中的继承和
期刊
[摘要]在论及网络越轨行为时,学界研究大多习惯将网络越轨行为与青少年群体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缺乏必要的实证数据的支持。在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越轨身份和网络越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制造”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意义建构的意味。青少年越轨身份的被制造,来自于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必定存在网络越轨行为的论断和对青少年年龄区间界定的含混;而网络越轨行为的“被生产”,则源自于通过对网络环境容易产生越轨
期刊
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    恢复性司法在满足被害人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境遇,它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本着“恨其罪、爱其人”的思想,以向前看的态度对待未成年人过去的行为,用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了犯罪产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再次融入社会生活的压力,并在解决问题和恢复性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深刻的教育,为预防其再犯罪打下了坚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