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史教育贯穿体育学科教学始终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同时期赋予了体育不同的任务与使命。如今,体育也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因此,将党史教育与体育教育紧密联系,让抽象的党史学习变得接地气,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红色体育贯穿课堂教学中,让党史教育“动”起来,其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红色教育”融入体育课堂


  将党史教育融入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立足岗位,在发挥体育教育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体育育人的各方面工作中,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积极推出举措,将体育教学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常规实现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功效,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
  例如,体育学科的教学始终坚持以“赛”促“学”,那么,教师就可以尝试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校运动队备赛训练、竞赛等活动中,这样既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更加感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的艰辛和共产党人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学习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斗志,使红色精神内化于心,给予他们力量和不断前进的动力,从而在赛场上展风采、创佳绩,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

革命精神与体育精神相融合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其中,在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的红色革命精神更是值得学习。新时期,“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在中国体育健儿不断追求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体育奇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
  在学校育人的热土上,开展体育活动也可以将红色革命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在增强学生体育文化自信的同时,让他们铭记百年党史,塑造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拥有大爱胸怀、忘我的雷锋精神。

将党史教育融入阳光体育


  当前,全国各个学校所提倡的阳光体育的理念—“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已渐入人心,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拥有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和充满着体育道德风尚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学生学习党史、培养中华体育精神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此,体育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实施、创新党史教育主题的体育活动,这样学生将会受益匪浅。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红色趣味运动,开发“学党史徒步寻宝活动”“党史趣味大挑战”“飞夺泸定桥”等具有红色意义的体育趣味运动项目。

创新开展学校“红运会”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在体育学科中融入党史教育,开展学校红色运动会无疑是学习党史的有效方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天下,建家园,奔小康,在这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涌现出的无数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皆可作为校园教育红色文化元素。将这些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学校体育的比赛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中,会更加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推动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如设计“飞跃壕沟”“红军过草地”“火线救伤员”等一系列具有红色印记特点的体育比赛项目。

借助多媒体讲好党的故事


  处于当前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有效运用多媒体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将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有效地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是弘扬体育精神和红色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发扬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使那些拥有着高超的运动技能、顽强拼搏的斗志和深深爱国的体育健儿将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指引着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体育要传承体育报国、红色育人的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而体育教育工作者则要利用好这本教科书,以满腔热情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课堂,传承和发扬闪耀在红色历史中的伟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学习党史,厚植知党爱党的理想信念,让爱国情怀激荡在孩子们的心田,让红色基因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勇担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大任,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做红色体育精神的传承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采用动作模型实验来探索地球的运动规律。本文不仅提出了动作模型与原型之间的三种联系,即外显特征一致性、内部关联相似性、动作过程多元性,同时提出了动作模型实验的课堂教学流程,并以《昼夜交替现象》教学为例,阐述了动作模型实验在探索地球运动规律中的环节指导过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的局部再现  老师引导学生从现象的观察出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进行多角度的假说
期刊
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枯燥、难学,没有解题灵感。所以上数学课时,总会出现讲台上教师讲得热火朝天,讲台下学生走神儿、睡觉、说话、干其他的事等现象。就算有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是上课听明白了,课下一做题就又没思路了,或是做到半截而卡壳,或是在解题过程中丢三落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挖掘教材精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效教学成为当下广大教师渴望并孜孜以求的课堂境界。生命化课堂是以培养师生的“生命活力”为核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节好课离不开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才能将一节课上得精彩而有实效。下面我以《分式》为例,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握学生主体,合理确定目标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
期刊
《西游记》是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需要阅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期末考试范畴。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确定的综合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是帮助他们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我针对《西游记》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自主阅读—跟踪保障—任务驱动—品评分享—想象作文”五大环节。每一个节点环节包括若干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并依据教学策略实现整体贯通,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经典名著的阅读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视频资源已经普遍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微视频教学资源以其便捷性、高效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喜爱,已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恰当地利用微视频资源,能为学生创设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
期刊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进入人们生活,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广大中学生之所以喜爱流行音乐,是因为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个性张扬等特点,符合当前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而初中音乐课程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地位不断提高,但是长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初中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考虑流行音乐的引入,通过科学选择流行音乐作品,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课
期刊
背景分析  现实需要 2020年全国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开学,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组织下在线上齐聚“空中课堂”进行学习。居家学习不同于学校班级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在线上借助恰当的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居家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尤其小学生年纪尚小,思想尚未成熟,居家学习会出现对某些教学内容不能完全理解透彻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恰当的学习资源,将教材中的理论
期刊
教育援藏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藏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对口帮扶西藏各县级中学的援藏化学教师,面对西藏教育的特殊性,为了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革新教法、优化教学质量,我在一年半的援藏过程中进行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回想在西藏受到学生爱戴、同事好评、领导肯定的一幕一幕,心潮依然难平,更觉得自己有责任将援藏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尝试分享出来,回馈给西藏,并供援藏同行借鉴。立足于生发化
期刊
有这样一位教师,教科研的路上,他务实、创新,用热情探寻教育的真谛,用智慧点亮专业的成长;教学实践中,他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启蒙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少年。也许是某一次的机器人竞赛,也许是某一场的天文观测……他默默在学生的心间种下一颗又一颗求知的种子,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不断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他,就是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的天文教师——曹玺成。  五年间,开拓创新成为他的职业追求,寓教于乐成了他的课堂常态
期刊
写这个故事时,我的头脑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两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故事的主人公在学校组织的“美丽少年 爱读经典”颁奖展示活动中,在全校1000多名师生面前自信、大方地分享自己的阅读之旅的情景。第二个画面是他持有的一个特殊的证件—残疾证。他双耳先天失聪,是一个听力残疾一级的孩子。  听力殘疾一级是什么概念呢?听力残疾分为四级,一级是最严重的级别。百度百科是是这样介绍的: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