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意义。共青团组织要紧密围绕学校“育人”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推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南昌航空大学多年来在开展这项工作中的有效探索,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几点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
[作者简介]熊莹(1984—),女,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教师;(上海200241)曾杰(1982—),男,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江西南昌33006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走上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轨道。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围绕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中心要求,服务团员青年,促进团员青年的成人和成才。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的今天,这项活动也逐步成为众多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
1.对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认识不一致,定位不准确。由于学校各部门及学生本身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一致,不了解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真正目的,没能真正意义上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非常重视,但对普及性活动,往往重视不够,为了竞赛而开展活动,偏离了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真正含义,影响了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缺乏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由于一些高校在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上的力度不够,参与活动的师生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有效的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实践特长的政策和激励措施,虽然对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指导思想、形式内容等做了一些规定,但对具体活动的考核、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并未有相对稳定的规定。目前,师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
3.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创新能力以及投身实践的勇气。很少有学生去尝试写一些学术论文,更少有人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因而科技成果缺乏应用的附加值,无明显的创新性,实际应用价值也不高,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
4.缺乏资金和物质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的专项经费和拨款资助。随着学校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重视,经费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的增加相比,远远不能满足更深入地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需求。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对相应的物力资源配置要求很高,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阵地、设备数量极其有限,这些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层次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二、高校共青团有效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要措施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这是共青团组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也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南昌航空大学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全面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校团委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
1.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合理规划。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纳入共青团工作的整体规划,并建立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合理机制,同时指定具体规划,将其贯穿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中,使科技活动的规划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学校还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考核各二级学院的一项重要指标。如在全校性的竞赛中,由校团委统一规划,注重发挥各学院的学科优势,共同合作,形成大学生科技工作的合力。
2.建立管理体制,完善组织结构。在校团委的领导以及校科技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各学院团委负责本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组织实施及工作进程,形成以各学院团委为基础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组织体系。完善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经费管理、成果验收等,有利于拓展活动的影响面,保证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能在广大学生中及时、全面的展开,形成了品牌效应。
3.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育人机制。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要得到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工作队伍,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带动,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科技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此外,还可以从各类科技活动获奖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肯吃苦,有热情,善钻研,强基础”的人才,来指导刚刚从事科研的学生,缓解科研指导教师的缺乏。
4.启动开放性实践教学改革。校团委联合学校教务部门,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利用现有设施,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试验准备及实验室正常的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以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环境和指导。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的科研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学术科研成果,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竞赛体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蕴涵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有益补充。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经历,逐步实现参赛学生由动手向动脑、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由重参与向重提高转变。
7.设立专项基金,开辟科技学术基地。一方面,学校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专项基金,对重点项目予以立项、进行资助,对获奖作品进行奖励,以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校以大学生活动为中心,建立了一批团员青年科技学术教育阵地,各大科技类协会均有活动场所。2008年,该校投资50万元,建立了约9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学术基地和开放实验室,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障。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未来展望
1.组织社会化。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组织者不单单是高校或高校团委,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社会力量的赞助可以弥补高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经费不足的问题。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可促使高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从而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真正立足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2.成果产业化。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优势,是高科技的辐射源、生长点。然而,虽然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成果不少,但真正实现转让和产业化的却屈指可数。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产学研”结合,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良性发展。
3.“单兵作战”变成“协同作战”。高校学分制的逐步实施,使得学生的自主性、流动性增强。学生之间跨专业、跨年级的交流增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专业上可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多学科交叉的宽阔视野,可以使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科研团队选择科技含量更高、更新的项目进行研究,共同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刘克彩.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素质[J].社科纵横,2005,(2).[3]曾德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4).[4]王艳红.浅谈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5]李敏义.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李陡.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责任编辑:罗丹]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
[作者简介]熊莹(1984—),女,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教师;(上海200241)曾杰(1982—),男,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江西南昌33006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走上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轨道。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围绕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中心要求,服务团员青年,促进团员青年的成人和成才。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的今天,这项活动也逐步成为众多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
1.对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认识不一致,定位不准确。由于学校各部门及学生本身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一致,不了解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真正目的,没能真正意义上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非常重视,但对普及性活动,往往重视不够,为了竞赛而开展活动,偏离了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真正含义,影响了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缺乏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由于一些高校在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上的力度不够,参与活动的师生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有效的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实践特长的政策和激励措施,虽然对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指导思想、形式内容等做了一些规定,但对具体活动的考核、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并未有相对稳定的规定。目前,师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
3.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创新能力以及投身实践的勇气。很少有学生去尝试写一些学术论文,更少有人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因而科技成果缺乏应用的附加值,无明显的创新性,实际应用价值也不高,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
4.缺乏资金和物质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的专项经费和拨款资助。随着学校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重视,经费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的增加相比,远远不能满足更深入地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需求。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对相应的物力资源配置要求很高,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阵地、设备数量极其有限,这些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层次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二、高校共青团有效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要措施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这是共青团组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也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南昌航空大学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全面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校团委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
1.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合理规划。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纳入共青团工作的整体规划,并建立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合理机制,同时指定具体规划,将其贯穿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中,使科技活动的规划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学校还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考核各二级学院的一项重要指标。如在全校性的竞赛中,由校团委统一规划,注重发挥各学院的学科优势,共同合作,形成大学生科技工作的合力。
2.建立管理体制,完善组织结构。在校团委的领导以及校科技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各学院团委负责本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组织实施及工作进程,形成以各学院团委为基础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组织体系。完善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经费管理、成果验收等,有利于拓展活动的影响面,保证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能在广大学生中及时、全面的展开,形成了品牌效应。
3.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育人机制。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要得到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工作队伍,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带动,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科技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此外,还可以从各类科技活动获奖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肯吃苦,有热情,善钻研,强基础”的人才,来指导刚刚从事科研的学生,缓解科研指导教师的缺乏。
4.启动开放性实践教学改革。校团委联合学校教务部门,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利用现有设施,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试验准备及实验室正常的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以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环境和指导。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的科研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学术科研成果,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竞赛体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蕴涵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有益补充。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经历,逐步实现参赛学生由动手向动脑、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由重参与向重提高转变。
7.设立专项基金,开辟科技学术基地。一方面,学校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专项基金,对重点项目予以立项、进行资助,对获奖作品进行奖励,以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校以大学生活动为中心,建立了一批团员青年科技学术教育阵地,各大科技类协会均有活动场所。2008年,该校投资50万元,建立了约9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学术基地和开放实验室,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障。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未来展望
1.组织社会化。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组织者不单单是高校或高校团委,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社会力量的赞助可以弥补高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经费不足的问题。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可促使高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从而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真正立足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2.成果产业化。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优势,是高科技的辐射源、生长点。然而,虽然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成果不少,但真正实现转让和产业化的却屈指可数。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产学研”结合,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良性发展。
3.“单兵作战”变成“协同作战”。高校学分制的逐步实施,使得学生的自主性、流动性增强。学生之间跨专业、跨年级的交流增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专业上可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多学科交叉的宽阔视野,可以使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科研团队选择科技含量更高、更新的项目进行研究,共同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刘克彩.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素质[J].社科纵横,2005,(2).[3]曾德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4).[4]王艳红.浅谈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5]李敏义.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李陡.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责任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