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自愿合理配置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近几年该省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指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要达到供需平衡,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好办学定位,才能实现该省劳动力平稳有效地转移。
[关键词] 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办学定位
[作者简介]王子原(1968—),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13)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自愿合理配置的机制[1]。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是以劳动力为谋生手段的具有理性的自由人,而劳动力的需求者则是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的独立自由的经济活动主体。一个社会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人口的规模与年龄构成,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作时间制度、劳动强度、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务的人的供给总量[2]。因此,笔者通过对江西省劳动力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江西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就该省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江西省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从2002-2005年度人口变化状况看,该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见下表: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江西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趋慢,但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仍在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总量呈上涨趋势。预计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将达到4462万人,而劳动适龄人口(15-54岁)将占总人口的62.21%,这将给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紧密结合市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融合,成为该省高校今后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就业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同计划经济中靠行政配置的形式完全不同。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了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有专家预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3]。全国高校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江西高校就业形势也就从中可见一斑,我们从相关数据分析整理,统计得出该省2005年至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以及该省近几年来的高校毕业就业率情况,具体如下: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该省高校毕业生资源丰富。预计在2008年,江西将迎来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的第六届毕业生,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达到33.4万人,比2007年增加57971人,比2006年增加148798人。如此众多的高校人才将会为该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现将2005至2007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统计如下:
上述情况进一步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无形的压力中形成了一种市场就业竞争力,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市场从来就是一个不够完善的市场,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是难以依靠市场机制自身力量独立解决的。劳资关系的对立与冲突,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表明该省劳动力市场机制还有待完善。其次,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与企事业单位的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而且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学科和专业结构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所以,笔者认为当地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地调节与干预将是市场走向成熟和步入正轨的重要标志。有效解决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高办学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已成为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企业和高校全面接轨的关键。
三、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劳动力市场二者协调性分析
江西省高校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相互之间产生互动。笔者认为高校还应把定位问题确定好,让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双向选择,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办学定位所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办学目标定位是指高校对其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要有总体的概括和描述,对其他定位具有一定的统摄作用;②服务面向定位是指确定高校服务的地域范围或对象范围,是对毕业生培养层次和就业方向的界定;③办学类型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等综合情况,将高校定性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还是高职高专型的学校;④办学水平定位是指高校在现有的办学水平基础上,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学校创办成居于何种地位的高校;⑤办学特色定位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并且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⑥办学层次定位是指高校要在学历或学位几个办学层次中选择一定的发展方向,如果同时选择多个学历或学位层次,则应当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⑦办学形式定位是指学校要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作出选择,同时也应明确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形式;⑧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应当确立以何种学科为主,其他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形式,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方针,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⑨学校类别定位是指高校目前属于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的哪种类别,它对于高校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⑩发展规模定位是指高校对自身的办学规模做出的数量目标的定位。
因此,明确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错误的或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不但会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的甚至会使其发展倒退。所以,笔者结合该省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情况及该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情况,认为高校确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办学定位是其毕业生实现自主择业、自由流动以及企业自主用人双向选择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
[3] 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江西省2005年、2006年、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责任编辑:罗丹]
[关键词] 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办学定位
[作者简介]王子原(1968—),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13)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自愿合理配置的机制[1]。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是以劳动力为谋生手段的具有理性的自由人,而劳动力的需求者则是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的独立自由的经济活动主体。一个社会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人口的规模与年龄构成,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作时间制度、劳动强度、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务的人的供给总量[2]。因此,笔者通过对江西省劳动力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江西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就该省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江西省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从2002-2005年度人口变化状况看,该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见下表: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江西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趋慢,但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仍在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总量呈上涨趋势。预计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将达到4462万人,而劳动适龄人口(15-54岁)将占总人口的62.21%,这将给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紧密结合市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融合,成为该省高校今后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就业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同计划经济中靠行政配置的形式完全不同。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了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有专家预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3]。全国高校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江西高校就业形势也就从中可见一斑,我们从相关数据分析整理,统计得出该省2005年至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以及该省近几年来的高校毕业就业率情况,具体如下: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该省高校毕业生资源丰富。预计在2008年,江西将迎来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的第六届毕业生,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达到33.4万人,比2007年增加57971人,比2006年增加148798人。如此众多的高校人才将会为该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现将2005至2007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统计如下:
上述情况进一步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无形的压力中形成了一种市场就业竞争力,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市场从来就是一个不够完善的市场,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是难以依靠市场机制自身力量独立解决的。劳资关系的对立与冲突,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表明该省劳动力市场机制还有待完善。其次,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与企事业单位的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而且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学科和专业结构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所以,笔者认为当地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地调节与干预将是市场走向成熟和步入正轨的重要标志。有效解决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高办学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已成为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企业和高校全面接轨的关键。
三、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劳动力市场二者协调性分析
江西省高校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相互之间产生互动。笔者认为高校还应把定位问题确定好,让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双向选择,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办学定位所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办学目标定位是指高校对其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要有总体的概括和描述,对其他定位具有一定的统摄作用;②服务面向定位是指确定高校服务的地域范围或对象范围,是对毕业生培养层次和就业方向的界定;③办学类型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等综合情况,将高校定性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还是高职高专型的学校;④办学水平定位是指高校在现有的办学水平基础上,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学校创办成居于何种地位的高校;⑤办学特色定位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并且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⑥办学层次定位是指高校要在学历或学位几个办学层次中选择一定的发展方向,如果同时选择多个学历或学位层次,则应当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⑦办学形式定位是指学校要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作出选择,同时也应明确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形式;⑧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应当确立以何种学科为主,其他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形式,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方针,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⑨学校类别定位是指高校目前属于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的哪种类别,它对于高校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⑩发展规模定位是指高校对自身的办学规模做出的数量目标的定位。
因此,明确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错误的或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不但会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的甚至会使其发展倒退。所以,笔者结合该省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情况及该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情况,认为高校确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办学定位是其毕业生实现自主择业、自由流动以及企业自主用人双向选择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
[3] 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江西省2005年、2006年、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责任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