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微信已经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信息沟通的方式,其对现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思想认识、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学校学生管理得到了历史性的革新,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管理;微信;作用
1 微信的特点
1.1精确的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指的是微信的用户群体更加精准。微信是将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平台,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及时、更加精准。并且,信息传授双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腾讯用户资源具有强大的感性观念和情感黏性,在此传播模式下,信息双方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1.2多元化私密的传播内容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显著的即时性、私密性特征,因传受双方间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的内容便具备独特的私密特性。并且微信传播可以通过发送文字信息、语音、视频等,促使传播内容趋于多元化。
1.3移动性媒介
微信是以智能手机终端作为移动载体,整体下来用户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对要少很多。
1.4即時性的传播成效
通常,人们会通过语音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很好地掌控好传受双方的心理变化。此外,微信有特殊的对讲机功能,能够将语音信息实时地传达到对方那里,可以即时地与对方取得联系。
2 微信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2.1注重引领,引导为主,增强判断能力
学生管理工作是关乎着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广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盛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为此,学校要通过科学有效地措施来加以应对,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促使微信的正面作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来。此外,学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可适当地融入网络道德、网络技能等内容,提高学生对网络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微信使用思想,将微信的有利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2.2加强沟通,疏导为辅,增强渗透力
微信作为一种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的通信工具,不但促使学校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学生开辟出一条良好的社交通道,为此早已成为广大学生热衷的一种社交工具。对此,教师要掌握好社会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正确认识微信的使用方法及所具有的各项功能,有效地利用微信实时与学生之间的无间歇交流,对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创建校园“联系网”,以便于能够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可第一时间察觉出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及时处理。此外,可充分利用微信进行学生的教学和管理,逐渐让微信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将微信作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可有效地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2.3加强管理,注重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学生管理工作中微信的使用是非常便利的,并且受众非常广泛,为此开始演变为受到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信息工具,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密切关注。为此,学校可多与企业进行合作,开通微信招聘平台,在微信这一互联网系统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和企业相关的用人信息,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平台,逐渐促使明确的职业规划对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指明正确的道路。通过学校为学生供应的全方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及科学化的指导,创建起学生与各企业间的有效桥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校的就业概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微信可为学生带来最新的社会信息,能够对市场各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的用人信息上进行及时的了解,促使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这一强大的信息功能,及时地发布最新的信息,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基本诉求,进而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明显提高。
3 结束语
微信属于一种新型的社会传播工具,其利用自身的显著特色,在现代化校园中掀起一场微信潮流,其能够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覆盖,与此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中微信的应用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并且可增加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求欲。但是,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正确对待微信的使用功能,要注意,微信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危及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要追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步调,不断强化校园互联网环境的监管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念和使用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微信信息,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微信去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监测中心.2013年上半年度国内互联网使用报告[R].2013(7).
[2]袁磊.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3]张红,张朱博.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纪家涛.论微信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医外科教育,2013(06).
作者简介:
张玉亮(1987―),男,汉族,陕西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管理。
关键词:学生管理;微信;作用
1 微信的特点
1.1精确的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指的是微信的用户群体更加精准。微信是将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平台,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及时、更加精准。并且,信息传授双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腾讯用户资源具有强大的感性观念和情感黏性,在此传播模式下,信息双方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1.2多元化私密的传播内容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显著的即时性、私密性特征,因传受双方间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的内容便具备独特的私密特性。并且微信传播可以通过发送文字信息、语音、视频等,促使传播内容趋于多元化。
1.3移动性媒介
微信是以智能手机终端作为移动载体,整体下来用户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对要少很多。
1.4即時性的传播成效
通常,人们会通过语音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很好地掌控好传受双方的心理变化。此外,微信有特殊的对讲机功能,能够将语音信息实时地传达到对方那里,可以即时地与对方取得联系。
2 微信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2.1注重引领,引导为主,增强判断能力
学生管理工作是关乎着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广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盛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为此,学校要通过科学有效地措施来加以应对,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促使微信的正面作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来。此外,学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可适当地融入网络道德、网络技能等内容,提高学生对网络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微信使用思想,将微信的有利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2.2加强沟通,疏导为辅,增强渗透力
微信作为一种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的通信工具,不但促使学校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学生开辟出一条良好的社交通道,为此早已成为广大学生热衷的一种社交工具。对此,教师要掌握好社会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正确认识微信的使用方法及所具有的各项功能,有效地利用微信实时与学生之间的无间歇交流,对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创建校园“联系网”,以便于能够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可第一时间察觉出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及时处理。此外,可充分利用微信进行学生的教学和管理,逐渐让微信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将微信作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可有效地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2.3加强管理,注重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学生管理工作中微信的使用是非常便利的,并且受众非常广泛,为此开始演变为受到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信息工具,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密切关注。为此,学校可多与企业进行合作,开通微信招聘平台,在微信这一互联网系统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和企业相关的用人信息,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平台,逐渐促使明确的职业规划对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指明正确的道路。通过学校为学生供应的全方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及科学化的指导,创建起学生与各企业间的有效桥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校的就业概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微信可为学生带来最新的社会信息,能够对市场各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的用人信息上进行及时的了解,促使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这一强大的信息功能,及时地发布最新的信息,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基本诉求,进而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明显提高。
3 结束语
微信属于一种新型的社会传播工具,其利用自身的显著特色,在现代化校园中掀起一场微信潮流,其能够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覆盖,与此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中微信的应用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并且可增加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求欲。但是,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正确对待微信的使用功能,要注意,微信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危及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要追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步调,不断强化校园互联网环境的监管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念和使用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微信信息,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微信去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监测中心.2013年上半年度国内互联网使用报告[R].2013(7).
[2]袁磊.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3]张红,张朱博.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纪家涛.论微信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医外科教育,2013(06).
作者简介:
张玉亮(1987―),男,汉族,陕西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