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契机,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肯定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习惯,改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上进心 学生 班主任
【案例】学期末评优工作开始后,按照学校的要求,每班只能评定5名优秀学生。因此,采取了小组长提名的方式,先提出一些候选人,可是不料一下子就有9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这时被提名的同学有3人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主动退了出来,可还多出一人。仔细一看,其中吴某平日表现确实不够优秀,而此时此刻他一点也没有要退却的意思,但我总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吴某,你平日表现不好,不够条件,你还是把名额让出来吧。”如果这样说,那一定会深深刺伤他的自尊心,怎么办呢?我开始有点为难,这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一下自评呢?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想到这儿,我就对他说:“吴某,你觉得自己够优秀,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条件呢?”可没想到吴某毫不示弱,只见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激动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你看,我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再说我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成绩也已经有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觉得我条件够了。”听着他这一番慷概激昂的自荐,我不禁欣喜,我们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师长对他们些微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想到这里,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呢?于是我就亲切地对他说:“吴某,你的优点都摆完了吗?我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呢。”这时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吴某坐在那儿,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我于是激动地说:“你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上进心、要强、不甘落后,渴望成功,就冲着这一点,今天老师决定投你一票,一方面是肯定你的过去,更主要的是给你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使你更加完美,同学们觉得如何?”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得知,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契机,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这是道德上的鼓励。如果学生不知上进,任何教育都无法培养良好品质。”可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并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的潜能就能被充分挖掘,天性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也能体会到被人尊重的感觉。
一、何谓上进心
上进心是指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理特征,正如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托尔所言:“孩子上进心和进取精神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重要动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两种物质层次的需要后,才会追求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只要活着就需要与人打交道,而在这过程中,人们需要与人交往、相处,需要尊重别人,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并善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就是满足学生社会需要、尊重需要的表现。学生如同旭日东升的太阳,只有呵护好他们幼小、敏感的内心,他们才能焕发生机、朝气蓬勃;如同蓄势待发的火种,只有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肯定,他们才能熊熊燃烧、发光发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株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草,如果拥有强烈的向上生长的动力,它就能拼命地汲取阳光、雨露和水分,茁壮成长;一艘在汪洋大海中漂浮的船只,如果拥有强劲的动力,它就能劈风斩浪,即使波涛汹涌也能一往无前;一名成长中的学生,如果拥有积极的上进心,教师也能尽心去保护,他就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的蔓延以及一些功利性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但不向优等生看齐,反而会对教师、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盼很反感,甚至会和家长、教师顶嘴:“某某某比我还差呢!”任凭他们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或声色俱厉地大声呵斥,仍“岿然不动”,作业能拖则拖、应付了事,上课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还有可能逃课、产生厌学心理。
三、如何抓住学生的上进心
(一)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愿意走进教师,师生关系良好,学生才可能听从教师,从心底认可教师的言行,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做到以诚相待,教师要对每名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就对他其他方面全盘否认。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那样,请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当着全班同学奚落吴某,直接取消其优秀资格,那么对吴某今后的成长势必是不利的。魏书生所带的班级之所以会出现“再乱的班级到他手里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在他班里也能成才”的现象,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视学生为朋友,尤其对后进生,更是热情地与其建立“互助组”,真心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从不歧视他们。
(二)肯定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哪怕只是做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如果他们的愿望能得到满足,就容易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认同感,反之则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甚至還会有自卑感。在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有些灰心时,教师可以拍拍他们的肩膀,给予他们力量。如果说批评和惩罚是从反面告诫学生不能那样做,是“堵”,那么鼓励就是从正面告诉学生应该那样做,是“疏”。与“堵”相比,我们更应该多采用“疏”,有“疏”才能“通”,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保护他们的上进心,避免因过多地“堵”而扼杀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其争强好胜的心理,磨灭他们天真无邪的个性。
(三)培养习惯,改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把握住了学生前进的方向,即使在前行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偏差,但也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更要多花心思,想方设法地从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出发,让学生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自暴自弃。“习惯成自然”,让好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潜意识、一种自觉的行为,进而激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上进、进取,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
学生的上进心不是天生的,需要靠后天自身的努力及教师、家长的呵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不但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更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心理的健全、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国忠.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4]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5]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
[6]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西福小学 萧剑辉
关键词:上进心 学生 班主任
【案例】学期末评优工作开始后,按照学校的要求,每班只能评定5名优秀学生。因此,采取了小组长提名的方式,先提出一些候选人,可是不料一下子就有9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这时被提名的同学有3人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主动退了出来,可还多出一人。仔细一看,其中吴某平日表现确实不够优秀,而此时此刻他一点也没有要退却的意思,但我总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吴某,你平日表现不好,不够条件,你还是把名额让出来吧。”如果这样说,那一定会深深刺伤他的自尊心,怎么办呢?我开始有点为难,这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一下自评呢?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想到这儿,我就对他说:“吴某,你觉得自己够优秀,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条件呢?”可没想到吴某毫不示弱,只见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激动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你看,我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再说我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成绩也已经有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觉得我条件够了。”听着他这一番慷概激昂的自荐,我不禁欣喜,我们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师长对他们些微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想到这里,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呢?于是我就亲切地对他说:“吴某,你的优点都摆完了吗?我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呢。”这时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吴某坐在那儿,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我于是激动地说:“你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上进心、要强、不甘落后,渴望成功,就冲着这一点,今天老师决定投你一票,一方面是肯定你的过去,更主要的是给你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使你更加完美,同学们觉得如何?”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得知,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契机,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这是道德上的鼓励。如果学生不知上进,任何教育都无法培养良好品质。”可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并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的潜能就能被充分挖掘,天性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也能体会到被人尊重的感觉。
一、何谓上进心
上进心是指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理特征,正如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托尔所言:“孩子上进心和进取精神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重要动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两种物质层次的需要后,才会追求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只要活着就需要与人打交道,而在这过程中,人们需要与人交往、相处,需要尊重别人,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并善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就是满足学生社会需要、尊重需要的表现。学生如同旭日东升的太阳,只有呵护好他们幼小、敏感的内心,他们才能焕发生机、朝气蓬勃;如同蓄势待发的火种,只有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肯定,他们才能熊熊燃烧、发光发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株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草,如果拥有强烈的向上生长的动力,它就能拼命地汲取阳光、雨露和水分,茁壮成长;一艘在汪洋大海中漂浮的船只,如果拥有强劲的动力,它就能劈风斩浪,即使波涛汹涌也能一往无前;一名成长中的学生,如果拥有积极的上进心,教师也能尽心去保护,他就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的蔓延以及一些功利性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但不向优等生看齐,反而会对教师、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盼很反感,甚至会和家长、教师顶嘴:“某某某比我还差呢!”任凭他们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或声色俱厉地大声呵斥,仍“岿然不动”,作业能拖则拖、应付了事,上课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还有可能逃课、产生厌学心理。
三、如何抓住学生的上进心
(一)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愿意走进教师,师生关系良好,学生才可能听从教师,从心底认可教师的言行,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做到以诚相待,教师要对每名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就对他其他方面全盘否认。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那样,请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当着全班同学奚落吴某,直接取消其优秀资格,那么对吴某今后的成长势必是不利的。魏书生所带的班级之所以会出现“再乱的班级到他手里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在他班里也能成才”的现象,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视学生为朋友,尤其对后进生,更是热情地与其建立“互助组”,真心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从不歧视他们。
(二)肯定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哪怕只是做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如果他们的愿望能得到满足,就容易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认同感,反之则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甚至還会有自卑感。在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有些灰心时,教师可以拍拍他们的肩膀,给予他们力量。如果说批评和惩罚是从反面告诫学生不能那样做,是“堵”,那么鼓励就是从正面告诉学生应该那样做,是“疏”。与“堵”相比,我们更应该多采用“疏”,有“疏”才能“通”,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保护他们的上进心,避免因过多地“堵”而扼杀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其争强好胜的心理,磨灭他们天真无邪的个性。
(三)培养习惯,改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把握住了学生前进的方向,即使在前行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偏差,但也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更要多花心思,想方设法地从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出发,让学生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自暴自弃。“习惯成自然”,让好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潜意识、一种自觉的行为,进而激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上进、进取,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
学生的上进心不是天生的,需要靠后天自身的努力及教师、家长的呵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不但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更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心理的健全、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国忠.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4]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5]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
[6]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西福小学 萧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