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学校的校长,理应担负起学校的各项职责,带领全体教师为学校的发展作不懈的努力。校长既要懂得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更要针对在不同形势下不同学校的各个时期,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制定切合农村学校实际、操作性强且有创意的学校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促动全体教工根据校长的办学思想积极追求、认真实施,方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本人积极追求无为而“管”、有为而“理”的校长管理境界,现将本人之拙见流于笔端。
一、无为而“管”要讲究“三化”
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将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化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校长还可以从纷繁的锁事中解脱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纵观全局、统筹全盘,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
1、决策要讲究民主化。
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一是在每周召开的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校长,各分管校长组织中层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校长与此线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教师代表大会讨论或召开民主恳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起统筹、指导、点拨的作用。
2、执行要讲究规范化。
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职能部门都要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全体教师一律平等。尤其是各层面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时可将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内容予以公示。领导者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校长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3、评价要讲究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一是自评,包括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督评时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互评,包括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和各完小及教工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可以说,深入督查的多元评价既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也缓解了传统评价中易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二、有为而“理”要注重“四性”
无为而“管”是“管”的艺术再现,有为而“理”,则是“理”的科学提升。作为校长,应在“理”上有所作为,变无形的“理”为有形的“理”。
1、主动学习要注重“理”的创新性。
若校长善于主动学习就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重要的是,校长会在学习教育专著中掌握先进的理论,在学习教育学杂志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只有长期坚持学习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这样校长讲话就不再是陈词滥调,而是新鲜活泼、富有启迪的智慧之音。
2、总体论证要注重“理”的科学性。
校长有为而“理”的“理”,意为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因此,校长应该是一个思想进步、处事科学的学者。校长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理”准确无误:一是把自己的“理”放在教育改革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二是把“理”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三是把“理”置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验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是否能令人眼前一亮、心灵一震。
3、常规谈心要讲究“理”的情感性。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校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校长要经常性地找各岗位、各类型的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年每人谈一次,让每一位教工都感受到校长心中有我。
4、学校总结要注重“理”的务实性。
所谓总结的务实性,就是要保证总结内容的实事求是、造句遣词的恰如其分。校长的每一份总结、述职报告都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首先总结中的材料要来自平时的督查评价积累和各职能部门的报送,校长只要成为熟练的“裁缝”,予以巧妙的“剪并”即可。其次,在总结中遣词造句要多用激励性语言,少用指责批评性词句。这样既能使下属心悦诚服,更可避免下属总结汇报的浮夸与虚假,进而促进学校工作的扎实开展。
无为而“管”是“管”与“理”的有机结合,它能让被管理者心情舒畅地工作,让管理者精神愉快地创新。
一、无为而“管”要讲究“三化”
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将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化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校长还可以从纷繁的锁事中解脱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纵观全局、统筹全盘,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
1、决策要讲究民主化。
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一是在每周召开的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校长,各分管校长组织中层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校长与此线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教师代表大会讨论或召开民主恳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起统筹、指导、点拨的作用。
2、执行要讲究规范化。
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职能部门都要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全体教师一律平等。尤其是各层面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时可将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内容予以公示。领导者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校长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3、评价要讲究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一是自评,包括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督评时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互评,包括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和各完小及教工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可以说,深入督查的多元评价既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也缓解了传统评价中易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二、有为而“理”要注重“四性”
无为而“管”是“管”的艺术再现,有为而“理”,则是“理”的科学提升。作为校长,应在“理”上有所作为,变无形的“理”为有形的“理”。
1、主动学习要注重“理”的创新性。
若校长善于主动学习就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重要的是,校长会在学习教育专著中掌握先进的理论,在学习教育学杂志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只有长期坚持学习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这样校长讲话就不再是陈词滥调,而是新鲜活泼、富有启迪的智慧之音。
2、总体论证要注重“理”的科学性。
校长有为而“理”的“理”,意为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因此,校长应该是一个思想进步、处事科学的学者。校长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理”准确无误:一是把自己的“理”放在教育改革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二是把“理”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三是把“理”置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验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是否能令人眼前一亮、心灵一震。
3、常规谈心要讲究“理”的情感性。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校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校长要经常性地找各岗位、各类型的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年每人谈一次,让每一位教工都感受到校长心中有我。
4、学校总结要注重“理”的务实性。
所谓总结的务实性,就是要保证总结内容的实事求是、造句遣词的恰如其分。校长的每一份总结、述职报告都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首先总结中的材料要来自平时的督查评价积累和各职能部门的报送,校长只要成为熟练的“裁缝”,予以巧妙的“剪并”即可。其次,在总结中遣词造句要多用激励性语言,少用指责批评性词句。这样既能使下属心悦诚服,更可避免下属总结汇报的浮夸与虚假,进而促进学校工作的扎实开展。
无为而“管”是“管”与“理”的有机结合,它能让被管理者心情舒畅地工作,让管理者精神愉快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