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与华人地区存在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发展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经过与“蛮夷戎狄”四夷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文明。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是各区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果。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海纳百川,包容创新,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国历史上,除去人为造成的短暂的对外封闭外,中华文化一直与世界文化交相融合,作为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东方文化形态的代表,弥补西方文化思维之不足,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东方视角,贡献东方文化智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但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原因,中华文化的传播进程趋于停滞状态,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不足,也因此产生许多误解与偏见。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传播逐渐重视。但在如今现代化信息时代里,如何传播中华文化的确需要我们细细思索一番。在这里,我仅阐述一下自己的浅见。
首先,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宣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内容、渠道和模式需要加以转变与创新。
从内容上来说,中华文化的传播不应该仅限于传统文化,要注重现代文化的分量。以往我们总是以国人的眼光一厢情愿地认为“四大名著”就是永恒的经典,即使是给外国人介绍,我们也往往难以跳出这个圈子。今年是猴年,以孙悟空美猴王为题材诞生的文化作品简直数不胜数。我们煞费苦心地将西游记拍成动画片搬上荧幕,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可是,在和我们三观不同、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人们可能根本连看的兴趣都没有。有的国家,猴子是狡猾的代名词,从未有什么褒义的形象含义。就像中国的龙文化,外国人也不太能理解。所以,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可以多用一些现代的内容,而且要从大家都能感兴趣的点着手。比如前两年内风靡一时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译到国外后,更是让国外观众眼馋不已,一腔热血立志要来中国吃个痛快。去年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更是引来各种称赞。该纪录片丝毫没有装腔作势的说教感,主持人也没有任何偏见,整部片子风格清晰流畅,记录出新年对中国人的意义,以及中国各地又是如何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些文化内容巧妙地穿插其中,让观众能够轻松接受。所以我认为中国可以多拍些类似的风格轻松活泼的记录片,将中华文化以一种看起来温和而不呆板的姿态展示给他国群众,这样的效果应该比一本正经地严肃说教要好得多。
从渠道上来说,进行文化传播时要充分利用網络新媒体的手段,与时俱进。近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越来越热,许多政府及企业也纷纷前来凑热闹,注册自己的账号加以宣传,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在FACEBOOK上注册一个官方账号,就像美国白宫有一个自己的首页那样,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来发布一些文化内容,让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轻易地看到。或者,哪怕官方不太好实现,也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组织,实在不行还有海外华人。除了Facebook以外,现在最流行的还有Instagram,snapchat, line等等,这些领域都值得去发掘。无论怎样,我认为这种用别人最习惯的方式来宣传自己文化的办法真的挺值得尝试,说不定也会收到意外的惊喜效果。
从模式上来说,让文化“走出去”仍是需要坚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人才进行文化宣传,比如舞蹈艺术家、音乐家、歌唱家、戏剧表演艺术家等。文学和艺术都是世界共同的,在哪里都能受到大家的追捧,也能吸引人们的兴趣。而且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让文化“走进去”。单纯地宣传虽然如烟花般绚烂一时,但新鲜感过了后人们又会将其抛之脑后,没办法留下长远深刻的影响。怎么样让文化在他国生根发芽,乃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我看来,有时候我们对文化持有的态度还是不够开放,很多技艺都带有家族的自私性,不愿意将其精髓真正地普及于世。其实,从长久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发展。
除此之外,中华文化还应积极地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新文化。网络文化就充分地展现出这一趋势,很多网络流行语都带有不同文化交融的色彩。例如“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这句网络流行语。其意义是略模糊的,表达形式更是不符合正常语言结构。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受欢迎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表达更迎合了大众猎奇的心理,在国内及国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至于更多中国的直译词“Dama”(大妈)、“Tuhao”(土豪)、“Square dance”(广场舞)等词汇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以一种诙谐又亲切地姿态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甚至被广泛应用于媒体报纸等。这样传播文化的方式值得借鉴。
总而言之,文化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和经济实力相联系。如果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够强盛,那么其文化对他国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有些极端例子甚至会导致文化的灭绝。所以,中华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强盛,当中国能够以一个成熟的大国姿态展示在国际舞台,那么我们文化传播的任务就会变得轻而易举。然而,在现阶段,中国综合实力还不是首屈一指的时候,采取较为温和、更为轻松地方式传播文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而这,也是本文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参考文献:
[1]王催春,朱冬碧,吕政.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008.
[2]任瑞.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05
首先,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宣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内容、渠道和模式需要加以转变与创新。
从内容上来说,中华文化的传播不应该仅限于传统文化,要注重现代文化的分量。以往我们总是以国人的眼光一厢情愿地认为“四大名著”就是永恒的经典,即使是给外国人介绍,我们也往往难以跳出这个圈子。今年是猴年,以孙悟空美猴王为题材诞生的文化作品简直数不胜数。我们煞费苦心地将西游记拍成动画片搬上荧幕,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可是,在和我们三观不同、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人们可能根本连看的兴趣都没有。有的国家,猴子是狡猾的代名词,从未有什么褒义的形象含义。就像中国的龙文化,外国人也不太能理解。所以,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可以多用一些现代的内容,而且要从大家都能感兴趣的点着手。比如前两年内风靡一时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译到国外后,更是让国外观众眼馋不已,一腔热血立志要来中国吃个痛快。去年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更是引来各种称赞。该纪录片丝毫没有装腔作势的说教感,主持人也没有任何偏见,整部片子风格清晰流畅,记录出新年对中国人的意义,以及中国各地又是如何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些文化内容巧妙地穿插其中,让观众能够轻松接受。所以我认为中国可以多拍些类似的风格轻松活泼的记录片,将中华文化以一种看起来温和而不呆板的姿态展示给他国群众,这样的效果应该比一本正经地严肃说教要好得多。
从渠道上来说,进行文化传播时要充分利用網络新媒体的手段,与时俱进。近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越来越热,许多政府及企业也纷纷前来凑热闹,注册自己的账号加以宣传,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在FACEBOOK上注册一个官方账号,就像美国白宫有一个自己的首页那样,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来发布一些文化内容,让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轻易地看到。或者,哪怕官方不太好实现,也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组织,实在不行还有海外华人。除了Facebook以外,现在最流行的还有Instagram,snapchat, line等等,这些领域都值得去发掘。无论怎样,我认为这种用别人最习惯的方式来宣传自己文化的办法真的挺值得尝试,说不定也会收到意外的惊喜效果。
从模式上来说,让文化“走出去”仍是需要坚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人才进行文化宣传,比如舞蹈艺术家、音乐家、歌唱家、戏剧表演艺术家等。文学和艺术都是世界共同的,在哪里都能受到大家的追捧,也能吸引人们的兴趣。而且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让文化“走进去”。单纯地宣传虽然如烟花般绚烂一时,但新鲜感过了后人们又会将其抛之脑后,没办法留下长远深刻的影响。怎么样让文化在他国生根发芽,乃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我看来,有时候我们对文化持有的态度还是不够开放,很多技艺都带有家族的自私性,不愿意将其精髓真正地普及于世。其实,从长久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发展。
除此之外,中华文化还应积极地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新文化。网络文化就充分地展现出这一趋势,很多网络流行语都带有不同文化交融的色彩。例如“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这句网络流行语。其意义是略模糊的,表达形式更是不符合正常语言结构。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受欢迎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表达更迎合了大众猎奇的心理,在国内及国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至于更多中国的直译词“Dama”(大妈)、“Tuhao”(土豪)、“Square dance”(广场舞)等词汇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以一种诙谐又亲切地姿态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甚至被广泛应用于媒体报纸等。这样传播文化的方式值得借鉴。
总而言之,文化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和经济实力相联系。如果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够强盛,那么其文化对他国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有些极端例子甚至会导致文化的灭绝。所以,中华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强盛,当中国能够以一个成熟的大国姿态展示在国际舞台,那么我们文化传播的任务就会变得轻而易举。然而,在现阶段,中国综合实力还不是首屈一指的时候,采取较为温和、更为轻松地方式传播文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而这,也是本文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参考文献:
[1]王催春,朱冬碧,吕政.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008.
[2]任瑞.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