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参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社会主体的影响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机,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形塑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新媒体的出现,要求家庭、学校等参与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社会主体的参与内容和方式发生改变,给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各主体都应该积极应对,为青少年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社会化;社会主体;挑战
  一、新媒体的含义和特征
  “新媒体”一词最先是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提出,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流传到全世界,是指相对于书信、广播、电话、报刊、电影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依托现代高科技术,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还通过提供个体生活通用现代智能工具(手机、电脑)快速“占领”我们的生活,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等,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广播电视、手机游戏、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移动电视等新的媒体形式、媒体软件、媒体硬件和媒体信息服务方式。
  二、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主体之一
  1995年12月14日联合国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及其后世界青少年行动纲领》中把青少年规定为15-24岁年龄组(含15、24岁),这也较为符合国内对青少年年龄组的划分。新媒体以其快捷性、便利性的特点,把传统信息的“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生动丰富的信息、引人入胜的游戏,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中国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也表现的非常活跃,在社交网站(62%)和博客(74.1%)上的使用率分别高于整体网民的10.6%和9.7%。可见,中国网民的结构性特点是年轻人占据相当比例。随着新媒体使用的广泛扩散,年轻人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增加。处于这一年龄时期的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识别网络中出现的碎片化不良信息,新媒体给青少年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危险。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内部分学校和阅读文献发现,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也给学校管理和家长的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三、当下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来年,国内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在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领域都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新媒体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开阔青少年的眼界,为青少年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崭新的生活空间和全新的娱乐方式等。2.新媒体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传播信息的多元化,夹杂不良信息,包括暴力、情色信息,必然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新媒体的超时空性和虚拟性,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现实和心理的矛盾,使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偏离社会现实,追求刺激、物质人生;新媒体声情并茂的变现方式,容易使青少年成迷网络,淡化现实生活的存在。3.研究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实例和数据的支撑。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虽然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缺少实证和科学地研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变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新环境变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规范自身行为,传承社会文化,维系社会结构。基于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背景,需要亟待弄清楚的问题包括: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青少年社会化内容和场所带了哪些影响和变化,包括家庭、学校在内的社会化主要场所又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以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四、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
  传统社会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媒介和同辈群体,新媒体的出现正在快速改变传统社会化场所的原有的内容、角色和重要性,也表明社区组织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家庭都是青少年社会化第一场所,父母自身的性格、行为和态度等因素都会成为青少年的生活指南。时代的发展对父母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新文化元素的传播,强调彼此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对家庭文化的要求更高,比如:父母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进行识别,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跟上青少年的思想发展,才能与青少年进行良好的互动。父母还要时刻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参与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信息的内容千奇百怪,其他人群的社会态度、社会关系也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冲击,如果父母不是及时把握,容易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甚至误入歧途。父母更应该不断调整与青少年的相处方式,新媒体的使用,知识面的扩大,平等意识的传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更加活跃,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粗暴的打骂和简单的说理都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个体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增加,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也逐渐增加。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学校、老师对知识的垄断,知识边界的消失,学校和老师也不再是绝对真理的象征,任何观点、言论、评价和看法都可以进入到青少年的眼帘,青少年也从对知识的被动的获得者变成了主动的选择者。学校老师除了走下“神坛”,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外,最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识别真实有效的内容,不轻信、不盲从,正确对待网络中的消极影响,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存在明显的亚文化特征,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实际生活中的青少年同辈群体规模、数量在不断缩小和下降。网络同辈群体数量增加,各类社交群体隐蔽性更强 ,随意性和不固定性也都有所增强,交流虽频繁但情感依赖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少数成员的影响出现问题。有关学者经过研究认为,青少年依赖网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自身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尤其是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感到孤独、不安,因而只能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减少青少年和网络的接触,监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现代社会社会流动频繁改变了传统社会社会关系的基础,个体原子化趋势明显。西方工业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区支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邻里互助提供新的社会支持模式,社区成为个人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很多专业社会组织入驻社区以后,为社区儿童、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开展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加深社会伙伴之间的了解,充实课余生活,分散青少年注意力,帮助青少年从虚拟网络中脱离出来,满足青少年情感需要。
  少年的社会化不但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综上,本文认为传统研究认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中又以家庭最为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仍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但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角色内容和责任分工出现变化。因此,为了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建构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五位一体的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和机制,强调把政府和社区同时纳入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中,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作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其次,对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真实把握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内容、方式和程度,收集量化数据,为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第三,还要理清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分工。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和方式出现新特征和新挑战,社会各主体要密切配合,积极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泰来,新媒体: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基于和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2]易连云、蓝英,新媒体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
  作者介绍:陈序(1987-),女,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社会学,研究方向: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在我国高校,由于专业繁多,而且其中很多不具有连贯性,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虽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但是还是无法与高校专业跟上步伐。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就是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在面对自身的滞后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中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不足,确定方案、目标进行革新。然后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先导,积极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高中教学中处于特殊地位,音乐教学在高中教学目标中没有被认定为升学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但是任何音乐作品脱离生活实际是难以让听者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能产生共鸣,作品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搭建了新的教学平台。美术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的传统资源和现代信息资源的最优融合,实现了艺术资源的共享,为互补互动式教学模式找到了切入点,为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提供了基础条件。  【关键词】美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美术教师应不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路子,让美术教学不断呈现崭新的面貌,让学生的审美创新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我国各层次教育领域中都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廿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中小学“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十多年来的实践也暴露出“多媒体教学”的诸多弊端,在教育届引发的“利弊”讨论持续不断。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引导和合理地运用,使其得以健全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利弊、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实施教育与辅导,将为其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其中之一就是要到做到“愉快教学”,“以趣促学”可以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了情感主线和知识主线的交互作用,为培育高素质人才做好充分的智力储备、心理疏导的准备。  【关键词】操作 体验
期刊
【摘 要】有关资料显示,早期幼儿都非常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五岁之前开始阅读的。这就是早期阅读受到大家重视的原因。本文将对幼儿早期教育如何有效开展的经验与大家作一个分享。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兴趣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指0~6岁的幼儿以图画读物为主要的阅读材料。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虽然有认为
期刊
【摘 要】 民间游戏指的是民间人们自己创编出来的游戏, 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比较符合幼儿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自愿、自主、自由、快乐。同时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以期引起重视。  【关键词】幼儿园 民间游戏 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期刊
【摘 要】课堂教育模式逐步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化结合,形成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依靠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绝对核心,而达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良性循环。本文主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更。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起到非常关键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父母 幼儿 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而园本培训是立足于本园工作实际,以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需要为基础,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家长、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建立教师本位、问题本位和资源本位的一种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我园摒弃僵硬的书本知识为“本”,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实例为“本”,通过灵活多样的多层培训方式,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让园本培训片片精彩。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