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田园式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本文探讨了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内外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现有成果,对比两者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向,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描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可行性。经过查找数据、实地访查和问卷调查研究,总结实践,得出我国的田园式乡村旅游应该紧密结合国家新农村发展政策以及地方农业鼓励政策,根据地方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个体经营为主体,以国有经营为目标,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从而实现农民发家致富、城市和农村相互协调、缩小贫富差距的结论,用以指导我国未来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田园式旅游;新农村建设;服务发展
一、研究目的
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方向点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可行性,总结出如何利用乡村旅游在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第二、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特殊性,总结出我国的乡村旅游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如何既能发展个体又能符合宏观调控.
第三、研究乡村旅游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新农村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给出一些发展建议,用以指导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从多个方面研究田园式乡村旅游可行性
(一)利润分析
乡村事物,就普通乡村而言,乡村事物包括了乡村的楼房、种植品、养殖品等等,这些东西在乡村具有普遍性,在城市却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或者将这些资源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效益。例如将改建乡村风格的旅馆、饭店、 电影院等。事件、过程、活动具体指的是我们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哪些事件能顾产生效益呢?种蔬菜、钓鱼、喂猪、养鸡等等都可以,只要将这些事件都加以约束和改造,那么都能够变成一种服务手段去产生效益。乡村文化、乡村民俗、口头传说、民间艺术、乡村教育等是一个乡村所具有的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在乡村人眼里看起来简单易得,却缺少加以利用的机会和方法,如果以产品组织的方式进行宣讲和销售,那么这可以成为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久而久之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
(二)经营模式
田园式乡村的经营模式是要服从“一个引导、两个分配、因地而异”的经营方案,“一个引导”是指国家政策的引导,“两个分配”是指服从市场分配和个人分配,“因地而异”是指每个地方因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经营模式,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在发展前期,确定一个好的经营模式,对于整个乡村旅游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类型:农村依托型;农田依托型;农园依托型(以“三高”农业园为依托)。
(三)个体意愿
个体意愿:是指我们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个体户的一些意愿与建议。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因为建设交通道路、大型水电站、地区工业产地、社区楼房等建筑而对一些原有的当地个体户房屋进行拆迁及补偿,有些时候这个事情进行的很拖拉。但是我们如果要发展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这件事情如果走了前脚,那么能拖吗?显然是不行的。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有人去引导他们,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田园式乡村旅游,让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拆迁他们的房屋,也不是否决他们的文化习俗,而是对他们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对他们的文化习俗进行宣传,改变他们农产品的经营和销售模式。如果这种事情由国家政府牵头,当地乡村主要人物配合,那么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需进行的一些房屋改建、田园建设等等项目,个体意愿则能够更加容易地服从集体意愿,从而避免一些祸事的发生。
(四)国家和地方政策
国家政策,指的是国家对于农业方面的宏观政策,分为对面及对点的政策,对面的政策包括以下: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对点的政策是指单对农业中某一方面的政策,例如:1.种粮直补政策.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3.良种补贴政策.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地方政策是指某个市、县、乡内所特有的对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策略,利用这些策略,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发展本地的乡村旅游作出贡献。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特殊性
(一)中国田园式乡村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项目
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已经逐步融入到中国农村的家家户户,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渐普及,城市和乡村的距离逐渐拉近,丰富乡村和城市人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就中国目前的农村发展项目而言,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宏观调控,但是仅仅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农村的发展,必须加以市场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国的乡村旅游相比于其它国家地区、相比于中国以往的农村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依靠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导
整个项目的首要前提是依靠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导,地方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建设要根据国家的发展政策,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十二五”中提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同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针对于田园式乡村旅游,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研读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文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思想;2.采取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相结合、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发展的策略,去掉乡村发展独立化思想,将项目跟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居民等紧密结合起来。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农村建设思想中多次提到过: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跟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大乡村发展和建设投资,减小贫富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集体愿望,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人口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田园式乡村旅游,正是乡村农民发家致富、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向工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是乡村其它产业项目所不能及的。“五个坚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样的,建立田园式乡村旅游项目离不开“五个坚持”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它的主要指导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它的经营思路,坚持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使得农村人民发家致富的依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它长久发展的王道。我们都知道,旅游业是一个低投资,高收益的行业,它是关乎一个地域的产业,它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能够改善一个地方的丰富文化,能够使得一个地方安居乐业。 四、如何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生态资源
随着21世纪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如果达到它的上限,那么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态资源就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不好,会受到灭顶之灾,利用好了,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尽的财富。在田园式乡村旅游中,生态资源是一切一切的基础,相对而言的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同时,它也更容易被认为破坏,也更容易让这种负面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收益。
(二)人力资源
古代人做事情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在田园式乡村旅游当中指的是乡村民众、城市游客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以个体户形式还是旅游社形式举办乡村旅游项目,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我们乡村里村民的感受和意见,并正确的指导他们,利用好当地田乡村民众的人力资源,真正的将利益回归到广大农民身上。园式乡村旅游的人力不同于普通的人力资源,因为旅游的范围是在乡村内,所以劳动力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自由的,同时,一些地处偏远的乡村之界,人力资源又必须限制是乡村之地的农民,只有这样才方便经营管理,才能够将乡村的特色体现出来,但是,也正是因为大多数劳动力都是出身农村,所以必然存在普遍素质低下的因素,如何将这些劣质的人力资源全面转化为握在手中的一把利器呢?这是我们现在及今后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员,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条有益的途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资源指的是乡村农民在历代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得到大家认可的一种事物、习惯、活动等。乡村文化由于存在区域的差异性,所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外来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同于平常的生活体验,既能够一品新鲜劲,又能对我国优秀的乡村文化进行宣传和运用,变相的使得这些人文习惯得到传承。乡村文化资源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和宣传它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的一些建议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属于新兴开发的一个项目,在众多取得成功的先例下,要完成这个项目显然不难,特别是对于有大旅游背景城市依托的乡村,发展本项目更是应该如鱼得水,但是,在一些失败的案例中,我们也难免会感到伤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该是逃避和谴责,而是勇于挑战和面对,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够在新世纪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举。现在我对前面所提到过的一些问题和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人的一丝见解,希望对以后从事本项目的人员有所帮助:
第一、收缩并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也不能过量的压缩成本,造成基本项目无法按时实施的情况;
第二、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先选取利益大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同时也要兼顾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照顾旅游顾客心里,贯彻落实顾客至上的理念;
第三、选择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参照旅游社的经验,模拟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执行,控制参与人员的行为;
第四、开发的过程中要顾及到乡村农民的个体意愿,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遇到矛盾和冲突,应尽量用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去劝导,而不是用蛮力和武力解决;
第五、全面依靠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针对或要求本区域的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思想指导。
第六、开发的过程要跟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调一致,以“替区域乡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
第七、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证生态环境与田园式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Shunli Gao,Songshan Huang,Yucheng Huang.Rural r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M].Shanghai: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2009:439-450.
[2]洪德慧.浅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7,第09S期:163-164.
[3]Shunli Gao,Songshan Huang,Yucheng Huang.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M].Australia: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delaide,south Australia.2008.1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5]秦志勇 郜晓文 刘爱梅.从这里感受中国-2015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盘点[N].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2015.02.
[6]冯凯.浅谈对法国乡村旅游文化的解析[M].南宁: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7]高晴.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07,第10期:26-27.
[8]陈跃州.轮旅游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M].贵州:贵州青酒集团.2011.09.
【关键词】田园式旅游;新农村建设;服务发展
一、研究目的
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方向点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可行性,总结出如何利用乡村旅游在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第二、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特殊性,总结出我国的乡村旅游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如何既能发展个体又能符合宏观调控.
第三、研究乡村旅游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新农村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给出一些发展建议,用以指导田园式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从多个方面研究田园式乡村旅游可行性
(一)利润分析
乡村事物,就普通乡村而言,乡村事物包括了乡村的楼房、种植品、养殖品等等,这些东西在乡村具有普遍性,在城市却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或者将这些资源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效益。例如将改建乡村风格的旅馆、饭店、 电影院等。事件、过程、活动具体指的是我们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哪些事件能顾产生效益呢?种蔬菜、钓鱼、喂猪、养鸡等等都可以,只要将这些事件都加以约束和改造,那么都能够变成一种服务手段去产生效益。乡村文化、乡村民俗、口头传说、民间艺术、乡村教育等是一个乡村所具有的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在乡村人眼里看起来简单易得,却缺少加以利用的机会和方法,如果以产品组织的方式进行宣讲和销售,那么这可以成为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久而久之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
(二)经营模式
田园式乡村的经营模式是要服从“一个引导、两个分配、因地而异”的经营方案,“一个引导”是指国家政策的引导,“两个分配”是指服从市场分配和个人分配,“因地而异”是指每个地方因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经营模式,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在发展前期,确定一个好的经营模式,对于整个乡村旅游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类型:农村依托型;农田依托型;农园依托型(以“三高”农业园为依托)。
(三)个体意愿
个体意愿:是指我们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个体户的一些意愿与建议。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因为建设交通道路、大型水电站、地区工业产地、社区楼房等建筑而对一些原有的当地个体户房屋进行拆迁及补偿,有些时候这个事情进行的很拖拉。但是我们如果要发展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这件事情如果走了前脚,那么能拖吗?显然是不行的。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有人去引导他们,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田园式乡村旅游,让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拆迁他们的房屋,也不是否决他们的文化习俗,而是对他们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对他们的文化习俗进行宣传,改变他们农产品的经营和销售模式。如果这种事情由国家政府牵头,当地乡村主要人物配合,那么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需进行的一些房屋改建、田园建设等等项目,个体意愿则能够更加容易地服从集体意愿,从而避免一些祸事的发生。
(四)国家和地方政策
国家政策,指的是国家对于农业方面的宏观政策,分为对面及对点的政策,对面的政策包括以下: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对点的政策是指单对农业中某一方面的政策,例如:1.种粮直补政策.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3.良种补贴政策.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地方政策是指某个市、县、乡内所特有的对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策略,利用这些策略,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发展本地的乡村旅游作出贡献。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田园式乡村旅游的特殊性
(一)中国田园式乡村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项目
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已经逐步融入到中国农村的家家户户,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渐普及,城市和乡村的距离逐渐拉近,丰富乡村和城市人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就中国目前的农村发展项目而言,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宏观调控,但是仅仅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农村的发展,必须加以市场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国的乡村旅游相比于其它国家地区、相比于中国以往的农村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依靠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导
整个项目的首要前提是依靠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导,地方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建设要根据国家的发展政策,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十二五”中提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同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针对于田园式乡村旅游,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研读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文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思想;2.采取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相结合、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发展的策略,去掉乡村发展独立化思想,将项目跟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居民等紧密结合起来。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农村建设思想中多次提到过: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跟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大乡村发展和建设投资,减小贫富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集体愿望,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人口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田园式乡村旅游,正是乡村农民发家致富、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向工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是乡村其它产业项目所不能及的。“五个坚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样的,建立田园式乡村旅游项目离不开“五个坚持”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它的主要指导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它的经营思路,坚持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使得农村人民发家致富的依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它长久发展的王道。我们都知道,旅游业是一个低投资,高收益的行业,它是关乎一个地域的产业,它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能够改善一个地方的丰富文化,能够使得一个地方安居乐业。 四、如何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生态资源
随着21世纪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如果达到它的上限,那么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态资源就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不好,会受到灭顶之灾,利用好了,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尽的财富。在田园式乡村旅游中,生态资源是一切一切的基础,相对而言的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同时,它也更容易被认为破坏,也更容易让这种负面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收益。
(二)人力资源
古代人做事情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在田园式乡村旅游当中指的是乡村民众、城市游客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以个体户形式还是旅游社形式举办乡村旅游项目,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我们乡村里村民的感受和意见,并正确的指导他们,利用好当地田乡村民众的人力资源,真正的将利益回归到广大农民身上。园式乡村旅游的人力不同于普通的人力资源,因为旅游的范围是在乡村内,所以劳动力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自由的,同时,一些地处偏远的乡村之界,人力资源又必须限制是乡村之地的农民,只有这样才方便经营管理,才能够将乡村的特色体现出来,但是,也正是因为大多数劳动力都是出身农村,所以必然存在普遍素质低下的因素,如何将这些劣质的人力资源全面转化为握在手中的一把利器呢?这是我们现在及今后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员,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条有益的途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资源指的是乡村农民在历代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得到大家认可的一种事物、习惯、活动等。乡村文化由于存在区域的差异性,所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外来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同于平常的生活体验,既能够一品新鲜劲,又能对我国优秀的乡村文化进行宣传和运用,变相的使得这些人文习惯得到传承。乡村文化资源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和宣传它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的一些建议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田园式乡村旅游属于新兴开发的一个项目,在众多取得成功的先例下,要完成这个项目显然不难,特别是对于有大旅游背景城市依托的乡村,发展本项目更是应该如鱼得水,但是,在一些失败的案例中,我们也难免会感到伤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该是逃避和谴责,而是勇于挑战和面对,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够在新世纪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举。现在我对前面所提到过的一些问题和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人的一丝见解,希望对以后从事本项目的人员有所帮助:
第一、收缩并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也不能过量的压缩成本,造成基本项目无法按时实施的情况;
第二、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先选取利益大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同时也要兼顾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照顾旅游顾客心里,贯彻落实顾客至上的理念;
第三、选择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参照旅游社的经验,模拟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执行,控制参与人员的行为;
第四、开发的过程中要顾及到乡村农民的个体意愿,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遇到矛盾和冲突,应尽量用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去劝导,而不是用蛮力和武力解决;
第五、全面依靠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针对或要求本区域的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思想指导。
第六、开发的过程要跟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调一致,以“替区域乡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
第七、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证生态环境与田园式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Shunli Gao,Songshan Huang,Yucheng Huang.Rural r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M].Shanghai: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2009:439-450.
[2]洪德慧.浅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7,第09S期:163-164.
[3]Shunli Gao,Songshan Huang,Yucheng Huang.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M].Australia: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delaide,south Australia.2008.1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5]秦志勇 郜晓文 刘爱梅.从这里感受中国-2015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盘点[N].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2015.02.
[6]冯凯.浅谈对法国乡村旅游文化的解析[M].南宁: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7]高晴.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07,第10期:26-27.
[8]陈跃州.轮旅游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M].贵州:贵州青酒集团.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