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在成长中,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造能力 培养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地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
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对创造能力之于人才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还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造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只有带着目的去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最后,锻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3 创设情境,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是生活中产生的,而生活中又到处充满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情境中去,以便帮助学生对生活的再现,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工,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样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实践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到亲切、易学,从而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对比”一课,我首先让两个学生上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和宽,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量一量,做一做,说一说,学生很快计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接着又量了教室的玻璃(正方形),兴致勃勃地计算出周长和面积。我在课的最后布置了量一量家里的家具和日用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第二天,我在课上听了学生的发言,他们不仅量了家里家具的长和宽、边长,还算出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数学是不行的。因为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要应用数学,数学的知识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字,分别要求他们编成应用题,并且解答出来。这一次,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有的学生编写成:“我家有一台电脑,屏幕长29厘米,宽21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有一位学生喜滋滋地告诉我:“老师,我家建新房子,爸爸买了边长60厘米的方砖,我能算出一个房间大约用多少方砖?”我对他们的劳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感到欣慰。可见,教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就会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乐教、乐学的目的。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思维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或思维方式来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种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或借助类比、直观、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观点、新理念,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思维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造能力 培养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地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
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对创造能力之于人才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还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造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只有带着目的去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最后,锻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3 创设情境,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是生活中产生的,而生活中又到处充满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情境中去,以便帮助学生对生活的再现,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工,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样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实践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到亲切、易学,从而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对比”一课,我首先让两个学生上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和宽,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量一量,做一做,说一说,学生很快计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接着又量了教室的玻璃(正方形),兴致勃勃地计算出周长和面积。我在课的最后布置了量一量家里的家具和日用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第二天,我在课上听了学生的发言,他们不仅量了家里家具的长和宽、边长,还算出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数学是不行的。因为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要应用数学,数学的知识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字,分别要求他们编成应用题,并且解答出来。这一次,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有的学生编写成:“我家有一台电脑,屏幕长29厘米,宽21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有一位学生喜滋滋地告诉我:“老师,我家建新房子,爸爸买了边长60厘米的方砖,我能算出一个房间大约用多少方砖?”我对他们的劳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感到欣慰。可见,教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就会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乐教、乐学的目的。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思维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或思维方式来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种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或借助类比、直观、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观点、新理念,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思维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