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否成功,与班级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班级管理中合理的方法对班级的生活常规、教学、班级环境、班级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在一日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生活。
关键词:班级管理;常规;生活
“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更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
常规看似无形,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需要常规,从而使幼儿从他律过渡到自律。
常规管理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依靠权威,借助批评和惩罚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不能总以“不许这样,不能那样”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而要是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益处,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转变自律的行为。
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的常规。只有有了一定的常規幼儿才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工作和生活。早上来园常规、早餐常规、晨间阅读常规、洗手常规、如厕常规、游戏常规、午睡常规、散步常规、起床常规、喝水吃点心常规、离园常规等。常规的制定我们一定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班级老师相互配合商量制定合理的方法。并且,常规制定之后要三位老师相互配合对常规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常规要坚持一惯性、一致性及灵活性的原则,让常规为幼儿的发展服务,为班级的管理服务,而不是成为束缚老师和孩子的枷锁。一个好的常规能够给班级管理带来轻松的感觉更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秩序感,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我从小开始抓起,要坚持。
一、晨间活动及入园离园活动
小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基本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
3.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物品整齐地放在固定的柜子里。
4.乐意参与区域活动,在老师的提醒下基本能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
中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家长道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物品整齐的房子固定的位置。自觉的去洗手间洗手、喝水。
4.积极参与晨检锻炼及早操活动,听音乐节奏、情绪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跟着老师做操,并努力达到动作要求。
5.担任值日生能完成的任务。
大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家长道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物品整齐的房子固定的位置,并能流畅完成自己的事情。
4.积极参与晨检锻炼,能够遵守晨间游戏规则。早操活动时,能跟着音乐节奏情绪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动作有力到位。
5.担任值日生时能较好完成任务。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基础——爱。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感情很好的教师。有了感情基础,孩子才能感到有人支持,有了支持,孩子才有力量面对规则和挑战。
教师的积极态度也是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学者将成功的幼儿教师定义为:“倾听、理解幼儿的感受与困境,并以尊重的态度进行回应,引导幼儿解决冲突,并向他们示范解决冲突的技巧”除此之外,师幼还可以共同制定遵守的常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游戏常规。教师要尽量让每位孩子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师幼共同制定规则、规划班级管理。
二、用环境指导幼儿的行为
通过环境的暗示,可以以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如:在各区域地板上贴上小脚印;在角色区内挂适量的工作牌;将座位安排成一个圆圈,让幼儿可以看到彼此展示的物品,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幼儿参与的作用;各区域相对独立并保持通道的畅通等。
环境的暗示,还可以提醒、指引幼儿进行合适的行为。如:在美工区放置抹布和扫帚等清洁工具,以便幼儿可以自己清理洒出来的颜料和纸屑;把一些不希望幼儿取用的物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将幼儿制定的活动规则用图的形式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三、环境过渡要紧凑、有序
环节过渡是较容易引起混乱的时候,教师如果组织得当,就会减少幼儿无谓等待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每个活动结束前最好提前告诉幼儿下一个活动是什么,并在幼儿自由活动结束前看,提前提醒幼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在固定的地点等候幼儿,必要时,可和他们一起玩一个熟悉的手指游戏或唱一首歌,让幼儿感觉又将一起进入另一个活动;预先布置好环境、材料,减少等待时间。同时教师之间的合理分工也非常重要,如:在区域互动结束后,一个教师负责提醒和协助幼儿收受玩具,另一个教师提前在语言区的地毯上等待幼儿,这样避免了先收拾好的幼儿无事可做,又去别处玩玩具或打闹。
事实证明,只要是孩子们自己商量好的规则,他们就都会遵守,幼儿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怎样使班级的常规管理变得简单有效,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唯有重要,幼儿才会积极主地参与其中,渐渐的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参考文献
[1] 赵霞.刍议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92-193.
[2] 郑春华.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8(31):93-94.
关键词:班级管理;常规;生活
“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更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
常规看似无形,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需要常规,从而使幼儿从他律过渡到自律。
常规管理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依靠权威,借助批评和惩罚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不能总以“不许这样,不能那样”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而要是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益处,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转变自律的行为。
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的常规。只有有了一定的常規幼儿才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工作和生活。早上来园常规、早餐常规、晨间阅读常规、洗手常规、如厕常规、游戏常规、午睡常规、散步常规、起床常规、喝水吃点心常规、离园常规等。常规的制定我们一定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班级老师相互配合商量制定合理的方法。并且,常规制定之后要三位老师相互配合对常规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常规要坚持一惯性、一致性及灵活性的原则,让常规为幼儿的发展服务,为班级的管理服务,而不是成为束缚老师和孩子的枷锁。一个好的常规能够给班级管理带来轻松的感觉更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秩序感,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我从小开始抓起,要坚持。
一、晨间活动及入园离园活动
小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基本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
3.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物品整齐地放在固定的柜子里。
4.乐意参与区域活动,在老师的提醒下基本能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
中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家长道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物品整齐的房子固定的位置。自觉的去洗手间洗手、喝水。
4.积极参与晨检锻炼及早操活动,听音乐节奏、情绪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跟着老师做操,并努力达到动作要求。
5.担任值日生能完成的任务。
大班: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能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家长道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物品整齐的房子固定的位置,并能流畅完成自己的事情。
4.积极参与晨检锻炼,能够遵守晨间游戏规则。早操活动时,能跟着音乐节奏情绪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动作有力到位。
5.担任值日生时能较好完成任务。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基础——爱。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感情很好的教师。有了感情基础,孩子才能感到有人支持,有了支持,孩子才有力量面对规则和挑战。
教师的积极态度也是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学者将成功的幼儿教师定义为:“倾听、理解幼儿的感受与困境,并以尊重的态度进行回应,引导幼儿解决冲突,并向他们示范解决冲突的技巧”除此之外,师幼还可以共同制定遵守的常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游戏常规。教师要尽量让每位孩子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师幼共同制定规则、规划班级管理。
二、用环境指导幼儿的行为
通过环境的暗示,可以以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如:在各区域地板上贴上小脚印;在角色区内挂适量的工作牌;将座位安排成一个圆圈,让幼儿可以看到彼此展示的物品,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幼儿参与的作用;各区域相对独立并保持通道的畅通等。
环境的暗示,还可以提醒、指引幼儿进行合适的行为。如:在美工区放置抹布和扫帚等清洁工具,以便幼儿可以自己清理洒出来的颜料和纸屑;把一些不希望幼儿取用的物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将幼儿制定的活动规则用图的形式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三、环境过渡要紧凑、有序
环节过渡是较容易引起混乱的时候,教师如果组织得当,就会减少幼儿无谓等待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每个活动结束前最好提前告诉幼儿下一个活动是什么,并在幼儿自由活动结束前看,提前提醒幼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在固定的地点等候幼儿,必要时,可和他们一起玩一个熟悉的手指游戏或唱一首歌,让幼儿感觉又将一起进入另一个活动;预先布置好环境、材料,减少等待时间。同时教师之间的合理分工也非常重要,如:在区域互动结束后,一个教师负责提醒和协助幼儿收受玩具,另一个教师提前在语言区的地毯上等待幼儿,这样避免了先收拾好的幼儿无事可做,又去别处玩玩具或打闹。
事实证明,只要是孩子们自己商量好的规则,他们就都会遵守,幼儿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怎样使班级的常规管理变得简单有效,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唯有重要,幼儿才会积极主地参与其中,渐渐的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参考文献
[1] 赵霞.刍议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92-193.
[2] 郑春华.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8(3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