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变阅读活动的主宰者为阅读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变越俎代庖、单向灌输为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支撑条件,促成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体验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以“体验”为特征的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不是机械接受文本(课本、教参)、他人(老师、同学)观点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即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出发,和文本、作者、老师、同学以及自身展开积极对话,并与之产生心灵共鸣,生成自己新的认知和体悟的过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体验”与“独特体验”。从心理学上讲,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 也就是说,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别人无法替代。所以要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关键是要使得学生深入文本,用心灵去感受、体悟, 并通过对话(和老师、同学、自我)领会编者意图,最终实现和作者视界融合。而教师主要是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交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方法和为学生体验创造良好的情境,并在学生产生体验困难或错误体验时进行适当点拨。
  一、前提: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曾给体验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可记忆的事件。”可见,体验必须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过程。倘若匆匆而过,过程被缩减,就不会有真正的体验,甚或谈不上体验。 因此,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的体验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深入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矛盾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的多,学生体验的少,老师的讲解、体验(更多的是教参编者的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体验。
  二、重點: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良好的情境能促成学生体验生成。体验是个性化行为,别人无法替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但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促使学生生成体验。如自由情境,学生可自由的读书、思考和讨论,只有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心理状态才能生成自己真实的体。如生活情境,文本内容有时和学生生活较远,要利用联想、换位等方法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如历史情境,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获得与文本有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准确体验。如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和老师、同学对话,交流体验,并进行自我对话,最终与作者共鸣生成自己的体验。如探究情境,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生成体验。如生成情境,体验是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教师应动态把握课堂,利用教学中及时生成的资源(如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一个意外的事件等)调整教学流程,使学生生出自己新的体验。如成功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体验,鼓励有创见的体验,尤其要关注那些体验弱势群体,及时肯定他们的阅读体验,对学生予以激励评价,让学生在享受体验文本的乐趣时,还能体验到自信的快乐,从心理上享受到体验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并进而生成自己的独到的体验。
  三、难点:交给学生体验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体验的方法。虽说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行为,但还是有一些方法促进学生体验。如读书法,就是通过读来体验,在我看来, “读”也许是生成体验的最好的方法。读的方式很多:齐读、自由读,朗读、默读,朗诵、吟诵,分角色读等等,其中自由读、默读和吟诵最适合于学生生成自己的体验,自由读轻松自由,默读可以边读边思考,自由的思考最适合体验生成,在吟诵的过程中忘了自我,完全进入文本世界。如联想法,就是利用文本的空白,在阅读时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四、补充:点拨帮助学生体验
  最后教师要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体验与接受性认知不是对立的,体验与接受性认知学习的合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再说学生毕竟是发展者、不成熟者,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困难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误体验,所以教师要通过精讲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在月夜独游眼中所见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如“出浴的美人”的荷花,脑中所想的是江南采莲的情人嬉戏之事,简单的得出朱自清是一好色之徒,进一步认为他的孤独是因为婚外恋等等不正确的体验,教师应及时点拨:作者所写内容实际是对曾在江南度过的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青春活力的美好憧憬。体验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但教师的讲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不讲,更不能全讲,关键是讲得有效、讲得及时、讲得合适、讲得精彩。
  总之,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变阅读活动的主宰者为阅读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变越俎代庖、单向灌输为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支撑条件,促成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提问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学生答,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相互提问。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设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谈一些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迅速生长而易于转移,但是它的发病机理仍然不清楚。microRNAs(mi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意义。虽然目前
目的:应用应变率及应变成像技术研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右房功能的改变,评价应变率及应变技术在评价右房功能方面的价值,探索新的评价右房功能的指标。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本人也有幸与新课程改革亲密接触,感受新课改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冲击。在课改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既保证教学能取得最佳效果,又不至于造成师生负担过重?本人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 认识  新教材遵循“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编写原则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能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输注不同张力、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液体对小儿血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   方法:80例ASAI~II 级,年龄1~6岁,行择期骨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等张液组(A 组),4/5 张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