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心设计好导入环节,对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种导入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入方法
Brief talk about several ways of int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Wencheng
【Abstract】To design well the link of introduction well has a very great function for achieving the expectant teaching effect. Combining the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the writer has summarized out several ways of introduc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ay of introduction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新课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这说明导入即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又如一支乐曲的前奏,为整个乐章定下了基调,它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所以,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总结过渡法。教材的编排设置一般都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之间,框架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上课时,总结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可以从中推导出将要讲的新课题,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2.故事诱导法。许多成语、谚语或寓言故事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理,若能就此提出问题,设下悬念,就能吸引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更好地感知教材。
例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形象地给学生讲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火——水——鱼”三者的关系。学生必然觉得新鲜有趣、兴趣盎然,整个课堂就会十分活跃。
3.设疑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遵循这一认识规律,为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抓住事物的关键,巧妙设置疑问,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设置悬念,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从而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按理说价格应与价值相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同一种商品有时卖的贵,有时卖的贱,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商品的价格是人们随意确定的吗?
4.运用诗词、警句、名言、典故等知识分析导入新课。诗词、警句、名言、典故常常语意新颖,言简意深,有着深刻的哲理,催人深思,它能给人以极大启发,鼓舞和鞭策人们,使人们思想得到净化,获得升华;同时用诗词、警句、名言、典故来形容、描绘、说明某一事物往往形象、生动、逼真,学生乐于接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时,先朗诵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导入就把诗的意境与教学内容的哲理融会贯通,短短的四句诗,便道出了“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源头活水”的真理。
再如:讲辩证唯物主义时,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而引出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这节新课。
在讲“事物发展状态”时,让学生解释《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尔后又让学生说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大意。要从哲学上认识这些问题,需要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接着出示课题,起到了入情入理,先声夺人的作用,成效十分显著。
在讲“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时,采用让学生复述“拔苗助长”故事的导课方法。学生复述完毕,告诉学生主动想办法使作物长快一些是好事,这叫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接着启发学生:想的办法应符合一定要求,在这里就是要符合作物生长的规律。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讲的课题,严严实实地扣上了要讲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要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也要学好这一原理,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活动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所讲的课题,设计一个短小精悍的活动,将知识的传授融汇于新颖别致的智力活动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商品”概念时,教师可假借前排某位同学的钢笔用,当拿到时可说:“这支笔不错,送给我好吗?”正当学生不知所措时,教师可掏出十元钱说:“舍不得吧,那就算我买下了。”然后,可让学生讨论这支笔刚才扮演了几种角色。正当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时,教师可宣布: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商品。接着板书课题,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十分集中。
6.幽默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新课内容,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又幽默可笑的问题或笑话引出新课内容。
如讲“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一节时,上课伊始出其不意地提出“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待到笑声一停,我讲:“确实,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然而,你们可曾知道,越是司空见惯的简单问题往往是越值得研究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个问题简单吧,牛顿正是从对它的研究中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简单吧,爱因斯坦通过对它的潜心研究、探索,才发表了相对论。他们都成为划时代的伟人。你们认为‘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太简单,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对此问题并不明白,不知道人和动物的界限,当然,也不知道如何处世做人。”这样讲,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引导到对“人”的思考上来了。这种开讲,欲扬先抑,妙趣横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总之,一个精彩的开头不仅能迅速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而且又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自觉学习知识,自觉培养良好的品德,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须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以求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入方法
Brief talk about several ways of int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Wencheng
【Abstract】To design well the link of introduction well has a very great function for achieving the expectant teaching effect. Combining the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the writer has summarized out several ways of introduc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ay of introduction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新课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这说明导入即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又如一支乐曲的前奏,为整个乐章定下了基调,它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所以,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总结过渡法。教材的编排设置一般都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之间,框架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上课时,总结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可以从中推导出将要讲的新课题,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2.故事诱导法。许多成语、谚语或寓言故事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理,若能就此提出问题,设下悬念,就能吸引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更好地感知教材。
例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形象地给学生讲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火——水——鱼”三者的关系。学生必然觉得新鲜有趣、兴趣盎然,整个课堂就会十分活跃。
3.设疑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遵循这一认识规律,为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抓住事物的关键,巧妙设置疑问,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设置悬念,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从而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按理说价格应与价值相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同一种商品有时卖的贵,有时卖的贱,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商品的价格是人们随意确定的吗?
4.运用诗词、警句、名言、典故等知识分析导入新课。诗词、警句、名言、典故常常语意新颖,言简意深,有着深刻的哲理,催人深思,它能给人以极大启发,鼓舞和鞭策人们,使人们思想得到净化,获得升华;同时用诗词、警句、名言、典故来形容、描绘、说明某一事物往往形象、生动、逼真,学生乐于接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时,先朗诵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导入就把诗的意境与教学内容的哲理融会贯通,短短的四句诗,便道出了“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源头活水”的真理。
再如:讲辩证唯物主义时,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而引出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这节新课。
在讲“事物发展状态”时,让学生解释《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尔后又让学生说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大意。要从哲学上认识这些问题,需要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接着出示课题,起到了入情入理,先声夺人的作用,成效十分显著。
在讲“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时,采用让学生复述“拔苗助长”故事的导课方法。学生复述完毕,告诉学生主动想办法使作物长快一些是好事,这叫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接着启发学生:想的办法应符合一定要求,在这里就是要符合作物生长的规律。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讲的课题,严严实实地扣上了要讲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要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也要学好这一原理,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活动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所讲的课题,设计一个短小精悍的活动,将知识的传授融汇于新颖别致的智力活动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商品”概念时,教师可假借前排某位同学的钢笔用,当拿到时可说:“这支笔不错,送给我好吗?”正当学生不知所措时,教师可掏出十元钱说:“舍不得吧,那就算我买下了。”然后,可让学生讨论这支笔刚才扮演了几种角色。正当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时,教师可宣布: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商品。接着板书课题,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十分集中。
6.幽默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新课内容,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又幽默可笑的问题或笑话引出新课内容。
如讲“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一节时,上课伊始出其不意地提出“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待到笑声一停,我讲:“确实,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然而,你们可曾知道,越是司空见惯的简单问题往往是越值得研究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个问题简单吧,牛顿正是从对它的研究中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简单吧,爱因斯坦通过对它的潜心研究、探索,才发表了相对论。他们都成为划时代的伟人。你们认为‘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太简单,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对此问题并不明白,不知道人和动物的界限,当然,也不知道如何处世做人。”这样讲,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引导到对“人”的思考上来了。这种开讲,欲扬先抑,妙趣横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总之,一个精彩的开头不仅能迅速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而且又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自觉学习知识,自觉培养良好的品德,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须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以求取得更好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