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首位,可见语文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在平时生活中加以积累;要想提高学生品质、价值观,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而演绎生命就是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体。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写作
一、积累生活,拓宽素材,以写作感悟生命
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出好文章,平时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
在教育家叶圣陶写作思想的指引下,再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切切实实地感悟生活的精彩。利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演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每学期进行基础知识竞赛、高一新生军训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收获生命的精彩;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每学期开学初举办“开目礼”活动,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陶冶,收获思想的升华;利用学校发给每班的菜地,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等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收获付出的精彩。利用每周日晚时间组织学生收看本周的《新闻周刊》,让学生了解时政,关心国家大事。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丰富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让更多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感受融入到作文中,让更多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的美好。
二、演绎生命,培养学生个性,以课堂教学发展生命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正如明星教师何国跻说的那样,课堂落实发展学生素养,固然却要“有效”的,其实更应该是“优效”的,那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理念、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进,使得教学目标指向发展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落实学生主体与个性发展,教学效果达成学生长远、可持续的、人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我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课堂设计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相关知识回顾。安排各小组长组织交流古代诗词形象的相关知识,包括形象类别、诗词形象举例,由一个人主持,一人发言,其他人员补充,在班上发言。我并没有采用教师“讲述”的方式,因为,教师即使“讲”得很完整,学生那里也是过眼云烟,我采用了给出一定课堂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快速“复习”一遍,这比教师在课堂“讲”一遍效果要好。然后接着在下面的练习中运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从实践中巩固旧知。
课堂第二个环节是阅读这首诗后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是课堂重点,在这个环节,我强调“独立完成,小组不交流”,这是为训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回答问题时,特别要求学生明确“读懂”的依据,就是鼓励学生从语言实践中认识和运用阅读规律。正如“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老师所说,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不是人力,教育应促进人的身心生长与自我实现,即帮助每个人愉快地、从容地、动态地活着。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使教学贴近人性的教育,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
三、演绎生命,阅读积淀人生,以写作抒发感情
黄麟生教授提倡“读写结合”,他说“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而没有情感的创作,又是无价值的创作,要想写出有情感的作文,需要加强阅读,积淀人生。
为了加强阅读,积淀人生,在学校开展多样形式经典阅读活动。各班级成立“读书角”,读书角由语文科代表专门管理,做好借书登记,并且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使学生有所读就有所得。利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让更多的学生参悟其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内容,能够为广大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基础。
寒暑假时间向学生推荐《诗经》《论语》《楚辞》《史记》《古文观止》《红楼梦》《史记》《边城》等经典名著,同时要求学生就某一本经典名著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开学后举行阅读经典书写心得体会评比,利用板报展出好的作品。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与书为友,用经典阅读积淀人生,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用鲜活的语言將自我的体验与感悟表达出来,议论处收获精辟入理之深,描写处收获生动形象之妙,抒情处收获波澜壮阔之势。
参考文献:
【1】杨万福.浅谈初中语文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祖国,2018.
【2】覃信考.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明日,2018,(35)
广西省玉林市陆川中学 冯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写作
一、积累生活,拓宽素材,以写作感悟生命
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出好文章,平时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
在教育家叶圣陶写作思想的指引下,再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切切实实地感悟生活的精彩。利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演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每学期进行基础知识竞赛、高一新生军训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收获生命的精彩;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每学期开学初举办“开目礼”活动,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陶冶,收获思想的升华;利用学校发给每班的菜地,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等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收获付出的精彩。利用每周日晚时间组织学生收看本周的《新闻周刊》,让学生了解时政,关心国家大事。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丰富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让更多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感受融入到作文中,让更多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的美好。
二、演绎生命,培养学生个性,以课堂教学发展生命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正如明星教师何国跻说的那样,课堂落实发展学生素养,固然却要“有效”的,其实更应该是“优效”的,那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理念、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进,使得教学目标指向发展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落实学生主体与个性发展,教学效果达成学生长远、可持续的、人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我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课堂设计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相关知识回顾。安排各小组长组织交流古代诗词形象的相关知识,包括形象类别、诗词形象举例,由一个人主持,一人发言,其他人员补充,在班上发言。我并没有采用教师“讲述”的方式,因为,教师即使“讲”得很完整,学生那里也是过眼云烟,我采用了给出一定课堂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快速“复习”一遍,这比教师在课堂“讲”一遍效果要好。然后接着在下面的练习中运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从实践中巩固旧知。
课堂第二个环节是阅读这首诗后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是课堂重点,在这个环节,我强调“独立完成,小组不交流”,这是为训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回答问题时,特别要求学生明确“读懂”的依据,就是鼓励学生从语言实践中认识和运用阅读规律。正如“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老师所说,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不是人力,教育应促进人的身心生长与自我实现,即帮助每个人愉快地、从容地、动态地活着。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使教学贴近人性的教育,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
三、演绎生命,阅读积淀人生,以写作抒发感情
黄麟生教授提倡“读写结合”,他说“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而没有情感的创作,又是无价值的创作,要想写出有情感的作文,需要加强阅读,积淀人生。
为了加强阅读,积淀人生,在学校开展多样形式经典阅读活动。各班级成立“读书角”,读书角由语文科代表专门管理,做好借书登记,并且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使学生有所读就有所得。利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让更多的学生参悟其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内容,能够为广大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基础。
寒暑假时间向学生推荐《诗经》《论语》《楚辞》《史记》《古文观止》《红楼梦》《史记》《边城》等经典名著,同时要求学生就某一本经典名著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开学后举行阅读经典书写心得体会评比,利用板报展出好的作品。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与书为友,用经典阅读积淀人生,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用鲜活的语言將自我的体验与感悟表达出来,议论处收获精辟入理之深,描写处收获生动形象之妙,抒情处收获波澜壮阔之势。
参考文献:
【1】杨万福.浅谈初中语文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祖国,2018.
【2】覃信考.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明日,2018,(35)
广西省玉林市陆川中学 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