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近两年的跟师学习、翻阅导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及对收集的先兆流产处方进行现代信息化分析,明确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中药治疗先兆流产提供参考思路,更好的指导临床,让更多患者受益。
方法:收集张大伟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先兆流产相关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药物频次、核心药物、药物的性味归经、药对配伍、基本方等为观察点入手,同时结合临床应用,总结出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结果:
1.张大伟教授诊疗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①四诊合参,重视问诊;②衷中参西,辨病为先;③重视“热邪致病”;④未病先防,防于未然;
2.张大伟教授认为“热、滞、虚”是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并强调“热”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前提下,治疗以“清热止血、养血安胎”为基本原则;
3.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显示,药物四气中寒性药物出现的频次最多,反映了先兆流产多以热证多见。五味统计显示甘、苦两味居多,药物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是肺经、胃经、肝经、肾经。方剂中使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是甘草、茯苓、金银花、紫苏梗、蒲公英、山茱萸、续断、山药、黄芩、知母;通过用药模式分析,调整支持度>40%,置信度设为0.9,得到一首含17味药物的核心处方。调整支持度>50%,得到123组核心药物组合及。将置信度调整为0.99,得出关联规则有106条;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出6个潜在药物组合;依据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候选新方3首。
结论:
1.总结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4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挖掘出164张处方中涉及到的64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四气、五味、归经,总结出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基本法则为:清热理气、健脾补肾、止血安胎;
3.张大伟教授常用处方:金银花-蒲公英-陈皮-紫苏梗-旱莲草-藕节-知母-砂仁-续断-甘草-山药-山茱萸-茯苓-白芍-黄芩-荷叶,体现了以“清热安胎”为主的治疗特点;
4.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便于科学寻找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及发现潜在新处方,有助于名中医经验总结。从数据挖掘的结果来看基本符合导师的组方用药经验。
方法:收集张大伟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先兆流产相关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药物频次、核心药物、药物的性味归经、药对配伍、基本方等为观察点入手,同时结合临床应用,总结出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结果:
1.张大伟教授诊疗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①四诊合参,重视问诊;②衷中参西,辨病为先;③重视“热邪致病”;④未病先防,防于未然;
2.张大伟教授认为“热、滞、虚”是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并强调“热”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前提下,治疗以“清热止血、养血安胎”为基本原则;
3.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显示,药物四气中寒性药物出现的频次最多,反映了先兆流产多以热证多见。五味统计显示甘、苦两味居多,药物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是肺经、胃经、肝经、肾经。方剂中使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是甘草、茯苓、金银花、紫苏梗、蒲公英、山茱萸、续断、山药、黄芩、知母;通过用药模式分析,调整支持度>40%,置信度设为0.9,得到一首含17味药物的核心处方。调整支持度>50%,得到123组核心药物组合及。将置信度调整为0.99,得出关联规则有106条;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出6个潜在药物组合;依据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候选新方3首。
结论:
1.总结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4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挖掘出164张处方中涉及到的64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四气、五味、归经,总结出张大伟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基本法则为:清热理气、健脾补肾、止血安胎;
3.张大伟教授常用处方:金银花-蒲公英-陈皮-紫苏梗-旱莲草-藕节-知母-砂仁-续断-甘草-山药-山茱萸-茯苓-白芍-黄芩-荷叶,体现了以“清热安胎”为主的治疗特点;
4.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便于科学寻找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及发现潜在新处方,有助于名中医经验总结。从数据挖掘的结果来看基本符合导师的组方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