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胡晓华教授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年龄、分娩活产史、自然流产史和中药使用情况,包括药物频数,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总结其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挖掘用药规律,以期为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一些新思路。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门诊胡晓华教授的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病例,收集诊断为复发性流产病例200例。收集内容包括:患者就诊时间、一般资料、临床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临床症状及体征、治法方药等。应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年龄、分娩活产史、自然流产史描述性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频数频率分析、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四气五味双向无序卡方检验、药物关联规则。
结果:
1一般资料描述分析
(1)本研究共收集200例病例,平均年龄为31.49岁,标准差为4.10,分娩活产次数均数为0.44次,标准差为0.56,自然流产史次数均数为3.50次,标准差为0.83。其中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22岁,众数为28,超过20个人的年龄组为28岁、31岁、32岁。
(2)患者分娩活产次数为0次的,频数为120次;分娩活产次数为1次的,频数为73次;分娩活产次数为2次的,频数为7次。
(3)患者自然流产史次数为3次的,频数为134次;自然流产史次数为4次的,频数为42次;自然流产史为5次的,频数为14次;自然流产史次数大于5次的,频数为10次。
2药物一般资料
(1)本研究共录入药物35味,频数超过30次的为高频药物。依次为:砂仁、生甘草、盐杜仲、旱莲草、苏梗、菟丝子、续断、炒山药、桑寄生、山茱萸、阿胶、黄芩、知母、丹参、白芍、地榆炭、黄芩炭、仙鹤草、金银花炭、藕节炭、金银花、炒白术。
(2)药物四气分布:在所用药物中,无热性药、凉性药物。共有寒、温、平三种药性,总计35频次,频数为3104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平性药物(34.4%)、温性药物(34.1%)、寒性药物(31.5%)。
(3)药物五味分布:在所用药物中无淡味药物。共出现甘、辛、酸、苦、咸、涩6种药味,累计频次为57次,累计频数为4636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甘(37.9%)、苦(25.0%)、辛(18.1%)、酸(11.2%)、涩(7.8%)、咸(0.0%)。
(4)药物归经分布:所用药物无三焦经药物,其余各经均有涉及,累计频次为93次,累计频数为8058次,累计频率为100.0%。归经出现频次依次为:肾经(24.6%)、肝经(21.6%)、肺经(15.9%)、脾经(15.4%)、胃经(10.2%)、心经(6.4%)、大肠经(2.8%)、心包经(1.6%)、小肠经(1.5%)。
(5)药物分类分布:共涉及11类,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47.7%)、清热药(14.8%)、解表药(取其理气之用)(7.1%)、收涩药(6.7%)、祛风湿强筋骨药(6.3%)、化湿药(6.3%)、止血药(5.3%)、活血化瘀药(4.2%)、化痰止咳药(0.7%)、理气药(0.5%)、安神药(0.4%)。
(6)补虚类药物分布:所有补虚类药物频次为12次,累计频数为1480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补阳药(39.7%)、补气药(29.7%)、补虚药(17.2%)、补虚药(13.4%)。
3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1)在二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共三个项集达到最高置信度:分别是盐杜仲-续断;甘草-旱莲草;盐杜仲-旱莲草。在三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共三个项集达到最高置信度:分别是盐杜仲-旱莲草-甘草;甘草-旱莲草-盐杜仲;甘草-盐杜仲-旱莲草,说明这三味药物的配伍关系最为紧密。在四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无药物组合达到最高置信度,所有前项一致,区别在于后项不同。
(2)将药物聚为6类的结果为:①知母、生地、玄参、金银花、金银花炭、姜竹茹、枇杷叶、麦冬、黄芩、黄芩炭、升麻,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②仙鹤草、藕节炭,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气不摄血证;③旱莲草、白芍、地榆炭、决明子、丹参,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肾阴虚证;④苏梗、陈皮、远志、砂仁,可能涉及的证型:脾虚证;⑤炒山药、黄芪、生甘草、炒白术,可能涉及的证型:脾虚证;⑥盐杜仲、巴戟天、续断、菟丝子、桑寄生、狗脊、阿胶、山茱萸,可能涉及的证型:肾虚证。
(3)本研究共收集35味中药,其中未出现热性药,凉性药,药物四气具有唯一性,而五味属性则呈多样性。1.寒性药物中,各药味共出现1565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苦、甘、酸;温性药物各药味共出现1315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辛、苦、酸、涩;平性药物各药味共出现1558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甘、苦、辛、涩。2.所有的辛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642次;甘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1752次;酸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519次;苦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1158次;咸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7次;涩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360次。在双向无序检验中,P=0.000,C=0.504(列联系数)。总体来说,(依次)使用甘平、苦寒,辛温三种药物最多。
结论:
1RSA的病机为肾虚为主,兼见脾虚、血热、血瘀等。临床辨证主要有:肾虚证、脾肾两亏证、肾虚血热证、肾虚血瘀证。
2胡晓华教授治疗RSA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两步三法。第一步孕前三法以调经固本,因势利导,随证治之为主。第二法孕后以补肾为主,兼以益气健脾、清热安胎、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注重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同时结合情志防治。
3胡晓华教授治疗RSA基础用药为:桑寄生、菟丝子、盐杜仲、续断、山茱萸、阿胶。
4RSA临证用药,以甘平药物多见,其次苦寒药物,归经以肾、肝、脾为主,药物以补虚药物为主,其中补阳药物常用,其次为清热药物。
5特殊单味药物丹参、升麻,常用炭类药物地榆炭、藕节炭、金银花炭、黄芩炭,常用药对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续断,杜仲、旱莲草,苏梗、砂仁,黄芩、白术,陈皮、枇杷叶、姜竹茹。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门诊胡晓华教授的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病例,收集诊断为复发性流产病例200例。收集内容包括:患者就诊时间、一般资料、临床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临床症状及体征、治法方药等。应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年龄、分娩活产史、自然流产史描述性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频数频率分析、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四气五味双向无序卡方检验、药物关联规则。
结果:
1一般资料描述分析
(1)本研究共收集200例病例,平均年龄为31.49岁,标准差为4.10,分娩活产次数均数为0.44次,标准差为0.56,自然流产史次数均数为3.50次,标准差为0.83。其中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22岁,众数为28,超过20个人的年龄组为28岁、31岁、32岁。
(2)患者分娩活产次数为0次的,频数为120次;分娩活产次数为1次的,频数为73次;分娩活产次数为2次的,频数为7次。
(3)患者自然流产史次数为3次的,频数为134次;自然流产史次数为4次的,频数为42次;自然流产史为5次的,频数为14次;自然流产史次数大于5次的,频数为10次。
2药物一般资料
(1)本研究共录入药物35味,频数超过30次的为高频药物。依次为:砂仁、生甘草、盐杜仲、旱莲草、苏梗、菟丝子、续断、炒山药、桑寄生、山茱萸、阿胶、黄芩、知母、丹参、白芍、地榆炭、黄芩炭、仙鹤草、金银花炭、藕节炭、金银花、炒白术。
(2)药物四气分布:在所用药物中,无热性药、凉性药物。共有寒、温、平三种药性,总计35频次,频数为3104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平性药物(34.4%)、温性药物(34.1%)、寒性药物(31.5%)。
(3)药物五味分布:在所用药物中无淡味药物。共出现甘、辛、酸、苦、咸、涩6种药味,累计频次为57次,累计频数为4636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甘(37.9%)、苦(25.0%)、辛(18.1%)、酸(11.2%)、涩(7.8%)、咸(0.0%)。
(4)药物归经分布:所用药物无三焦经药物,其余各经均有涉及,累计频次为93次,累计频数为8058次,累计频率为100.0%。归经出现频次依次为:肾经(24.6%)、肝经(21.6%)、肺经(15.9%)、脾经(15.4%)、胃经(10.2%)、心经(6.4%)、大肠经(2.8%)、心包经(1.6%)、小肠经(1.5%)。
(5)药物分类分布:共涉及11类,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47.7%)、清热药(14.8%)、解表药(取其理气之用)(7.1%)、收涩药(6.7%)、祛风湿强筋骨药(6.3%)、化湿药(6.3%)、止血药(5.3%)、活血化瘀药(4.2%)、化痰止咳药(0.7%)、理气药(0.5%)、安神药(0.4%)。
(6)补虚类药物分布:所有补虚类药物频次为12次,累计频数为1480次,累计频率为100.0%。由高到低依次为补阳药(39.7%)、补气药(29.7%)、补虚药(17.2%)、补虚药(13.4%)。
3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1)在二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共三个项集达到最高置信度:分别是盐杜仲-续断;甘草-旱莲草;盐杜仲-旱莲草。在三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共三个项集达到最高置信度:分别是盐杜仲-旱莲草-甘草;甘草-旱莲草-盐杜仲;甘草-盐杜仲-旱莲草,说明这三味药物的配伍关系最为紧密。在四项集的提取中,选取支持度97.5%以上,信度90%以上,增益在1以上的项集,无药物组合达到最高置信度,所有前项一致,区别在于后项不同。
(2)将药物聚为6类的结果为:①知母、生地、玄参、金银花、金银花炭、姜竹茹、枇杷叶、麦冬、黄芩、黄芩炭、升麻,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②仙鹤草、藕节炭,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气不摄血证;③旱莲草、白芍、地榆炭、决明子、丹参,可能涉及的证型:血热证、肾阴虚证;④苏梗、陈皮、远志、砂仁,可能涉及的证型:脾虚证;⑤炒山药、黄芪、生甘草、炒白术,可能涉及的证型:脾虚证;⑥盐杜仲、巴戟天、续断、菟丝子、桑寄生、狗脊、阿胶、山茱萸,可能涉及的证型:肾虚证。
(3)本研究共收集35味中药,其中未出现热性药,凉性药,药物四气具有唯一性,而五味属性则呈多样性。1.寒性药物中,各药味共出现1565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苦、甘、酸;温性药物各药味共出现1315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辛、苦、酸、涩;平性药物各药味共出现1558次,出现最多的依次为:甘、苦、辛、涩。2.所有的辛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642次;甘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1752次;酸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519次;苦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1158次;咸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7次;涩味药物,各药性共出现360次。在双向无序检验中,P=0.000,C=0.504(列联系数)。总体来说,(依次)使用甘平、苦寒,辛温三种药物最多。
结论:
1RSA的病机为肾虚为主,兼见脾虚、血热、血瘀等。临床辨证主要有:肾虚证、脾肾两亏证、肾虚血热证、肾虚血瘀证。
2胡晓华教授治疗RSA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两步三法。第一步孕前三法以调经固本,因势利导,随证治之为主。第二法孕后以补肾为主,兼以益气健脾、清热安胎、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注重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同时结合情志防治。
3胡晓华教授治疗RSA基础用药为:桑寄生、菟丝子、盐杜仲、续断、山茱萸、阿胶。
4RSA临证用药,以甘平药物多见,其次苦寒药物,归经以肾、肝、脾为主,药物以补虚药物为主,其中补阳药物常用,其次为清热药物。
5特殊单味药物丹参、升麻,常用炭类药物地榆炭、藕节炭、金银花炭、黄芩炭,常用药对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续断,杜仲、旱莲草,苏梗、砂仁,黄芩、白术,陈皮、枇杷叶、姜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