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综述,对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r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分析法的发展历史及化学修饰电极技术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主要对化学修饰电极在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电化学发光是直接利用电化学反应形成激发态发光体而发光或通过电解产物之间、电解产物与体系中某组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光辐射而实现分析物测定的发光分析技术,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但具有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许多优点如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仪器简单等特点,还具有其自身优于化学发光的一些特点,如可控制性强、便于检测以及许多化学发光反应活性高但不稳定的物质能现场生成等。 电化学发光现象自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被发现以来,在该现象被发现的初期,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发展缓慢。到了80年代,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进入90年代,电化学发光的仪器装置以及电极材料和光信号的传导材料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拓宽了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研究领域,促进了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目前,国内外电化学发光研究的专家学者已经对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青睐,该方法已经深入到环境分析、食品分析、免疫分析和药物分析等众多科学研究领域。 化学修饰电极突破了传统电化学中只限于研究裸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范围,开始了从化学状态上人为控制电极表面结构的领域。通过对电极表面的分子裁剪,可按意图给电极预定的功能,以便在其上有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电极功能的设计。人们将化学修饰电极技术引入到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中来,可有效地实现对电化学发光反应的调控和修饰,从而改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分析特性。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化学修饰电极在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体系中的研究及其应用,目的在于利用化学修饰电极技术提高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体系的分析特性和拓宽其应用范围。具体工作包括: 1、基于马钱子碱在铂—铑微粒修饰铜电极上对鲁米诺弱电化学发光信号强烈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马钱子碱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5×1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