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地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古老的华夏文明,吸引众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了解这个古国的渊源,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极速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地外国游客已经或正准备走进中国。但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鸿沟横亘于此,所以对高质量导游词的需求就与日俱增。因此,研究导游词英译这个课题变得非常必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就是立足于此进行的研究。  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儒家文化,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已经在国外遍地开花。所以,外国游客的首选应该是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目前三孔的汉语导游词惟妙惟肖,引经据典,丰富的历史故事使中国游客流连忘返,而英文导游词却多为导游员自己编译,没有统一标准。  本文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为理论依据,立足于此进行导游词的英译研究。功能目的论倡导,应更多地关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通过判断译文是否满足原文功能来评价译文。强调翻译时应该先进行原文分析,了解其想要达到的功能,并据此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本文研究了导游词的文本功能特点,英译的功能目的和基本用途,认为导游词英译有助于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宣扬中国的瑰丽景色、灿烂的历史以及恢弘的文化。本文作者认为,导游词翻译存在信息、表达和呼唤这三种功能,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依据功能寻找匹配的翻译原则或方法。  本文选择功能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剖析了导游词的翻译和应用,品评曲阜三孔某些导游词的对应译文。根据这些研究,最终确定要以游客理解为翻译重点,灵活调整。最后,以曲阜三孔景点为例,从风俗文化和审美意识两个角度探讨了英文导游词编译的难点。通过理论的分析和示例的探讨,以翻译的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实证举例,从而从增译与释义、减译与不译、词汇与语气三个方面深入论述曲阜三孔英文导游词编译的翻译策略和注意事项,证明了功能目的论适合应用在导游词的英译中,能够有效辅助译员的工作。  本文作者资历尚浅,但是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及其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能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本土景点导游词的英译质量,助力中国旅游业的持续高效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