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和乔伊斯、福斯特、普鲁斯特一道开创了现代主义运动,是一位致力于小说风格和技巧方面革新的实验开拓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论是她的作品还是其本人都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有关伍尔夫的专项研究角度多样,数量庞大,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不太容易挖掘出新颖的研究切入点。大部分批评家更为关注她的写作技巧,特别是意识流技巧与诗学风格,以及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其他人则对她的生活经历对其写作造成的影响更感兴趣。然而,近年来只有一小部分人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她的作品,并且大多集中在对她的代表作《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的初步分析上。因而,借助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伍尔夫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伍尔夫四部主要的意识流小说文本来分析其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以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伍尔夫。文学有助于塑造人们的生活,因为它可以促进人们行为规范的改良,而这恰恰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和伦理现象的考虑应该在文学的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文学创作最初就是以伦理和道德教化为目的的。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内涵潜在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道德理想的描述中。因此,文学伦理学实际上对文学非常重要。虽然伍尔夫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派的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思想而忽略了外在的物质世界与现实社会,但她的文学作品其实含有丰富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思考。因此,对伍尔夫主要的意识流小说进行伦理解读是值得界定和研究的。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伍尔夫的生平和主要的文学作品,伍尔夫作品的中西方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本研究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大致介绍了伦理学和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文学伦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伍尔夫作品中反映出的她本人的伦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一些重要特征。第三部分揭示了伍尔夫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因素。伍尔夫个人的成长经历,包括她所受的英国传统文学和传统思想以及布鲁姆斯伯里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的大背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文艺领域的新运动——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都对她小说创作中的伦理思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第四和第五部分是全篇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主要通过对伍尔夫四部重要的意识流小说《雅各的房间》、《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其写作内容及艺术技巧两方面分析阐述伍尔夫的伦理思想。她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是因为她不仅怀着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精神因而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人类生活,而且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有着具体而又独特的构想。竭其一生,伍尔夫试图追寻一种内在的和谐状态。在伍尔夫看来,这就是人类的最终价值和道德目标,而女性就是达到这种内在和谐状态和生活最终目标的天生的理想人物。第六部分是对全篇论文的总结。通过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伍尔夫本人和她的文学作品,探索那些通常被以前的批评家和学者忽略的伦理内涵。本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研究价值,可以补充伍尔夫研究的广度,并启发以后的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为用文学伦理学分析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