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提取物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药效评价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9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DM)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国际调查研究发现,截至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6亿,且每年有四百多万患者因此而死亡,国内大约有1.164亿糖尿病患者。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25年后全球糖尿病患者会达到6.29亿,因而很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病理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是长期罹患糖尿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等情况下,出现心肌肥厚,收缩功能障碍等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为主要特征,能够极大的增加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现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而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日益加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开发出具有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尤为迫切。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在中医治疗领域经常应用。2019年国家卫健委将其纳入“药食同源”中药目录。桑叶作为中草药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归肺、肝经;可起到凉血散风的效果,且还可实现清肺、明目治疗功效。其兼有清、润两种功效,其“甘”味可以益血,配合其寒凉药性,能产生下气而益阴的效果,从而能治疗阴虚内热;经霜后则兼有渭肃的特性,故又能明目而止消渴。桑叶治疗消渴病最早记载于著名的中药学专著《本草纲目》:“叶煎代茗,能止消渴”。目前,在桑叶降糖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已证实桑叶中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1-DNJ)能抑制二糖类分解酶活性,并且其中生物碱及桑叶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降糖作用,而桑叶是否在降糖同时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肌病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桑叶提取物(MLE)中的主要成分,结合动物和细胞实验,评价MLE及其主要成分对小鼠DCM的药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相关改善DCM的药物研发起到参考作用。研究方法1、桑叶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测定在此实验检测过程中应用了UPLC-MS技术,综合分析而选择Poroshell 120EC-C18色谱柱,对应的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在检测时梯度洗脱MLE溶液,进样检测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2、桑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小鼠DCM的防治作用通过对MLE、1-DNJ、CA及RESV的药效学对照实验,探讨MLE中发挥保护DCM心脏作用的主要成分。使用高糖脂饲料(HFD)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CM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即开始给药,以临床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Met)为常规治疗药物,干预12周,期间监测小鼠血糖及体重变化,药物干预结束后,通过小鼠心脏超声检测小鼠的心功能;检测小鼠糖化血清蛋白(GSP)评价各药物对小鼠血糖的影响;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评价各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安全性;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胆固醇相关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药物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评价MLE及其中等比例剂量的单体化合物保护小鼠DCM心脏功能的作用,同时筛选出发挥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3、1-脱氧野尻霉素对小鼠DCM防治作用的量效关系进一步探究发挥较优改善DCM作用的成分——1-DNJ,对小鼠DCM心脏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小鼠DCM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分别给予25 mg/kg、50 mg/kg及100 mg/kg的1-DNJ,以二甲双胍(Met)为常规治疗药物,干预12周,期间监测小鼠血糖及体重变化,药物干预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小鼠的心功能;检测小鼠糖化血清蛋白(GSP)评价各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小鼠心肌组织基于染色方法进行判断;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根据所得结果而评价小鼠DCM的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4、1-脱氧野尻霉素对小鼠DCM防治作用的初步机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1-DNJ对DCM防治的作用机制。小鼠DCM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干预12周,利用SIRT1抑制剂EX527研究1-DNJ的作用靶点,末次给药后,小鼠超声检测心功能,心脏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结构变化,通过心肌组织ROS染色及SITR1、SOD、NQO-1及HO-1蛋白表达水平而评价氧化应激水平,以心肌组织胶原相关免疫组化染色及检测TGF-β、α-SMA、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评价心肌纤维化通路的激活程度。使用H9c2细胞系建立细胞实验模型,以高糖培养基模拟体外糖尿病环境造模,利用SIRT1si RNA观测1-DNJ的作用靶点。通过对H9c2细胞进行ROS染色、检测SITR1、Ac-SOD、SOD、NQO-1及HO-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GF-β、α-SMA、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评价1-DNJ抑制心肌纤维化通路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1、MLE中主要检出7种化合物:通过对MLE的定量分析,检测出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1-DNJ含量为5.47%,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CA)含量为1.21%,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含量为0.39%,具有较高的含量。其他成分如隐绿原酸(CCA)含量为0.03%,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桑皮苷A(MLA)含量为0.04%,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Sco)为0.09%,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Astr)为0.04%,含量则相对较少。2、1-DNJ对DCM的疗效明显优于MLE中其他化学成分:以MLE及其中含量较高的1-DNJ、CA和RESV为试药,观察其对DCM的作用。结果显示,MLE能够改善DC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症状,同时通过减轻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氧化应激水平保护DCM小鼠心功能,减轻糖其的心肌损伤程度。按照在MLE中的占比设置的各成分等比例剂量给药后,1-DNJ对DCM的疗效与MLE无显著差异(P>0.05);CA能够改善DCM小鼠心功能,但在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血糖方面效果不显著(P>0.05);RESV对DCM小鼠的血糖、血脂及心功能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3、1-DNJ作为MLE的功效成分对改善DCM具有明显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1-DNJ能够显著改善DCM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减轻心肌肥厚、减轻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并在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的剂量区间呈现正相关特性。4、1-DNJ防治DCM的机制与其激活SIRT1通路相关:1-DNJ可有效激活DCM小鼠心肌组织和高糖损伤后的H9c2细胞中SIRT1通路,促进Ac-SOD2去乙酰化,进而产生乙酰化活性产物SOD2,加速ROS的清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抑制TGF-β/Smad2/3通路的激活,减少纤维化标志物α-SMA的表达,有效的减轻糖尿病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研究结论1、首次建立同时检测桑叶提取物中多成分含量检测方法。桑叶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1-DNJ、绿原酸、白藜芦醇、桑皮苷A、东莨菪内酯、紫云英苷和隐绿原酸,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等特点。2、证实1-DNJ是MLE防治DCM的功效成分。依据MLE及其所含等剂量主要成分的药效学实验证实,1-DNJ是MLE中防治DCM的功效成分。3、1-DNJ防治DCM明显呈剂量正相关。1-DNJ在25mg/kg-100mg/kg的剂量区间内,对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作用呈现出浓度依赖关系。4、1-DNJ防治DCM机制与其上调SIRT1的表达有关。1-DNJ可促进去乙酰化底物Ac-SOD2转为SOD2,减轻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抑制TGF-β/Smad2/3通路的激活,减轻糖尿病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心肌纤维化。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颅底凹陷(Basilar invagination,BI)属于颅颈交界区(Craniocervical junction,CCJ)畸形,影像学上往往表现为齿突高于正常水平,甚至突入枕骨大孔,压迫脑干、脊髓等神经结构,进而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颅底凹陷等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诊断通常根据影像学资料的长度或角度参数而得出。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参数推陈出新,在提高诊断效能的同时,根
学位
[研究背景]免疫治疗颠覆性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策略,目前临床上最广泛、最成功使用的是免疫治疗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抗原 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蛋白 1/配体 1
学位
研究背景:在临床中,不同的麻醉药物可以引起相同的意识消失状态,但其脑电信号差异较大[9]。目前的研究显示年龄是造成麻醉期间脑电图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10],因此利用脑电进行麻醉管理中,需要综合年龄考虑。现在以脑电为监测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无创麻醉深度和脑功能状态监测[11]。已有的证据显示,基于这一监测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12-14],但仍存在争议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国65岁以上人群中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不稳等,同时也伴有各种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高达90%的PD患者都有包括失眠、日间嗜睡、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在内的各种睡眠障碍
学位
1研究背景瓷贴面因微创、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现已成为前牙美学微创修复的主流技术之一。随着国内医学美容和民营口腔行业的快速发展,前牙瓷贴面修复技术也迅速普及并被广泛地应用。与快速增长的临床应用率不匹配,国内前牙瓷贴面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尚缺乏有效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前牙瓷贴面的修复效果包括颜色、形态、粘接性能、长期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性能评价,关于瓷材料性能、粘接材料性能等基础研究的报道较多,关
学位
研究背景:世界首例面部移植(Facial transplantation,FT)患者,同期在腋窝下皱襞移植了一块皮瓣,作为监测面部排斥反应的前哨,每次发生排斥反应时均能通过前哨皮瓣(Sentinel flap,SF)明显观察到,并避免了因活检导致的FT美观损失。国内西京医院于2006年成功开展了世界第二例,亚洲首例FT。此例患者术后发生了4次排斥反应,每次发生时,皮肤均有发红、斑片样改变,很容易被
学位
牙外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是指牙齿受到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者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等的损伤。牙外伤是口腔常见的急症,是仅次于龋病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疾患。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牙外伤不仅会对儿童的牙合颌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阻碍,也会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儿童颌面部骨骼发育的特点,受到外伤时常会造成牙齿的移位性损
学位
利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模型是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起始环节,口内扫描仪的扫描精度至关重要,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扫描策略与扫描范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与临床应用中具体扫描方案的确定关系密切。关于口内扫描仪扫描策略与扫描范围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是目前尚未见到口内扫描仪临床应用中如何确定具体扫描方案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选择不同口内扫描仪,分析比较扫描策略和扫描范围对其扫描精度偏差的影响,以期为口
学位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glioma)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但是,脑胶质瘤细胞极易对TMZ产生耐药性,导致TMZ疗效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脑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glioma associated macrophage,GAM)
学位
背景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过去又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MAFLD以过度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等脂质累积及全身代谢障碍为特点,影响全世界25%的人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