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对于慈善捐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捐赠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这两个方面。关于道德动机方面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很少。从经济角度研究的文献大致有关声誉资本与广告、管制机构的积极行动、公司商业竞争环境的改善、企业绩效、灾难反应等,明显多于捐赠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美国受到宗教传统影响,捐赠文化发达,不少学者研究捐赠和宗教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文献也为本文提供了新思路——尝试将宗教传统引入作为影响企业慈善决策的因素,慈善捐赠的实证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加入了道德伦理动机,慈善的研究也更全面。从数据样本选择上看,我国慈善的文章大多集中在上市A股和民营企业,这是因为目前并没有专门对创业板的社会披露文件进行规范,创业板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完善导致获取创业板的社会责任披露信息较难。因此,本文对于创业板的研究填补了企业研究样本的空白,有助于制定创业板社会责任政策,规范慈善行业运作,发挥好慈善为政府排忧解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有悠久的慈善历史的民族,从政府为主体号召“希望工程”到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近现代的中国的慈善事业也经历着“转型”,企业作为慈善捐赠主体,对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的意义重大。特别是面对“非典”、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和雅安芦山地震,青海省玉树地震等灾害,不少企业对公益事业表达了极大的热情。但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转型,市场竞争和制度约束还不完善,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公益活动呢?本文基于创业板2009年—2012年的样本数据,分别从政治动机和道德动机来分析我国的创业板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政治关联和宗教传统到底对企业的慈善捐赠意愿和具体参与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作为主要的资源分配者和政策主导者,依然是慈善的重要推手,政治关联是中国企业慈善捐赠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宗教传统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同样能影响企业捐赠的热情也水平。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地探讨,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慈善捐赠发展的历程,厘清中国宗教发展的脉络,梳理政治关联的制度背景。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假设。第四章,实证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回归结果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五章,结论与启示。立足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启示,审视本文的不足。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慈善捐赠金额水平高。这也与(杜兴强,2012;李四海,2010)研究的结论一致。无论企业是基于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获取资源的目的,还是被迫出于迎合政府“摊派”捐款任务的服从角度,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在中国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企业慈善的政治动机。二,企业注册地当地宗教传统影响力越大,公司的捐赠金额也就越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慈善来源于宗教”的说法。说明了企业高管参与慈善的道德动机。三,相对于未建立政治关联的创业板企业,存在政治关联的创业板企业在慈善捐赠意愿和捐赠水平均与企业注册所在地宗教传统正相关,表现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所在地宗教传统越强,参与慈善捐赠的意愿就越强烈,捐赠水平越高。这证明了中国的宗教与政治在慈善事业上的方向是一致的,收到了优势互补的良好成果。这个结果不仅仅说明宗教是中国慈善的有益补充,更说明了宗教与政府的良好互动。目前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缺乏现代化的第三方,宗教与政治关联对于慈善捐赠的相互促进作用为我们发挥好宗教作为公益慈善的中介作用提供了思路。四,对比宗教传统与政治关联对企业慈善捐赠影响程度,政治关联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宗教传统。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创业板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的可能表明目前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慈善捐赠政治动机影响力多过道德动机。综上所述,本文证明了中国的宗教与政治在慈善事业上的方向是一致的,宗教的价值观是中国慈善的有益补充,更说明了宗教与政府的良好互动。为我们发挥好宗教作为公益慈善的中介作用提供了思路。文章的贡献与创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样本的数据选取的是中国的创业板公司。丰富了慈善研究的相关文献,有利于考察创业板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披露状况,也对进一步出台相关指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管理有借鉴作用。二,我国对于宗教的经济角度研究很少,但是宗教传统从古至今都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几乎所有的文献都忽略了宗教传统对公司决策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现有宗教传统和企业慈善捐赠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使高管特征角度的研究更完整。三,宗教传统与政治关联对慈善捐赠的共同作用。西方传统社会是宗教性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性社会(闫丽,2010)。中国的宗教一直依附于政治,随着1954年将“宗教传统自由”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权对宗教的态度又回归到开放、包容的态度。虽然宗教经历了波折的发展历程,但是宗教的慈善理念正好也与中国传统伦理相同,在慈善公益领域,政权与宗教组织的方向几乎是相同的,中国的宗教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救死扶伤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