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碳在东北旱田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活性组分,对土壤营养元素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以及土壤有机质分解等过程有重要影响。玉米秸秆碳是东北旱田土壤主要外源有机碳之一,对旱田土壤有机碳的补充和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东北旱田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如何变化,玉米秸秆碳的添加如何影响了东北旱田土壤新/老有机碳的转化与固定等问题尚不明晰。因此,本试验以东北三省四个长期定位试验站(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棕壤)、吉林公主岭(黑土)、黑龙江哈尔滨(黑土)和海伦(黑土))为研究平台,试图利用13C标记的玉米秸秆碳结合砂滤管法来示踪秸秆碳腐解过程中(1年)土壤新/老有机碳组分(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在不同肥力东北旱田土壤的转化和固定,并以棕壤为例,着重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棕壤及其不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新/老有机碳的转化及固定,为更好地、准确地深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循环的理解、探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和土壤肥力固持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0-60天是秸秆碳腐解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或团聚体有机碳组分(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扰动最为活跃的时期。(2)从北(黑土)至南(棕壤),秸秆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基本呈增加趋势,且对低肥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高于高肥土壤,而秸秆碳的残留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秸秆碳腐解的影响下,从北(黑土)至南(棕壤)老有机碳的残留呈降低趋势,并且耕作土壤老有机碳残留均明显高于母质,且低肥土壤高于高肥土壤。老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说明60天后有秸秆碳并入老有机碳从而补偿了前期的老有机碳损失。此外,秸秆碳的添加也增加了覆膜与不覆膜高低肥棕壤(全土)总有机碳的含量和储量,且不覆膜棕壤(全土)高于覆膜,高肥棕壤高于低肥棕壤高于母质。而老有机碳的残留表现为高肥棕壤高于低肥棕壤高于母质,且覆膜棕壤略高于不覆膜棕壤,表明耕作棕壤相对母质提升了对老有机碳的保护,相对于不覆膜,覆膜秸秆碳的腐解对老有机碳的损失起到了补偿作用。(3)水溶性有机碳在试验期内波动较为剧烈,基本呈现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从北(黑土)至南(棕壤)在低肥和高肥土壤中总体均呈现黑土增加要多于棕壤的增加。其中,对于高肥土壤来说0-180天是秸秆碳转化为水溶性有机碳的关键时期。添加秸秆后的水溶性有机碳δ13C的结果反映虽然0-60天秸秆13C的并入引起了水溶性有机碳δ13C的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很小(秸秆碳对水溶性有机碳的贡献较少),说明标记秸秆13C并入水溶性有机碳相对较少,且周转较快(60-180天δ13C值下降较快,且接近自然丰度)。此外,添加秸秆碳也明显增加了覆膜与不覆膜高低肥处理棕壤(全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其δ13C的结果仍反映秸秆13C在水溶性有机碳的并入较弱。从老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看,不覆膜土壤比覆膜土壤增加趋势相对较大,其中试验期末不覆膜低肥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要高于高肥,而覆膜则成相反趋势。(4)秸秆碳的添加增加了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对棕壤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前期(60天前),对黑土的影响主要在后期(180天后),且在试验期内呈现较为剧烈的波动,呈现出高肥高于低肥,覆膜高于不覆膜,说明高肥和覆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其δ13C的结果反映秸秆13C并入微生物量碳显著高于水溶性有机碳,说明标记秸秆13C更倾向于并入微生物量碳。覆膜棕壤中老微生物量碳含量除母质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外,高低肥土壤均呈总体增加趋势,且覆膜更提高了低肥土壤秸秆碳并入老微生物量碳的能力,而母质由于养分和结构的差异对老微生物量碳的保护能力较弱。(5)颗粒有机碳在试验期内的波动相对缓和,且秸秆碳的添加也表现为增加了不同处理(不同土壤、不同肥力、不同覆膜)颗粒有机碳含量。其中低肥土壤秸秆碳的贡献要高于高肥土壤,而高肥土壤类型间呈现秸秆碳对棕壤的贡献高于黑土,并且不覆膜棕壤要高于覆膜棕壤,表明不覆膜和低肥将促进有机碳向颗粒有机碳组分的转移。δ13C的结果反映秸秆13C并入颗粒有机碳也较为显著,说明标记秸秆13C也倾向于并入颗粒有机碳,且周转基本仍呈现0-60天快速增加,60-180较快速下降,180天以后变化平缓的趋势。其中秸秆碳的添加总体上增加并固持了老颗粒有机碳,成为土壤肥力固持和提升的基础。(6)秸秆13C的转移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周转中是有次序的(或各有机碳组分对13C存在选择性固定和转移),即腐解进入土壤中的秸秆13C更容易在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组分中固化和转移,而在水溶性有机碳中主要以12C周转为主。此外,在微生物量碳13C和颗粒有机碳13C之间,覆膜将有助于推动秸秆13C向颗粒有机碳固定方向进行,而秸秆12C向微生物量碳方向进行,从而增加了12C潜在矿化的可能。(7)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与耕作土壤肥力高低相关。随着耕作土壤耕性和肥力的提高,大团聚体内部开始分化又形成微团聚体(如低肥土壤);随着农田管理措施(如施肥或覆膜等)的长期介入,微团聚体将再次团聚成大团聚体并促进水、肥、气、热的转移,土壤肥力将提高(如高肥或覆膜高肥土壤)。(8)秸秆碳的添加降低了母质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而增加了高、低肥耕作土壤的稳定性。覆膜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整体低于不覆膜土壤,低肥土壤低于高肥土壤。高低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呈现0-60天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肥力的高低与覆膜与否影响了秸秆腐解产物和土壤颗粒的胶结能力,并且团聚化作用随秸秆的进一步腐解而降低。(9)秸秆碳的添加增加了覆膜与不覆膜高低肥棕壤水稳性团聚体总有机碳的浓度、储量和δ13C值。其中团聚体有机碳浓度和13C主要在≥2mm、1-0.25mm和0.25-0.053mm级别富集较高,而储量仍主要富集在大团聚体中。耕作土壤和高肥力土壤更促进了秸秆碳的分解使得其并入团聚体中的秸秆碳量减少,而覆膜将加速秸秆碳的腐解从而减少其对总有机碳的贡献比。(10)秸秆碳的添加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浓度。覆膜和高肥力土壤提高了秸秆碳在微团聚体中的扰动,增强了微生物量13C在微团聚体中的转移能力。随肥力增高不覆膜呈现团聚体微生物量碳由大团聚体向微团聚体转移再转移到大团聚体的规律,而覆膜呈现1-0.053mm富集趋势(0-180天)。
其他文献
影响研究是美国现代传播思想史的核心,《亲身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界定了传播研究的方向,将人际关系纳入影响研究中,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首属群体"的关注,为大众传播设立了民主的
我们基于问卷调查获得数据,构建了茶叶品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运用信度分析、效度和回归分析,实证影响因素与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品牌知名度、品牌心理效应和品牌满意度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比如厌学、逆反、易怒、社交恐慌、多愁善感,孤独,抑郁等各种焦虑,
凝胶性是大豆分离蛋白最重要的功能性质之一,蛋白凝胶独特的空间结构赋予了它保持水分、营养物质等成分的能力,应用于食品中能够赋予食品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感官品质。根据凝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科技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使人类预期寿命大大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世
对三江源区"黑土滩"四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进行围栏禁牧封育,封育期为一年,8月中旬进行群落调查,以冷季放牧利用的四龄人工草地作为对照,分析围栏内外样地的群落特征。结果
<正> 一、法式牛排的初步加工 法式菜肴对原料要求精细,制作考究,制作牛排所用的原料要根据不同的部位,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对不同的肉质进行加工,以期达到最佳的食用效果。二
教学随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现象的一种思考、研究。它是教师对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等进行的一种回顾、梳理、提炼、总结和提升。其特点是有感而发、有话想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顺应时代发展、符合组织所需、顺应青年需求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推进共青团改革,
富川县是我国“柑橘最适宜种植区”之一。柑橘产业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本研究以富川县柑橘生产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参考国外柑橘生产的经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