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以Robson十分类法为基础,联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对我院2015-2019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住院分娩、且分娩孕龄≥28孕周、活胎、非因胎儿畸形引产的1785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受试者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分娩孕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Robson十分类法为基础,联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对我院2015-2019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住院分娩、且分娩孕龄≥28孕周、活胎、非因胎儿畸形引产的1785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受试者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分娩孕龄、产次、临产方式、胎位、胎儿数量、引产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等。应用Robson十分类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分组(分为第1-10组),同时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各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分布情况。最终所有数据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5-2019年内我院总剖宫产率从53.4%下降至41.9%,但总体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五年内初产妇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15-2019年内我院阴道助产技术使用率(阴道助产产妇例数/经阴道分娩产妇总例数)仅为0.1%。3、第1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自然临产组)和第2b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临产前剖宫产组)产妇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a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引产临产组)产妇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产妇构成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异。4、第2b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临产前剖宫产组)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剖宫产率变化与该组剖宫产率变化相关性最大(r=0.995,P<0.05)。5、单胎头位足月有剖宫产术分娩史组(第5组)产妇人群中剖宫产术分娩产妇构成比在26.4%-39.7%之间,对剖宫产率贡献最大;单胎臀位妊娠组、多胎妊娠组、单胎斜位或横位组(第6、7、8、9组)产妇人群构成比相对稳定,对总剖宫产率变化影响不大;单胎头位早产组(第10组)剖宫产术分娩产妇构成比为10.6%(877/8264),该组首要剖宫产手术指征为剖宫产术分娩史。6、引产失败及剖宫产术分娩史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其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巨大儿、脐带因素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人群特征的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差异明显。2、为控制剖宫产率,临床重点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产妇,即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组、单胎头位足月有剖宫产术分娩史组及单胎头位早产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是目前产科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3、联合应用Robson十分类法及剖宫产手术指征分类法对于往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间剖宫产率的研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碘定量技术在鉴别不同病理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价值,为术前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化程度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并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BUC)共5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低级别BUC为20例,高级别BUC为30例。利用第3代西门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猪病。猪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较高。ASFV自1921年在肯尼亚发现以来,至今已流行一百余年,ASF已传至非洲、美洲及欧亚大陆等地区,对养猪行业和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然而,ASFV有效的商品化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病毒活载体疫苗可诱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大国,农药的使用十分广泛,并且现如今农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杀虫灭菌中。乐果作为一种具有廉价、杀虫谱广、毒性低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与非农业方面。关于有机磷农药的急性毒性作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病例阐明,但其长期低剂量对机体是否存在毒性作用还存在争议。现研究已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引起高血糖以及尿糖等临床症状,但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而机体糖脂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又称甘布洛病(Gumboro disease),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感染3-6周龄雏鸡,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变异株主要变现为法氏囊萎缩,虽不致死,但导致鸡的严重免疫抑制。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胃电图及相关激素的检测结果来探讨FD患者胃动力异常与胃肠激素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研究脑-肠轴对F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FD的发病机制,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而实际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罗马Ⅳ的标准,将FD实验组的患者分成三个亚型,每组亚型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挑选20人构成,再随机挑选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他们的胃电图、胃排空和相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对仔猪致死率高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可导致猪的急性胃肠炎,并伴随水样腹泻、呕吐、仔猪的脱水、死亡,仔猪的病死率高达100%,给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对PEDV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疫苗免疫的情况下依旧会有流行的趋势,因此需要研究PEDV感染与免疫的机制,为该病原的防控与免疫提供新的方向与理论技术支持。细胞凋亡是细胞自身的一
目的:研究Chemerin及其他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脂肪胰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易患脂肪胰人群的临床预测价值,寻找脂肪胰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30名脂肪胰患者和18名健康受试者(不合并常见代谢性疾病)纳入研究。根据腹部彩超
硒作为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生长、免疫及繁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日粮硒的缺乏被认为是机体产生与氧化应激或炎症相关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目前尚无关于高羊毛氨酸硒(Selenohomolanthionine,SeHLan)对肠道免疫屏障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选取18只Wistar孕鼠,饲喂无硒的基础日粮,随机分为缺硒组、正常硒对照组和富硒组,并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0.03mg/kg、0.15m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致瘤性的由鸡甲型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的T细胞淋巴瘤,它也是一种自然病毒诱导的鸡肿瘤模型。现有疫苗可以预防MDV引起的肿瘤,但不能有效地防止MDV的传播或感染,导致越来越强毒力的毒株出现。Meq蛋白与MDV毒力的潜伏期、转化和进化均有关,Meq蛋白的表达是T细胞转化为淋巴瘤细胞的关键。目前,经免疫后的鸡群中既存在弱毒疫苗株也存在持续进化的野毒株,甚至出现了疫苗无
目的早产儿脑损伤(BIPI)是指由于围产期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脑出血或缺血性改变,并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惊厥、肌张力、原始反射异常等临床症状。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需要依靠头颅彩超、头颅MRI、脑电图等助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无创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动态监测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及时发现BIPI。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