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早产儿脑损伤(BIPI)是指由于围产期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脑出血或缺血性改变,并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惊厥、肌张力、原始反射异常等临床症状。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需要依靠头颅彩超、头颅MRI、脑电图等助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无创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动态监测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及时发现BIPI。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维持其张力强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修复神经功能,两种血清生物学指标均能间接反映神经细胞损伤及程度。早产儿由于重要脏器发育未成熟,生后常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且往往需有创辅助通气;在帮助患儿建立有效呼吸的同时,基于早产儿脑组织解剖和生理发育不完善,机械通气还常可引起脑血流动力学波动等,导致BIPI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机械通气策略对RDS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GFAP、VEGF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救治,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策略,减少BIPI等发生,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于本院新生儿病区住院的54例机械通气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IMV组(28例),SIMV+VG组(26例)。2.研究方法 常规治疗:入院后均予以温箱保暖、心电脉氧监护、肺表面活性物质、咖啡因、静脉营养等一般治疗。SIMV组采用SIMV模式,SIMV+VG组采用SIMV+VG模式。所有患儿于生后第1d、3d、7d天行床旁头颅彩超检查,以后隔周复查1次直至出院,如有异常可增加复查频率,并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收缩期峰流速率(Vs)、舒张末期血流速率(Vd)、阻力指数(RI);于出院前或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所有患儿生后第1d、3d、7d采集静脉血1.5ml,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GFAP、VEGF水平。比较SIMV组和SIMV+VG组在不同时间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d、RI)及血清GFAP、VEGF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血清GFAP、VEGF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不同机械通气策略对及RDS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所有连续性变量均首先完成正态分布检测和方差齐性检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描述,组间采用Pearson’s卡方检验或连续校正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验证指标间相关性。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第1d,SIMV组与SIMV+VG组Vs、Vd、R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 3d,SIMV 组 Vs、Vd 大于 SIMV+VG 组,RI 小于 SIMV+V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d,SIMV组的Vs、Vd值大于SIMV+VG组,RI值小于SIMV+VG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两组早产儿Vs、Vd、RI值逐渐上升,生后第1d、3d、7d组内比较,Vs、Vd、RI值差异分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后第1d,两组早产儿血清GFA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后第3d、第7d,SIMV组血清GFAP水平均分别大于SIMV+VG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清GFAP水平比较,生后第3d均较第1d升高,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d较第1d、第3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后第1d,两组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后第3d、第7d,SIMV组血清VEGF水平均分别大于SIMV+VG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比较,生后第3d均较第1d升高,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d较第1d、第3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GFAP与VEGF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6.SIMV组住院时间、死亡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稍高于SIMV+VG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V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于SIMV+V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18例,占33.33%,无脑损伤36例,占66.67%;SIMV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46.43%(13/28),SIMV+VG组19.23%(5/26),SIMV组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SIMV+V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P=0.034)。结论1.SIMV+VG组由于附加VG模式,在保证目标潮气量的同时,可降低平均气道压和平均动脉压,减轻心脏循环的负担,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d、RI)及脑血管自主调节能力。2.SIMV、SIMV+VG两组患儿血清GFAP、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两种通气模式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3.SIMV组血清GFAP、VEGF水平均高于SIMV+VG组,SIMV+VG较单纯SIMV模式具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4.SIMV组的BIPI发生率明显高于SIMV+VG组(P<0.05);住院时间、死亡率、ROP、BPD发生率稍高于SIMV+VG组(P>0.05)。SIMV+VG模式脑保护作用优于SI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