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达资本市场中,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再融资手段。而在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史并不长,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再融资手段。国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间接股权融资方式,具有单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不能实现的优越性,可以提高公司绩效。本研究旨在结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对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现有理论研究认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以通过减少融资成本、降低破产风险、减小代理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控制股价波动五种途径影响公司绩效。 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可转债发行公司的特点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特征,本研究推导出五个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债券人持有的转股权对股东和管理层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力,减少代理成本对公司价值的负面作用,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同时,可转债的发行向资本市场传递出公司股价未被高估的信号,有利于投资者对公司股价形成良好的预期。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能改善公司短期绩效;H1-1: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能改善公司短期市场绩效;H1-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能改善公司短期经营绩效。随着转股权的行使,可转换债券的作用减弱,公司绩效下滑。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公司长期绩效下滑;H2-1: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公司长期市场绩效下滑;H2-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公司长期经营绩效下滑。由于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尚不完善,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门槛较高。能达到要求的公司基本都是成熟行业中的优质公司,而非成长性企业。但成熟型的公司同样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并不知悉公司的真实价值,他们只会依据公司的行为来做出推测。如果公司股价已被低估,股权再融资会让投资者误以为公司股价被高估,从而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下跌。所以对于股价被低估的优质企业而言,直接股权再融资会损害公司的利益。但由于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所以上述优质企业会选择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间接股权融资。该再融资行为传递出公司股价未被高估的信号,有利于公司股价上涨,提高公司市场价值,解决股价被低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3: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前,公司经营绩效优于市场绩效。H4: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公司短期市场绩效与短期经营绩效相匹配。但从长期绩效来看,可转债发行后公司长期绩效下降,但公司仍承担转股的压力,为了保证债券持有人能行使转股权,公司市场绩效的下跌幅度会小于经营绩效的下跌幅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5: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公司长期市场绩效优于长期经营绩效。 本研究选取2002年至2004年沪深两市发行的31支可转换公司债券为样本,并选取配对公司和配对行业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发行前两年、发行当年至发行后五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可转债的发行可以抑制公司短期绩效的下滑,对公司绩效的改善有正向作用,假设H1、H1-1、H1-2成立。但可转债发行后公司长期绩效依旧会下滑,假设H2、H2-1、H2-2成立。可转债发行前,公司市场绩效确实低于经营绩效,假设H3得到验证。可转债发行后公司短期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匹配,实证结果证明了假设H4。但公司长期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也是匹配的,假设H5未得到证实。 上述结论说明,可转换公司债券对公司绩效确实能产生特殊影响。短期内,可转债都处于转股期内,转股权的存在能提高公司绩效。随着时间的延续,大部分可转债已经摘牌,没有转股权的限制,公司绩效开始显著下滑。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本研究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检验了可转债发行对中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第二,本研究将绩效分解为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分别研究其变动并考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