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金庸开始写作武侠小说。他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元老级人物,并且迅速成为新的武侠小说盟主。到1972年,金庸撰写的作品集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1972年底,金庸用了十年的时间,精心修改了每部作品,逐次出版。这些小说在华人世界流传甚广,有的还被翻译成了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英文等多种文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小说开始在大陆悄然流传。这也是促使本研究开展的源头。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人对其书中的帝王形象做专门的探究。本文主要以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并辅以附在小说后面的历史人物评传和考据文字,来探讨他笔下的帝王形象。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探究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新王朝开创者,他们包括《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天龙八部》中的完颜阿骨打。他们抗争命运,通过残酷的斗争,消灭了异己政权,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政权,并且把政权作为遗产留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第二章主要探究以皇太极为代表的新王朝继位者,他们往往通过残酷的骨肉相残,继承了祖辈留给自己的统治权,由于各自能力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有的使王朝更加强大,有的使王朝逐渐衰落。这类人包括《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皇帝,《射雕英雄传》里的宋高宗,《碧血剑》中清朝的皇太极,《神雕侠侣》中蒙古的蒙哥和忽必烈,南宋的理宗,《天龙八部》里契丹的耶律洪基,《鹿鼎记》里的康熙皇帝,《越女剑》里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第三章主要探究以崇祯为代表的亡国之君,他们是专制皇权孕育出来的低能儿,在封建专制积年的沉疴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他们的手中易姓。第四章探究以李闯王为代表的失败者。他们在民不聊生之际振臂高呼,开始用武力的方式率众反抗朝廷,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但是,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治理好一个国家,于是,一时的霸业改姓了。这类人除去李自成外,还有《倚天屠龙记》中的陈友谅。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金庸认为,无论是开疆拓土的帝王,还是继承祖业的帝王,更不用提那些亡国之君,他们的个性虽然各不相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也不能足一而论,具体到某个人,往往也是有功有过。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资格凌驾于天下人之上,被百姓所供奉。同时,金庸也看到,帝王作为个体生命,有自己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不幸一面。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他们的不幸源于专制制度,把决定天下百姓生死祸福的大权交在一个人手里,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切灾难的基本根源。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由见识高明、才能卓越、品格高尚的人来管理国家大事。如果政府欺压人民时,人民有权利推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