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Rβ调控放射状胶质细胞在皮质发育不良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临床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发育障碍(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s)是儿童和青少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病因[1]。有资料显示,约40%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提示MCDs[2]。MCDs是由一个或多个大脑发育步骤改变导致的大脑皮质发育异常类疾病,其步骤改变包括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等[3]。根据临床病理分型,MCDs包括较常见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和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es,TSCs),以及相对少见的无脑回畸形,多小脑回和灰质异位等[4]。其中,FCD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常见的病理类型,于1971年由Taylor首次报道发现[5]。在临床研究中,FCD存在与癫痫发作程度密切相关的“异构神经元”,如气球样细胞(balloon cells,BCs);另有研究提示,BCs可能来源于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s)[2]。Alfonso等研究发现,与大脑皮质发育相关的神经元异常增殖和胶质增生是FCD的主要原因之一[6]。在大脑皮层局部冰冻损伤-皮质发育不良模型(FL-CD)中证实,位于SVZ区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可以通过长距离迁移至冰冻损伤皮层,造成皮层结构紊乱形成异构皮层[7,8]。Nulty等研究发现,来自SVZ区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之一——放射状胶质细胞(Radial glial cells,RGCs),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表达模式,对新生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9]。RGCs在大脑发育早期可作为神经干细胞产生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发育中晚期则可以为新生神经元提供放射状纤维“支架”,引导其向浅表皮层进行放射状迁移,承担“迁移脚手架”的作用[10]。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作为RGCs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了其正常转化和迁移的过程[11]。LXRβ作为参与脂质代谢的重要核受体,在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并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了不同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被认为是该类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备受关注[12]。值得注意的是,LXRβ的表达在FCD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显著下调,并且与RGCs特异性标记物脑脂结合蛋白(Brain lipid binding protein,BLBP)共同表达于异构神经元[13]。而在LXRβ敲除小鼠中发现,LXRβ缺失可以通过激活TGF-β1/Smad4信号通路促进RGCs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从而影响早期的大脑皮质发育[11]。综上所述,LXRβ下调是否通过调控RGCs细胞的迁移和转化参与了FCD异构皮层的发生发展值得我们关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大脑皮层局部冰冻损伤-皮质发育不良(Freezing lesion-cortical dysplasia,FL-CD)模型,观察LXRβ和BLBP蛋白在冰冻损伤侧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腹腔注射LXRs激动剂(TO901317)和LXRs阻断剂(GSK2033)探寻LXRβ对FL-CD模型小鼠皮层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利用新生C57BL/6野生型(WT)小鼠构建局部皮层冰冻损伤-皮质发育不良模型(FL-CD),模拟大脑皮质发育不良,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2天、7天、10天、14天获取大脑损伤侧皮层,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评估该模型损伤侧皮层发育情况,并进一步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IHC),了解LXRβ和BLBP在FL-CD组和sham组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和分布情况。2、建立FL-CD小鼠模型后,通过连续2天(P0/P1)腹腔注射LXRs激动剂TO901317、阻断剂GSK2033及同等剂量1%DMSO生理盐水稀释液分别建立激动剂组(以下简称FL-CD+TO组)、阻断剂组(FL-CD+GSK组)及DMSO对照组(FL-CD+DMSO),三组小鼠于造模后2天、7天、10天、14天经心灌流获取损伤侧皮层,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评估LXRβ和BLBP在冰冻损伤后异构皮层中的细胞学分布。3、在建模后8周,分别对FL-CD+DMSO组、FL-CD+TO组以及FL-CD+GSK组安装皮层监测电极以实施在体皮层脑电监测,评估该模型小鼠皮层放电的变化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FL-CD模型,该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微脑回畸形和异构皮层形成。2、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LXRβ和BLBP在FL-CD组损伤侧异构皮层中表达明显下调(P2/P7/P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实验平均光密度统计获得了类似的结果。3、FL-CD建模早期,皮层损伤严重,P2时损伤侧皮层主要表现为出血、水肿。而在后续观察时间点的FL-CD+DMSO组、FL-CD+GSK组和FL-CD+TO组模型小鼠中(P7),我们均观察到有大量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侧皮层聚集形成“胶质迁移流”,并在迁移流中发现大量LXRβ/GFAP共标阳性的细胞。4、免疫荧光染色双标实验结果显示,与FL-CD+DMSO组相比,FL-CD+TO组异构皮层胶质增生减轻,并有大量的LXRβ/GFAP共标阳性的细胞在异构皮层“胶质迁移流”中聚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P10/P14);而FL-CD+GSK组异构皮层胶质增生加重,异构皮层“胶质迁移流”中LXRβ/GFAP共标阳性的细胞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P10/P14)。而BLBP/GFAP的免疫荧光染色双标实验结果显示,与FL-CD+DMSO组相比,FL-CD+TO组异构皮层内BLBP/GFAP共标阳性的细胞占总体BLBP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而FL-CD+GSK组中共标细胞占比增加,证实冰冻损伤侧异构皮层LXRβ表达下调促进了RGCs向星形胶质细胞转化参与了皮层胶质增生的过程。5、LXRβ表达下调导致冰冻损伤侧异构皮层脑电能量释放增加,脑电时频分析结果显示,与FL-CD+DMSO组和FL-CD+GSK2033组相比,FL-CD+TO901317组小鼠的皮层脑电的基线能量较低,提示LXRβ上调有可能降低小鼠痫样放电的几率。结论:1、FL-CD模型小鼠冰冻损伤侧异构皮层LXRβ表达下调,并且与BLBP表达呈正相关性。2、激动剂TO901317可以通过上调LXRβ表达调控放射状胶质细胞(RGCs)减少其向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从而减轻异构皮层内胶质增生,而阻断剂GSK2033则可能产生了相反的作用。3、LXRβ表达下调可能使FL-CD模型小鼠的痫样放电几率增加。综上所述,在FL-CD模型中我们观察到异构皮层LXRβ与BLBP表达下调,并发现LXRβ下调可能通过调控RGCs参与了异构皮层的胶质增生,进而参与FL-CD模型小鼠异构皮层的病理发生,并且可能影响皮层神经兴奋性。上调LXRβ内源性表达或许是预防FCD难治性癫痫发生的策略之一。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目前女性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理念逐渐得到认可,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即被确诊。乳腺癌的诊治方式越来越多,在乳腺癌外科手术方面,由乳腺癌Halsted根治术逐渐演变发展为创伤更小的保乳手术。既往已有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过长达20年的随访,其生存预后与行改良根治术的I期和II期乳腺癌患者相当。但是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本研究初步筛选了4个可能对胃癌有潜在功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探究其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和预后意义,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可能的调控机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做准备。材料与方法:(1)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结果,筛选出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有差异的4个Lnc RNA(TMEM191A,CYP4A22-AS1,ALOX12P2,BO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或者伴高雄激素临床表现、高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以及胰岛素抵抗。既往研究认为高LH会降低卵母细胞质量,影响临床妊娠率,但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高LH并不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临床妊娠率。鉴于高LH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Sortilin由血脂异常相关基因SORT1编码,属于空泡蛋白分类10蛋白(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10 protein,VPS10P)家族的一种分拣蛋白受体,主要定位于细胞内,少部分位于细胞表面及循环血液中。Sortilin通过调节脂代谢、促进糖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血清中Sortilin的水平来探讨循
学位
目的:收集本地区儿童特应性皮炎(AD)患者及父母的一般资料,初步评估患儿的人格模式特征,研究其个性行为和情绪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30例儿童AD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9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记录患儿的一般情况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人群调节灵敏度、调节时间、放松时间、调节放松比的情况及行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后调节灵敏度、调节时间、放松时间、调节放松比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术后调节功能训练的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第一部分是横断面的研究。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当眼内压一过性升高超出一定范围时,肌源性自体调节可能失代偿并危及视神经和视网膜的血流,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OCT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该技术将运动对比度成像应用于高分辨率的体积血流信息,使得血管系统的体积可视化,可在几秒钟生成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的三维血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卒中是获得性残疾的首要原因,会导致运动、感觉、认知、言语、心理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7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即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其中,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mild impairm
学位
背景与目的: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生部位多种多样,其中小脑幕脑膜瘤手术难度高,预后差。多数观点认为小脑幕脑膜瘤较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脑膜瘤(简称镰旁脑膜瘤)更具侵袭性、病理分级更高,但理论而言小脑幕与大脑镰组织成分相似,两处起源的脑膜瘤组织学特征、病理分级应该具有相似性。鉴于目前关于小脑幕脑膜瘤良恶性表现的看法并无定论,以及改善其临床疗效的现实需要,我们收集了两个中心病例行小脑幕与镰旁脑膜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术后放疗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仍然有较高的野内复发率。既往基于核磁共振的放疗剂量递增研究未能显示出显著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11碳-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像(11C-Methionin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1C-MET PET/CT)定义的生物学靶区(Biol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