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质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中,离子液体被认为是绿色溶剂,但仍存在生物降解性差、成本高、黏度大、合成原料不可再生等问题,这也是限制其工业应用的重要因素。此外,关于多元体系中秸秆的预处理及转化的机理研究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围绕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多元体系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及转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了预处理-免脱毒-酶解转化的工艺,在降低预处理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中,离子液体被认为是绿色溶剂,但仍存在生物降解性差、成本高、黏度大、合成原料不可再生等问题,这也是限制其工业应用的重要因素。此外,关于多元体系中秸秆的预处理及转化的机理研究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围绕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多元体系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及转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了预处理-免脱毒-酶解转化的工艺,在降低预处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预处理效率。使用水-胆碱甘氨酸离子液体二元体系,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当离子液体的浓度小于0.5 wt%时,纤维素酶和芽孢杆菌P38的活性几乎不受抑制,在免脱毒工艺下,纤维素的最大酶解率和葡萄糖的产量分别为99.2%和230.1 mg葡萄糖/单位离子液体。免脱毒工艺避免了大量水洗,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在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2)利用[BHEM]mesy离子液体-高沸醇体系(来自于生物基平台),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其中,离子液体-乙二醇共溶剂体系具有最佳的预处理效率。在[BHEM]mesy离子液体:乙二醇为3:7,(质量比),和120℃条件下预处理2 h,木质素的去除率可达96.0%,葡萄糖收率为97.0%,且预处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通过光谱验证和MD模拟,证实了共溶剂的加入可以增加预处理体系的总氢键,促进木质素β-O-4键的断裂,提高木质素去除率。(3)利用具有溶剂和催化剂双重功能的低浓度离子液体-乙二醇二元体系,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进行L-乳酸发酵。当离子液体[BHEM]mesy的质量分数为5%,乙二醇共溶剂质量分数为95%时,木质素去除率最高。研究表明,木质素的选择性脱除是由共溶剂体系的多位点与木质素产生的多氢键协同所致。当CH3同时取代了磺酸盐阴离子和乙醇胺阳离子中的H时,木质素的溶出效果显著增强。(4)设计合成了 5种由氨基酸和乙醇胺组成的新型低共熔溶剂用于生物质预处理。预处理时间为1h时,木质素去除率高达94.6%。如果氨基酸末端的H被OH、COOH或NH2取代时,可以与乙醇胺形成强氢键作用,同时与木质素形成多氢键联合效应,从而促进木质素的高效脱除。该研究验证了多氢键联合效应不仅适用于离子液体-共溶剂预处理体系,也适用于低共熔溶剂预处理体系。(5)设计并合成糖(自于生物质的天然单糖)-酸(单糖发酵产物乳酸)-盐多元低共熔溶剂体系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当氯化钠的比例含量为0.3 mol时,木质素的去除率为74.2%,而未添加氯化钠时,木质素的去除率仅为24.6%。证实了多元低共熔溶剂中的氯离子能够与木质素二聚体形成强氢键,促进了多元低共熔溶剂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溶出作用,进一步探究了多重氢键联合效应对木质素的高效脱除,为闭环生物炼制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在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的高密度存储是突破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环节。基于“氢-水”电化学反应(H2+O2(?)H2O),将电能转化为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化学储能途径,即利用水电解将电能转化为储存于氢气中的化学能。因此,发展高效、廉价的水电解技术对可再生清洁能源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Hydroxide excha
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将低碳烷烃脱氢转化为同碳数的低碳烯烃是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烷烃氧化脱氢不受热力学平衡限制、无积炭、反应速率快,是低碳烷制备低碳烯烃的理想工艺,但过去研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容易发生产物烯烃的深度氧化。最近,六方氮化硼材料在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脱氢活性和烯烃选择性,硼位点被认为与活性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其他含硼材料是否具有活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CO2ER)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稳定的CO2分子转化为易于贮存和运输的CO、甲酸、甲烷、甲醇、乙醇、乙烯、乙炔和正丙醇等有机化合物,不仅是面向未来的减排措施,也是有效的储能手段。然而该技术目前仍存在C1产物选择性差、催化过程稳定性不佳,以及高附加值的C2+产物生成困难等难点亟需克服。本论文基于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的锰(Mn)、铜(Cu)基过渡金属催化剂,采用催
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由于其代谢途径丰富、溶剂耐受性强等优点,被认为是生产化学品、药物、生物燃料的重要潜力菌株。然而,现有的假单胞菌基因组编辑工具存在操作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对假单胞菌的开发、改造与应用。本论文在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和虫媒假单胞菌L48中建立了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此基础上拓展构建了 CRISPRi表达干扰系统、碱基编辑器系统。利用C
非蛋白质氨基酸由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在化工、医药、农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但制备非蛋白质氨基酸、特别是制备手性纯的非蛋白质氨基酸一直以来是工业界的难题。相比于化学合成和手性拆分,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具有立体选择性严格、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过程绿色等优点,是制备手性非蛋白质氨基酸的优势方法。在酶催化不对称合成氨基酸的应用中,转氨酶(transaminase,EC 2.6.1.X)和氨基
转氨酶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生物催化剂,可以催化羰基和氨基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转氨酶具有底物范围广、立体选择性高和反应速率高等特性,在手性胺或氨基酸等医药、农药的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论文首先通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30种来源、底物特异性和立体选择性不同的转氨酶,构建具有转氨酶多样性的酶库,为不同氨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筛选工具盒。针对催化制备除草剂L-草铵膦的转氨
高分子纳米技术在研制肿瘤靶向药物领域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例如,通过纳米化,可以使药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明显提升;使纳米药物借助肿瘤组织的EPR效应在肿瘤部位有效富集;可以根据肿瘤微环境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响应性释放,如氧化还原响应、酸响应等,实现药物控释的多样化。GSH是细胞生化过程中的天然氧化剂清除剂,细胞内的含量通常远远高于胞外,且在细胞内较多处于还原状态,可作用于二硫键使其断裂。这种特
腹膜粘连是受损腹膜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凝血及炎症刺激导致的纤维蛋白溶解失衡,过量纤维蛋白于创面处积累,随后胶原蛋白沉积,在两创面之间形成增生组织,限制了腹腔内器官的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慢性腹痛、肠梗阻以及女性不育等问题。作为盆腹腔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膜粘连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目前,针对腹膜粘连的药物及屏障的研究广泛开展,但在临床应用上能够有效起到抗粘连效果的产品非常有限。
在能源变革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高比能储能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趋近300 Wh kg-1的商业锂离子电池仍不能满足需求。开发新一代高比能储能设备是当务之急,其中开发高比容量电极材料是关键。在现有的电极材料中,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元素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质的储能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硫正极和硅负极都面临严峻挑战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燃烧与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层中的CO2浓度快速上升。过量排放CO2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随之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永久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等。收集转化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再生能源为电能,随后将CO2电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CO、烃类、羧酸、醛类和醇类等)可能是同时缓解温室效应的潜在途径。电还原CO2过程高度依赖于电极催化材料,催化剂需要同时符合高选择性、大电流密度、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