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湿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化痰祛湿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肥胖型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运动及饮食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化痰祛湿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荷丹片治疗,共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脏脂肪检测CAP值、中医症候积分,并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比较
  组内对比,除了腰臀比值外,体重、BMI、腰围、臀围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降低体重、减低体重指数,缩小腰围、臀围的作用;组间相比,除了腰臀比值外,体重、BMI、腰围、臀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体重、减低体重指数,缩小腰围、臀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治疗前后ALT、TG、TC、CAP、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经治疗后,可改善ALT、TG、TC、CAP指标及改善中医症状;组间相比,除了ALT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TG、TC、CAP指标及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ALT指标上,尚无明显差异。
  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主要临床症状(两胁胀满或右胁胀痛、乏力、头晕目眩、肢体困重、脘闷腹胀、大便溏泄、大便不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化痰祛湿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可以明显降低体重、减低体重指数,缩小腰围、臀围,改善肝功、血脂水平,改善脂肪肝程度及中医临床症状。
  2、化痰祛湿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对痰湿瘀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非酒精性肥胖型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理气化瘀法干预DTC术后辨证为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观察分析干预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及QLQ-C30评分、SAS及SDS评分;探讨理气化瘀法干预辨证为气滞血瘀证型的DTC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日后完善DTC术后的系统治疗,特别是中医辨证规范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西医诊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科学、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评价止晕颗粒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vertigo POCIV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验证从三焦郁阻致晕学说论治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适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简捷、便于操作的辨证方法,并为临床新药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方法:该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病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的评价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性,降低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素,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级预防提供一种新方法。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04月到2019年0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学位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在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以下简称CAG)寒热错杂证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此70例患者随机抽取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6个月为1疗程,并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主症、次症各项评分。疗程结束后统一行主症、次症积分评价,计算中
目的:通过观察夏丹化痰活血方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血压、动脉功能、ACE及AngII、血黏度的影响,评价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脉功能、RAAS系统、血黏度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2.5mg,治疗组联合夏丹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12周,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PWV、A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来探讨加味小柴胡汤的临床疗效,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扩展了经方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自2018年6月~2018年12月以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并且确诊为中医诊断:胸痹肝郁气滞证;西医诊断:稳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应用健脾活瘀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学变化和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的改变等,探讨关于健脾活瘀方的部分作用机理,以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开拓新的思路,提
背景  脑小血管病(CSVD)即指大脑中的小血管(小动脉、微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病变,脑小血管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中风、认知情感障碍和总体功能下降,影像学显著表现为脑白质病变(WML)、腔隙性梗死(LI)、脑微出血(CMB)及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等。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脑小血管病白质病变(WML)与认知障碍有很大的相关性,但该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在治疗上,主要通过控制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学位
目的:分析邓伟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总结邓伟教授治疗该病的辨证思路和诊治经验,希望在传承导师临床辨证论治经验的基础上,为临床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提供更多思路与参考。  方法:收集邓伟教授在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尿酸性肾病的门诊处方,录入EXCEL2010计算病例及方药等频数及频率,用SPSS19.0作系
目的:  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综合治疗及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72h内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5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