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综合治疗及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72h内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5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等情况,参照《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对其所属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证候进行诊断,明确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或超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情况。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索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53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内风232例(91.70%)>气虚169例(66.80%)>痰湿152例(60.08%)>内火96例(37.94%)>血瘀92例(36.36%)>阴虚63例(24.90%),实证以内风、痰湿多见,虚证以气虚多见;中医证候要素多以组合形式为主,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三证组合109例(43.08%)>四证组合72例(28.46%)>二证组合53例(20.95%)>五证组合16例(6.32%)>单证2例(0.79%)>六证组合1例(0.40%),三证组合和四证组合最多见,单证及六证组合较少见。
2.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吸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总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饮酒和HHcy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总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中医证候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火证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OR=1.968,95%CI(1.103,3.510)),与肥胖或超重呈负相关(P<0.05,OR=0.561,95%CI(0.319,0.985));痰湿证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P<0.05,OR=2.105,95%CI(1.201,3.690));气虚证与肥胖或超重呈正相关(P<0.05,OR=1.826,95%CI(1.059,3.149));阴虚证与糖尿病呈正相关(P<0.05,OR=5.030,95%CI(2.543,9.949)),与肥胖或超重呈负相关(P<0.05,OR=0.458,95%CI(0.245,0.855))。
结论:
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上存在偏倚,以内风、气虚、痰湿多见,且多以证候组合形式出现,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及二级预防有指导意义;
2.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内火证与吸烟、痰湿证与血脂异常、气虚证与肥胖或超重、阴虚证与糖尿病均密切相关,为存在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及患病人群预防再复发提供参考。
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中西医综合治疗及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72h内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5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等情况,参照《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对其所属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证候进行诊断,明确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或超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情况。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索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53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内风232例(91.70%)>气虚169例(66.80%)>痰湿152例(60.08%)>内火96例(37.94%)>血瘀92例(36.36%)>阴虚63例(24.90%),实证以内风、痰湿多见,虚证以气虚多见;中医证候要素多以组合形式为主,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三证组合109例(43.08%)>四证组合72例(28.46%)>二证组合53例(20.95%)>五证组合16例(6.32%)>单证2例(0.79%)>六证组合1例(0.40%),三证组合和四证组合最多见,单证及六证组合较少见。
2.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吸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总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饮酒和HHcy在不同中医证候要素总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中医证候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火证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OR=1.968,95%CI(1.103,3.510)),与肥胖或超重呈负相关(P<0.05,OR=0.561,95%CI(0.319,0.985));痰湿证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P<0.05,OR=2.105,95%CI(1.201,3.690));气虚证与肥胖或超重呈正相关(P<0.05,OR=1.826,95%CI(1.059,3.149));阴虚证与糖尿病呈正相关(P<0.05,OR=5.030,95%CI(2.543,9.949)),与肥胖或超重呈负相关(P<0.05,OR=0.458,95%CI(0.245,0.855))。
结论:
1.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始发状态(发病72h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上存在偏倚,以内风、气虚、痰湿多见,且多以证候组合形式出现,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及二级预防有指导意义;
2.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内火证与吸烟、痰湿证与血脂异常、气虚证与肥胖或超重、阴虚证与糖尿病均密切相关,为存在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及患病人群预防再复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