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及功能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热点课题。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发挥调脂、稳定斑块、抗炎、抗AS作用,但是该药只能预防30%冠状动脉事件,部分AS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予替代治疗或强化治疗。普罗布考则是最有潜力的药物之一,随着近几年对其药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够预防或延缓AS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具体的药物效应仍存在争议。2.研究目的我们以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血脂、调节T细胞水平及功能在AS形成的作用,分析AS状态下普罗布考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从而探讨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为该药物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3.方法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喂养;(2)动脉粥样硬化组(n=6):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3)普罗布考组(n=6):在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500 mg/(kg. d).分别于0周、4周、16周时取血以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数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 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水平;将主动脉行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学变化。4.结果①实验结束时三组各6只日本大耳兔进入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束时各组动物体重较实验前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连续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的4周和16周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普罗布考组兔血清血脂(TG、TC、LDL-C、HDL-C、V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周时普罗布考组较动脉粥样硬化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16周时普罗布考组较动脉粥样硬化组降低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主动脉大体标本见:正常对照组内膜光滑完整,弹性正常;动脉粥样硬化组兔可见整条主动脉厚薄不均,弹性减低,多发脂纹,且部分融合,少部分可见粥样斑块;普罗布考组兔主动脉亦厚薄不均,可见脂纹,少部分融合,未见粥样斑块;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兔主动脉内膜完整连续,无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侵润及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组兔主动脉内膜及管壁明显增厚,内皮细胞不连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侵润及聚集增加,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成斑块,斑块内可见钙盐沉积;普罗布考组兔主动脉内膜及管壁增厚,内皮细胞不连续,可见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侵润,有泡沫细胞形成,部分斑块内可见钙盐沉积及纤维帽形成,病变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减轻;④实验初血清IL-10、TGF-β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动脉粥样硬化组低于同时期正常对照组,普罗布考组高于同时期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16周末,三组间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占白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CD4+CD25+调节T细胞占白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普罗布考组较正常组及动脉粥样硬化组CD4+CD25+调节T细胞占白细胞比例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1普罗布考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TC、LDL-C、HDL-C、VLDL-C水平;2动脉粥样硬化兔体内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及功能下降,与人类类似,故可用兔作为动物模型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3普罗布考通过上调动脉粥样硬化兔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及功能发挥抗AS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而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初步阶段,更加要注重物理课程素养的渗入,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在初中阶段如果不能更好的处理学生对于物理实验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目的。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很多语文教师投入很多精力都无法做好的事情。笔者根据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认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59-02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一个人能否
大家知道,我们的手机一直受到响一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骚扰,而且这种骚扰程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通报:仅仅2014年前三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103.4亿条,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1.12亿条!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收录用户新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包括360手机卫士自动检出的响一声电话)约2.05亿个(图1)。  12月2日晚,中国用户量最大的手机安全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困扰着较多小学生,他们常由于无话可说而逐渐厌倦写作。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创新的写作训练模式,即片段训练教学策略,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大作文写作兴趣,并恰当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相信只要运用的足够合理,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作文片段训练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片段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积累实践活动,拓展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渠道,使同学们在积累活动中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历练出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素养;积累;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60-02  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积累大厦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
目的:通过采用Kamada的“改良二袖套法”成功建立Wistar→SD大鼠组合原位肝移植模型,联合转染目的基因CTLA4-Ig和IDO,观察该联合基因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并探讨其相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其对小学科学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小学科学建设中去,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小学科学的资源最优化[1]。可以说,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改革。但是,这种整合是需要有效的、科学的,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整合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是教师们应该注意和需要帮助其开发和维持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美术的教学是实现改教学目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为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教学原则;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62-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中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