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列入刑法,正式通过刑法对醉酒驾车行为进行规制,此后,更是出台了各项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补充,对司法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醉驾入刑”以来,学界对此有很大的争议,比如对本罪的客体、主观方面、定罪量刑标准、法定刑设置以及与类似罪名的区分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学界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关于实体上的问题都做了非常深刻且独到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列入刑法,正式通过刑法对醉酒驾车行为进行规制,此后,更是出台了各项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补充,对司法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醉驾入刑”以来,学界对此有很大的争议,比如对本罪的客体、主观方面、定罪量刑标准、法定刑设置以及与类似罪名的区分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学界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关于实体上的问题都做了非常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但是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出现的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本篇文章就是通过研究分析自“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5月1日至2022年2月1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全国范围内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的刑事裁判文书,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明确这十余年以来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的刑事裁判现状,进而发现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这些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刑事裁判的实证分析,通过众多图表和数据直观地看出目前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的司法现状。第二部分为醉酒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出现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时间阶段对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为第三部分产生原因的内容做铺垫。第三部分为前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法定刑设置不合理、缺乏统一的量刑标准等,通过现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为后文第四部分完善建议打好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完善建议,通过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司法实践的法律依据层面、法律适用层面、制度建设层面、运行保障层面的顺承逻辑进行叙述,希冀对减少醉驾案件发生和改善醉驾案件刑事审判起到实际作用。上述四个部分构成本文的全部内容。
其他文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中国各地政府相继采取各类防控措施,虽然通过这些措施,对防止疫情的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各类受新冠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影响的合同纠纷大量出现。在司法实践中,不可抗力规则和情势变更原则成了当下解决涉疫合同纠纷中适用的最多的两种制度。从立法过程来看,不可抗力规则和情势变更原则属于不同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权利基础,但二者在适用条件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人民
关联企业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能够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良性互动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关联企业长期滥用关联关系进行不正当交易时,不仅会严重损害关联企业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甚至导致关联企业部分或者整体面临破产困境。在破产领域,我国尚未存在专门针对关联企业破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尚处于立法阙如的状态。我国实践中对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的适用还存在一些
受损的流域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方面的考虑,流域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更应该体现出“保护+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对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探索实现流域生态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作为一种流域环境损害的事后救济方式,生态修复在消除流域环境损害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修复被破坏的流域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关于流域生态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目的是为了保障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原当事人之间有效判决、裁定或调解的非法侵害。随着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和《九民纪要》的颁布,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已初见雏形。然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上述问题。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与案件外的其他第三人救济程序,如再审程序、案外人执行异议诉讼等,有着明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民间借贷需求日益旺盛,暴力催收非法债务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还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败坏良好的社会风气,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采用非法手段催收高利贷等非法债务的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当中,一方面展现了立法者对民生热点事件的关注,满足了公众对切身利益的立法诉求,填补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婚姻与家庭关系是社会的最基础关系,进而支撑其它社会关系,是人们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的婚姻管理制度与人们的婚姻价值理念在我国近30年来的经济腾飞的背景中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与失调。这种滞后与失调在国家层面表现为登记离婚程序的过于简便,在个人层面则体现出对婚姻伦理价值的否定,以及绝对自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潮。这一并导致了离婚率连年快速升高以及相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行政处罚法》,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处罚种类中增加了“通报批评”。本文从“通报批评”的行政处罚制度本身出发,通过分析“通报批评”的概念、特征、类型,并结合法律文本对“通报批评”的规定,探究“通报批评”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通报批评”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在“通报批评”的设定、内容、适用条件、通报方式、程序与救济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针对问题提出相
危险作业罪是指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故意妨害安全生产条件、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拒不整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高危作业并引发现实危险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危险作业罪的增立,是刑法在安全生产领域对风险社会所做出的积极应对,体现了积极避免并预防风险的价值取向。危险作业罪完善了我国安全生产犯罪的立法体系,这种刑法的提前规制改善了曾经重实害结果的处罚手段的弊端,更好的严密了法网,在
法人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自制定以来就争议不断。2020年,我国《著作权法》已经通过了三次修改,但并没有对法人作品条款进行修改,理论上的争议和实践中的难题也并未得到解决。分析我国法人作品现行条款,并对相关司法案例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不易判断,尤其是“意志要件”缺乏客观判断标准,导致对法人作品的认定存在争议;其二,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委托作品在司法适用中
近年来,监护缺位或不当监护行为导致未成年人身心受损的案件屡见不鲜,一直隐蔽在家庭内部的监护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重点,撤销不适格监护人监护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期间暴露出该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导致监护权撤销制度的法律效果大打折扣。必须对该制度加以完善和修改,从而更好地发挥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法律效果,最大程度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