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补铁生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的变化,评价补铁生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100mg/次3次/日;实验组在口服右旋糖酐铁片的基础上辨证分型使用中药:脾气亏虚型给予四君补铁生血方加减、气血两虚型给予归脾补铁生血方加减、脾肾阳虚型给予四神补铁生血方加减,以上分型对应方剂(每次9g,每天早晚各一次,生姜三片、大枣两枚,煎汤送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3周后临床症状、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变化,同时严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采用主症积分法评估主要症状积分改变。 结果: (1)临床症状: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实验室检查:①对照组治疗前后红细胞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良反应:对照组实验组均无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与单用右旋糖酐铁片相比,运用补铁生血法,可以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及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也能明显升高红细胞等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