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根皮,其性味甘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症。桑白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众多医药古籍及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桑白皮刮去粗皮后使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桑白皮药材仍有未刮皮桑白皮,而且存在同科植物构树和柘树的根皮与桑白皮混用的现象。刮皮与未刮皮的桑白皮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同科植物构树和柘树的根皮能否混用?2015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桑白皮药材的质量评价项仅有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未见含量测定内容。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法对桑白皮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去皮加工方式对桑白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产地桑白皮、伪品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并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桑根皮与桑白皮中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氧化白藜芦醇、桑辛素O、桑酮G和桑酮H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为桑白皮品质评价奠定基础,进而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HPLC-MS法分析桑根皮、桑白皮及外粗皮化学成分采用HPLC-MS法对桑根皮、桑白皮及外粗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包括8种D-A型加合物,12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2-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4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及1种酚酸类化合物;从桑根皮中鉴定出33种化合物,桑白皮鉴定出22种化合物,外粗皮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桑根皮与桑白皮共有成分22种,桑根皮特有成分11种,包括5种D-A型加合物(桑黄酮P、桑呋喃G、桑黄酮O、桑黄酮K、桑黄酮W),4种黄酮(桑根酮G、柘树黄酮C、桑根酮醇A、桑辛素二聚体)及2种2-芳基苯并呋喃(桑呋喃Q、桑呋喃B)。桑根皮与外粗皮共有成分26种,7种为桑白皮特有成分,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6-O-α-L-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绿原酸、氧化白藜芦醇-2-O-β-D-吡喃葡萄糖苷、氧化白藜芦醇-2-O-β-D-吡喃葡萄糖苷同分异构体、二氢桑色素、桑辛素M、桑辛素O。
2.H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与桑根皮中7种成分的含量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桑根皮与桑白皮中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氧化白藜芦醇、桑辛素O、桑酮G及桑酮H7种成分的含量。桑皮苷A在桑白皮和桑根皮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7.3035、11.7739mg/g;绿原酸分别为1.1105、0.6923mg/g;二氢桑色素分别为0.6705、0.4363mg/g;氧化白藜芦醇分别为0.2977、0.5120mg/g;桑辛素O分别为0.1392、0.0729mg/g;桑酮G分别为0.9315、4.8426mg/g;桑酮H分别为0.1552、1.3723mg/g。13批样品去皮加工后,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及桑辛素O较未去皮前平均含量升高46.97%,60.41%,53.68%和90.95%;而氧化白藜芦醇、桑酮G及桑酮H平均含量则分别降低41.86%,80.78%和88.69%。
3.HPLC-MS法分析桑白皮伪品柘树与构树根皮化学成分采用HPLC-MS法对柘树与构树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柘树根皮中鉴定出20种化合物,包括13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呫吨酮,1种酚酸,1种其他类。从构树根皮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包括7种黄酮,1种酚酸,1种生物碱。综合桑白皮药材和伪品柘树、构树根皮的HPLC-MS结果分析,三者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桑白皮鉴定出22种化合物,柘树根皮鉴定出20种化合物,构树根皮鉴定出9种化合物,桑白皮与柘树根皮共有柘树黄酮C和桑辛素2种成分,桑白皮与构树根皮共有成分仅有绿原酸。
4.桑白皮及其伪品根皮HPLC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12批桑白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桑白皮样品与6批伪品根皮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各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22以上,相似度良好;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005%,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基本一致,均能将桑白皮和伪品区分开来,该方法建立的桑白皮指纹图谱重复性稳定性及专属性良好,可为桑白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HPLC-MS法分析桑根皮、桑白皮及外粗皮化学成分采用HPLC-MS法对桑根皮、桑白皮及外粗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包括8种D-A型加合物,12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2-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4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及1种酚酸类化合物;从桑根皮中鉴定出33种化合物,桑白皮鉴定出22种化合物,外粗皮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桑根皮与桑白皮共有成分22种,桑根皮特有成分11种,包括5种D-A型加合物(桑黄酮P、桑呋喃G、桑黄酮O、桑黄酮K、桑黄酮W),4种黄酮(桑根酮G、柘树黄酮C、桑根酮醇A、桑辛素二聚体)及2种2-芳基苯并呋喃(桑呋喃Q、桑呋喃B)。桑根皮与外粗皮共有成分26种,7种为桑白皮特有成分,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6-O-α-L-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绿原酸、氧化白藜芦醇-2-O-β-D-吡喃葡萄糖苷、氧化白藜芦醇-2-O-β-D-吡喃葡萄糖苷同分异构体、二氢桑色素、桑辛素M、桑辛素O。
2.H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与桑根皮中7种成分的含量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桑根皮与桑白皮中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氧化白藜芦醇、桑辛素O、桑酮G及桑酮H7种成分的含量。桑皮苷A在桑白皮和桑根皮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7.3035、11.7739mg/g;绿原酸分别为1.1105、0.6923mg/g;二氢桑色素分别为0.6705、0.4363mg/g;氧化白藜芦醇分别为0.2977、0.5120mg/g;桑辛素O分别为0.1392、0.0729mg/g;桑酮G分别为0.9315、4.8426mg/g;桑酮H分别为0.1552、1.3723mg/g。13批样品去皮加工后,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及桑辛素O较未去皮前平均含量升高46.97%,60.41%,53.68%和90.95%;而氧化白藜芦醇、桑酮G及桑酮H平均含量则分别降低41.86%,80.78%和88.69%。
3.HPLC-MS法分析桑白皮伪品柘树与构树根皮化学成分采用HPLC-MS法对柘树与构树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柘树根皮中鉴定出20种化合物,包括13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呫吨酮,1种酚酸,1种其他类。从构树根皮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包括7种黄酮,1种酚酸,1种生物碱。综合桑白皮药材和伪品柘树、构树根皮的HPLC-MS结果分析,三者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桑白皮鉴定出22种化合物,柘树根皮鉴定出20种化合物,构树根皮鉴定出9种化合物,桑白皮与柘树根皮共有柘树黄酮C和桑辛素2种成分,桑白皮与构树根皮共有成分仅有绿原酸。
4.桑白皮及其伪品根皮HPLC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12批桑白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桑白皮样品与6批伪品根皮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各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22以上,相似度良好;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005%,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基本一致,均能将桑白皮和伪品区分开来,该方法建立的桑白皮指纹图谱重复性稳定性及专属性良好,可为桑白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