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从贵州省收集到的42株食源性和医源性疑似沙门氏菌在生化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耐药性、耐药基因型特征之间的异同,为有效遏制沙门氏菌的耐药和优化抗菌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并使用XbaⅠ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确定沙门氏菌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进而确定疾病的传染源、流行范围等,为进行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溯源提供技术基础。 1.沙门氏菌的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沙门氏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出疑似沙门氏菌,分别用微量生化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和API20E鉴定系统对疑似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对生化结果符合者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所有疑似菌株皆为沙门氏菌,血清学分为伤寒、甲型副伤寒、鼠伤寒和猪霍乱沙门氏菌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5.2%(19/42)和42.8%(18/42)。其中食源性分离株伤寒沙门氏菌所占比例为81.8%(9/11)最高,而医源性分离株则以甲型副寒沙门氏菌居多,所占比例为58.1%(18/31)。 2.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分析:参照WH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对13种常用于沙门氏菌病治疗的抗生素做药敏试验,参考 CLSI标准(2010)对药敏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检出抗药性菌株37株,耐药率为88%(37/42),医源性、食源性分离株耐药性分别为93.5%(29/31)和72.7%(8/11),医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抗性高于食源性。单一抗生素以萘啶酸耐药率72%(30/42)最高,其次是吡哌酸38%(16/42)、四环素38%(16/42)、复方新诺明17%(7/42)、氨苄西林12%(5/42)和环丙沙星7%(3/42),2重耐药沙门氏菌38%(16/42),3重耐药沙门氏菌24%(10/42),5重耐药沙门氏菌7.1%(3/42),未发现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抗性菌株。 3.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检测:PCR扩增42株沙门氏菌耐药基因gyrA和parC,并进行测序分析。所扩增菌株均存在 gyrA基因喹诺酮抗性决定区(QRDR)的突变,耐药基因gyrA主要的氨基酸置换模式为:Ser83→Tyr、Ser83→Phe和Asp87→Gly,3株耐5种抗生素耐药株中有2株的parC基因发生了突变,分别是沙门氏菌(SLM(1)ZY23)的parC基因(lle29→Val、Ala66→Thr)和SLM(1)GZ02的parC基因Ala66→Thr。表明parC基因是引起高水平抗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4.沙门氏菌的PFGE分型分析:参照美国CDC标准对两种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进行PFGE分型,结果显示42株沙门氏菌基因型相似性在0.22—1.0之间,分为19种 PFGE图谱型,相同的PFGE图谱型在食源性和医源性沙门菌分离株均有发现。11株食源性分离沙门氏菌产生9种PFGE图谱型,其中有3株伤寒沙门氏菌的PFGE图谱型相同。医源性分离的31株沙门氏菌产生10种PFGE图谱型,其中有4个相同的PFGE图谱型,值得注意的是1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遵义14株、贵阳4株)和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遵义)的PFGE图谱型相同。这不仅表明了同一地区相同血清型沙门氏菌有同源的菌株,不同地区也可能分离到相同血清型的同源性菌株,同时发现了细菌的高度变异性,使得不同血清型有相似或相同图谱型。可见PFGE基因分型是一种很灵敏的方法,提供的信息可高信用度地评估分离菌株之间流行病学相关性,可以用于溯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