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刺刺孢霉所产凝乳酶对大豆蛋白的作用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色刺孢霉(Quambalaria cyanescens)是从红曲米中分离纯化得的一种凝乳酶(Milk-Clotting Enzyme, MCE)产生菌种,其所产MCE具有优良的凝乳特性,从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 APs),凝乳活力可达610.52SU/mL;因此,蓝色刺孢霉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微生物凝乳酶生产菌种,本研究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及实验方法探究分离纯化后的蓝色刺孢霉所产MCE对大豆蛋白聚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其诱导形成的豆乳/牛乳混制凝胶的特性,可提高我国大豆资源以及乳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我国大豆蛋白产业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以及科学指导。
  (1)采用离心、微滤对经培养发酵的蓝色刺孢霉所产MCE进行初步分离,随后利用30kDa、100kDa的pall超滤系统对粗酶液进行富集浓缩,并通过DEAE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与G-75葡聚糖凝胶柱进行纯化分离,所得MCE凝乳活力达373.7IMCU/mg,酶活回收率为31.5%,纯化倍数为5.7,经SDS-PAGE验证得其纯度达95%以上。
  (2)将分离纯化后的MCE与κ-酪蛋白(κ-CN)作用,将酶解产生的肽段通过RPLC-ESI-MS/MS进行N末端测序,结果表明:酶解后的主要肽段为FFSDKIAKYIPIQYVLSRYPSY,FFSDKIAKYIPIQYVLSRYPSYG,FFSDKIAKYIPIQYVLSRYPSYGLN,PTTMARHPHPHLSFMAIPPKKN,经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文库搜索比对得到其在κ-酪蛋白上的主要酶切位点为Arg6-Phe7与Tyr28-Gly29,并且对甘氨酸(Gly)、酪氨酸(Tyr)、谷氨酰胺(Gln)具有氨基酸水解偏好性。
  (3)将分离纯化后的MCE与大豆分离蛋白作用,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DH)、及酶解体系的浊度随酶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酶处理导致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组分及分子量分布的改变,使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解离,将大豆分离蛋白水解为具有较小分子量的组分,并且大豆分离蛋白中的7S组分较与11S组分具有较大的解离度。
  (4)MCE处理诱导了大豆分离蛋白的聚集行为,聚集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的净Zeta电位值下降,并伴随着大豆分离蛋白平均粒径的变化;酶处理还引起了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特性的变化,导致了大豆分离蛋白热力学性质的改变,作用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总游离巯基含量增加,分子间通过SH/SS转化反应形成了大豆分蛋白部分分子间二硫键;大豆分离蛋白的内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及圆二色谱结果表明:酶处理理导致大豆蛋白分子的相对构象发生改变,蛋白分子内部疏水性基团及疏水性氨基酸暴露,导致了大豆分离蛋白分子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引发了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间更强烈、更广泛的疏水相互作用;酶处理导致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中具有更高聚集倾向的α螺旋含量的上升,并使其对天然稳定球型构象具有重要作用的β折叠含量下降;结合对大豆分离蛋白聚集过程中作用力的研究,表明蓝色刺孢霉所产MCE处理过程中非共价作用与共价相互作用共同诱导了大豆分离蛋白的聚集行为,其中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的非共价作用力是大豆分离蛋白酶诱导聚集过程的主要驱动力。
  (5)通过激光共聚焦(LSC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大豆蛋白的聚集过程及聚集体的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蓝色刺孢霉所产MCE所诱导的大豆蛋白聚集过程中未能产生足够的分子间的共价交联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状凝胶结构,而是主要通过非共价作用力形成了松散的、不连续、不规则的团状聚集体,并且大豆蛋白聚集程度及聚集体大小随酶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金属离子Ca2+有利利于稳定酶的结构,并能加速酶解进程。
  (6)对蓝色刺孢霉所产MCE诱导的豆乳/牛乳混制凝胶体系相行为和凝胶结构分形分析以及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研究,在适宜原料组分配比及凝胶条件下,豆乳/牛乳可形成稳定的、致密的过渡态混合凝胶体系,其微观结构与酶促牛乳凝胶相似;混合凝胶的弹性模量(G’)均大于粘性模量(G’’),表明凝胶的固体特征较与粘性特征占优势,说明凝胶具有良好的线性粘弹性,混合凝胶较与牛乳凝胶具有更更高的Df值,说明混制凝胶具有更细腻、更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优良的质构。
其他文献
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促使世界能源结构变革迫在眉睫,因地制宜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多能互补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是当前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其利用潜力非常巨大。结合太阳能和生物质的能源属性,热化学互补利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互补利用方法,即利用聚光太阳热能提供生物质气化需要的热量,产生富氢气体燃料。这种互补方式不仅把太阳能提质增效,而且还实现了生物质燃料化学能的有序释放与梯级利用。因此,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MSW)产量正在急剧增加。餐厨垃圾作为MSW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产量的增长起主要作用。餐厨垃圾因其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有污染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若能实现有效处理,具有巨大的能源和营养元素回收潜力。
  近年来,水热炭化技术因其具有将湿生物质转化为固体燃料和含碳材料等优势,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针对中国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等特性,以及传统处理工艺中餐厨垃圾处理难度大、能量回收率低等问题,
在污水处理总磷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深度除磷技术的研发受到极大的关注。在传统深度除磷技术中,溶解态磷酸盐通常需要转化为颗粒态,再通过泥水分离去除。比较典型的是絮凝过滤技术,该技术可控性高,但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絮体容易附着在滤膜表面加速膜污染进程。理论上,吸附膜过滤可以通过反应机制截留溶解性磷酸盐,但吸附膜的技术难点在于膜内污水停留时间极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吸附平衡要求成膜材料吸附速率较快。然而,目前
由于具有特殊的抗菌性能,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在农业系统中常用作抗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重复使用导致其在土壤中累积,可能对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威胁。氮素对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氮肥的利用率却只有21-36%,过量的氮素会在环境中累积,造成土壤肥力过剩、土壤沙漠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反硝化可将硝酸盐(NO3?)还原成氧化亚氮(N2O),再进一步还原成氮气从土壤中释放,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其中,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潜能比CO2强298倍,可能导致臭氧层空洞。反硝化过程
土壤是一种较难再生的自然资源,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生态功能,使修复后的土壤能够被安全有效再利用,这将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本文以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EDTA、柠檬酸和FeCl3对0.25-2.00mm、0.05-0.25mm和<0.05mm土壤团聚体组分上重金属的淋洗效果以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淋洗前后土壤团聚体上有机质、铁铝氧化物、碳源、氮源、矿物组成以及微观形貌特征的变化情况,以了解淋洗剂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机制,探究化学淋洗技术对土壤质量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愈加被世界各国所关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过去难以实现的环境保护标准现今已经得到了推广。为适应柴油超低硫化的趋势,改变现有的脱硫技术,成为了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由于现存的加氢脱硫工艺(HDS),受到反应条件、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度脱硫。而柴油氧化脱硫技术以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优选方法,其中更以H2O2/Acid体系研究最为广泛。本文以模拟柴油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催化剂酸的种类、H2O2/HC
四氟化碳(CF4)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态污染物质,由于CF4在大气中具有较长的存在年限和强烈的红外吸收能力,因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引起强烈的温室效应。微波等离子体处理CF4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文中采用大气压下微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分解CF4,其特点是催化剂的引入既可以提高CF4的去除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又可以减少副产物NOx生成。是一项很具有实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分别与催化剂Al2O3、Ag/Al2O3、MnO2/Al2O3和MnO2
本研究以山东东营地区的白刺为原材料,对白刺果中的原花青素进行了提取、纯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和解析实验对五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得出最佳树脂型号为AB-8,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进一步的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析实验。通过HPLC-MS检测可以确定白刺鲜果和提取样品的原花青素组成,通过对比也可看出提取过程中原花青素的成分变化情况。最后对白刺果原花青素进行稳定性和抗氧化
本文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探究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不同脱支时间对马铃薯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体外消化实验,酶解动力学对复合物的耐酶解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不同链长的脂肪酸(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棕榈酸C16、硬脂酸C18)对马铃薯淀粉-脂质复合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使马铃薯原淀粉由原有的B型结晶结构转变成V型结晶结构。热力学实验显示短链脂肪酸形成的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络合指数显示短链脂肪酸月桂酸
摘要:公路工程的造价指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其能够准确、简明以及及时的将工程造价之中的招投标价格、投入品价格以及建造成本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说明了公路工程造价指数的定义以及分类、公路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在工程的管理之中公路的工程造价指数的应用。  关键字:公路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方法  对于日常管理公路工程造价的来说,其核心问题就是怎样将公路工程造价之中的动态管理这项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