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生活》周刊“编者-作者-读者”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类期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把理性的知识、社会先知先觉者的思想经过编者的筛选、组织和加工后的结果向读者群体进行传播,而《生活》周刊的独特价值则体现在其实现了读者与编者和作者的共同在场和共同的文化参与,形成了双向互动、交流对话的机制,建立和维系了编者-作者-读者三者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民国《生活》周刊中呈现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交织建构和互动状态,编者、作者、读者基于《生活》周刊,建立了主体与主体间双向、平等的对话关系。本研究旨在探求期刊媒介构建行动主体间良好关系的意义和方法,通过从关系性视角认识内容媒介,对于指导编辑实践中促进受众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周刊中,读者经过自我赋权进入并参与到内容建设中,实现了和作者与编者基于文本的互动,读者同样作为了内容的贡献者,此时读者与内容文本之间呈现出“我-文本”的关系状态。同时,在《生活》周刊中,编者在文本中也处于显性位置,在构建起三者的关系中不仅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是和作者共同扮演了读者人生向导的新角色,获得了与最广泛读者的连接,信任和认同。《生活》周刊中编者-作者-读者的连接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连接,这种需求不是同一的,而是互补的。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受西方文明冲击的社会转型期,编者和作者是志同道合、有着改良社会、增进公共之善的知识文化同人群体,他们携带着先进的知识、宽广的社会见识,想要借助报刊实现他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理想,而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是最好的切入点。此时正挣扎在新旧交替社会中迷茫和苦痛的人们亟需一位向导安抚和解决自己的困难,因此《生活》周刊的编者、作者与读者就反抗旧礼教、旧道德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在需求上构成互补,让普通读者直接进入、与读者展开对话就有了合理性和必要性。编者、作者和读者各自在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同时实现了与社会的连接。在文本层面,期刊主笔承担搭建叙事框架的职能,邹韬奋为作者和读者设计了一张叙事地图,然后就他们共同的敌人进行讨论。读者通过呈现困难等人类相似的境遇参与其中,为《生活》周刊贡献故事和问题,编者和作者则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内容创作方式呈现出一种信息交换、互助合作、价值共创的形式。对一些缺乏勇气的叙事者,编者对其进行了赋权,确保了不缺场,在这一过程中,编者、作者和读者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我-你”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种工具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关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我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尊严感。互动性是《生活》周刊叙事的最大特点,也是构建读者与编者和作者接近、平等关系的活化剂。为达到解决问题、接近真理的目的,《生活》周刊实现了各自双方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即编者和作者都与读者可以双向互动,无论是对一些社会公共议题还是普通劳苦大众的生活问题。不可否认,编者、作者和读者各自携带的文化资本并不相同,因而权力也不同,客观上读者处于一种绝对弱势的地位,这主要通过各自在文本中所处的位置上反映出来,通过在文本中的互动,所有人可以根据各自所站的位置对文本进行或赞同或反对或协商解读,编者都如实地将他们的反馈通过文本呈现出来,实现了三者在态度和意义空间中的平等。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生鲜的需求日益扩大,低温运输已成为物流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对温度控制较为严格,在生鲜商品配送的环节,温度的变化对货物的损耗具有一定的影响。为研究大规模订单下的生鲜配送问题提出温区细化的多配送中心路径优化模型。本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对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国内外生鲜农产品相关文献,概括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主旨以及意义,绘制本文的技术路线图。第二,对生
伴随着在线视频网站的兴起,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丰富。但突然弹出的视频广告往往会打破用户观看免费视频的美好兴致。于是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屏蔽广告软件来提升观看体验,由此引发了屏蔽者和被屏蔽者的纠纷。互联网经济的大环境派生了此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传统《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已无法将该种行为纳入。且屏蔽广告行为涉及到的各方关系纷繁复杂,包括网络用户利益、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本文以司法部只管理“四大类鉴定”为落脚点,分析目前司法鉴定改革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的影响,明确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现存的实践问题,深究其理论原因,在分析对比域外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本文除了内容摘要、引言和结语之外,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概述。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重新定位、目前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主
我国《刑法》第293条规定了寻衅滋事罪,其中关于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之间的界限与区分一直都是一个难解难分的问题。全文共约26000余字,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张某某寻衅滋事一案予以剖析,将案件相关罪名的保护法益、主观动机、客观要件进行认定,然后通过立法规范与司法适用对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进行区分,进而对张某某驾车连续冲撞的行为进行定性分析。本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起步较晚,经历了不适用到有限适用的演变。1989年《行政诉讼法》第50条关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直至2014年才得以修改。但从2014年《行政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内容来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限于行政赔偿案件、行政补偿案件以及自由裁量权案件。学者们对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研究,集中在2014年修法以前,主要讨论是否应该适用调解、调解适用的范围等问题。2014年修法后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到的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感染速度最快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涉及到政府、冷链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生鲜市场销售商、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与此同时,不同主体之间的期望收益诉求也不同,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主体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产生监管积极性不高、防疫措施未被落实等问题,引发冷链物流疫情传播风险。因此,探究
近年来,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革新式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Web3.0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以大数据技术为重要依托引领人类社会各领域呈现变革式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经营者实现向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推送、“贴心精准服务”等便民高效服务,促进人类社会实现便捷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杀熟”等问题。鉴于广大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经营者大数据“
“大数据”一词的诞生已经有一定的时间年头,不过近几年才真正的兴起,但这并不影响大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大数据使得社会不断朝前发展,但也为犯罪人员提供了实施犯罪活动的新型技术,这给侦查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阵地控制作为打击和控制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正面临着不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犯罪活动的困境。本文基于此原因,笔者对大数据背景下阵地控制进行研究。通过结合阵地控制的现状和大数据的特点,围绕大数据在阵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运用关联担保来进行融资,但由于关联担保的特殊性,在现代业务交易中往往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用关联担保来向外利益输送等舞弊的情况。然而,我国对于关联担保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仅有《公司法》中的第十六条对关联担保的审批程序有规定,而且现有法律诉讼中对其也是争议不断。企业违规担保的案例频频出现,关联担保逐渐成为近年来审计失败的重灾区,这不仅反映了现有关于关联担保的法律法规不完
广义拟射脉菌属(Phlebiopsis s.l.)是一种白色腐朽真菌,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多孔菌目(Polyporales)、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广泛腐生于枯枝,倒木及死树。该属的模式种大拟射脉菌(Phlebiopsis gigantea)腐生在死树特别是伐桩上,且具有定殖于伐桩上的能力,是防治针叶树根腐朽病的重要菌株。在对该属的研究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