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和EXCEL表格为工具,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对左新河教授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以及左新河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继而总结出左新河教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特色思想。
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并由左新河教授予以中药治疗的已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且病理报告分型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病例91例。将患者的四诊信息、临床症状及方剂中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统计报表和数据统计功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及年龄)、疾病病理分型、临床主要症状、中医证型、治法、舌苔脉象、药物频次、药物性味及归经、药物用量点进行初步的分布统计;然后通过系统算法进行症状模式和规律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组合分析;最后进行药证分析,包括药-证-症的网络展示、关键药物及关键症状。
结果:
1.本研究收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6,40岁~50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占比51.65%;病理分型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84例,占比92.31%,手术方式统计发现,60例患者全切甲状腺,占比65.93%。优甲乐剂量在75ug-100ug使用最多,有55例,占比66.44%。49例TSH<0.3,占比53.85%。术后5年内的患者77例,占比84.62%。50例患者无淋巴结癌组织转移,占比54.95%。有69例患者术后未做131I治疗,占比75.82%。
2.症状统计发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以乏力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症状如胸闷、口干、寐差、心慌、颈前疼痛、手足麻木、吞咽不适等。
3.舌象、脉象统计结果显示舌暗红、苔少、舌红、脉细数、脉弦涩、脉沉细出现的频次较高。
4.证型统计显示气阴两虚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最多,然后是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瘀热伤阴证。
5.治法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理气化痰治法最多。
6.症状模式统计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组合为乏力、舌暗红;置信度最高的组合是舌淡红、乏力。
7.用药频次统计显示茯苓,黄芪使用最多,然后依次是重楼,炙甘草,半枝莲,白术,鬼箭羽,猫爪草,山慈菇,玄参,郁金,蒲公英等。
8.四气统计寒性药物、温性药物的使用频次较多,然后是平性药物,凉性药物,热性药物最少;五味统计显示甘味药使用频次最高,然后是苦味药,辛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涩味药。
9.归经统计发现肝经药物使用最多,其他归经以中药使用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脾经、肺经、胃经、心经、肾经、胆经、大肠经、足膀胱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
10.用药剂量统计显示,茯苓以15g为常用剂量;黄芪以30g使用频次最多;重楼以15g最为常用。
11.分析组方规律得到的用药模式显示,使用频次前三的药对分别为黄芪、茯苓,炙甘草、茯苓,重楼、黄芪;得到关联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蜂房、重楼和党参、茯苓。
12.得到的新方组合有8个,具体为①蜂房、土贝母、土鳖虫、树舌、半枝莲;②白芍、赤芍、茯苓、炙甘草;③党参、穿山龙、鬼箭羽、炙甘草、萆薢;④旱莲草、女贞子、天麻、骨碎补;⑤当归、川芎、鸡血藤、树舌;⑥生地黄、忍冬藤、黄芪、黄柏;⑦川芎、葛根、蒲公英、丹参、半枝莲;⑧穿山龙、枳实、鬼箭羽、厚朴、柏子仁。
13.药证分析得到本次病例研究的关键药物为黄芪、茯苓、党参、玄参、白术、生地黄、郁金等;关键症状包括:乏力、心慌、胸闷、口干、头昏、寐差、颈前疼痛等;关键舌脉分别是舌暗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结论:
左新河教授依据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多年经验,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出发,进行分期、分型论治,分为气阴两虚证、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和瘀热伤阴证五种主要证型。根据患者体质、症状不同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常以茯苓、黄芪、重楼、炙甘草、半枝莲等,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中医辨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经验及理论认识。
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和EXCEL表格为工具,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对左新河教授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以及左新河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继而总结出左新河教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特色思想。
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并由左新河教授予以中药治疗的已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且病理报告分型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病例91例。将患者的四诊信息、临床症状及方剂中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统计报表和数据统计功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及年龄)、疾病病理分型、临床主要症状、中医证型、治法、舌苔脉象、药物频次、药物性味及归经、药物用量点进行初步的分布统计;然后通过系统算法进行症状模式和规律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组合分析;最后进行药证分析,包括药-证-症的网络展示、关键药物及关键症状。
结果:
1.本研究收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6,40岁~50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占比51.65%;病理分型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84例,占比92.31%,手术方式统计发现,60例患者全切甲状腺,占比65.93%。优甲乐剂量在75ug-100ug使用最多,有55例,占比66.44%。49例TSH<0.3,占比53.85%。术后5年内的患者77例,占比84.62%。50例患者无淋巴结癌组织转移,占比54.95%。有69例患者术后未做131I治疗,占比75.82%。
2.症状统计发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以乏力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症状如胸闷、口干、寐差、心慌、颈前疼痛、手足麻木、吞咽不适等。
3.舌象、脉象统计结果显示舌暗红、苔少、舌红、脉细数、脉弦涩、脉沉细出现的频次较高。
4.证型统计显示气阴两虚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最多,然后是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瘀热伤阴证。
5.治法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理气化痰治法最多。
6.症状模式统计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组合为乏力、舌暗红;置信度最高的组合是舌淡红、乏力。
7.用药频次统计显示茯苓,黄芪使用最多,然后依次是重楼,炙甘草,半枝莲,白术,鬼箭羽,猫爪草,山慈菇,玄参,郁金,蒲公英等。
8.四气统计寒性药物、温性药物的使用频次较多,然后是平性药物,凉性药物,热性药物最少;五味统计显示甘味药使用频次最高,然后是苦味药,辛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涩味药。
9.归经统计发现肝经药物使用最多,其他归经以中药使用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脾经、肺经、胃经、心经、肾经、胆经、大肠经、足膀胱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
10.用药剂量统计显示,茯苓以15g为常用剂量;黄芪以30g使用频次最多;重楼以15g最为常用。
11.分析组方规律得到的用药模式显示,使用频次前三的药对分别为黄芪、茯苓,炙甘草、茯苓,重楼、黄芪;得到关联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蜂房、重楼和党参、茯苓。
12.得到的新方组合有8个,具体为①蜂房、土贝母、土鳖虫、树舌、半枝莲;②白芍、赤芍、茯苓、炙甘草;③党参、穿山龙、鬼箭羽、炙甘草、萆薢;④旱莲草、女贞子、天麻、骨碎补;⑤当归、川芎、鸡血藤、树舌;⑥生地黄、忍冬藤、黄芪、黄柏;⑦川芎、葛根、蒲公英、丹参、半枝莲;⑧穿山龙、枳实、鬼箭羽、厚朴、柏子仁。
13.药证分析得到本次病例研究的关键药物为黄芪、茯苓、党参、玄参、白术、生地黄、郁金等;关键症状包括:乏力、心慌、胸闷、口干、头昏、寐差、颈前疼痛等;关键舌脉分别是舌暗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结论:
左新河教授依据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多年经验,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出发,进行分期、分型论治,分为气阴两虚证、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和瘀热伤阴证五种主要证型。根据患者体质、症状不同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常以茯苓、黄芪、重楼、炙甘草、半枝莲等,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中医辨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经验及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