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人们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全球流行的趋势及逐年增加的发病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已成为新的全球共同关注的慢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20%~30%,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988至1994年美国成年人MS的患病率达24%,而在1999至2000年间MS患病率上升到27%。2000-2001年亚洲国际心血管疾病合作组对我国15828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MS发病率为16.5%[3],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患病率分别为11.5%和23.3%,农村和城市地区患病率分别为14.7%和23.5%。2006年针对我国11省市MS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64岁人群患病率为18.7%。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各级城镇20岁以上人群中组织一项大规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MS患病率为14%。2010年北京市报告18岁以上居民MS的发病率为24%。2012年湘西少数名族地区成人的MS的发病率为25.9%[6]。2006年武汉及2010年广州报告60岁以上老年人MS的发病率分别为25.95%[7]与27%。MS就是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等一系列传统与非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病理状态和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各项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个组分的发病率均逐年升高[9]。其每个组分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且各个组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越多危险因素聚集,越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在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痛风等特殊人群中MS的发病率则高达50%~80%。2010年Mottillo等针对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关系分析总结了国际上95万人群87项研究结果,该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病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40(95%CI2.02~2.73),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99(95%CI1.61-2.46),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2.40(95%CI1.87-3.08)。代谢综合征的高发病率及其心血管事件的高危性,致使国际学术界和医学界一致认为MS心血管事件的监测与防治对国民的生命和财产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其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随着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和仪器也越来越多。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手段,但技术操作过程复杂,需要进行导管插管,属于创伤性检查,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与危险性,对技术、设备要求高,不适和普及应用于社区和基层。相对而言,心电图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是继Holter对心脏电生理状态的又一无创性检测技术,而且心电图异常是心血管疾病早期的基本特征之一。迄今为止,心电图仍是社区医院最常用的用于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心电图P波(P wave interval)代表心房除极波,是由左右心房共同除极形成,与心房内径和房内传导关系密切,P波增宽提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延缓。P波间期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 Pwd)指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中最大P波间期与最短P波间期的差值,当差值大于40ms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不均质性电活动,并能够引发房性心律失常和房颤。Pwd是心电图诊断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简单、基础、无创性的指标[14,15]是近年发现和提出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新指标。QT间期(QT interval, QT)反映心室除极及复极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变化,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心电图中最大QT间期(QTmax)和最小QT间期(QTmin)间的差值,代表着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是心室复极差异变化的标志,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和心电学不稳定的程度。QT间期的延长和QTd增大反映了心室复极紊乱,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一般认为心电图QT间期超过500ms属于明显异常,可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时心脏射血会明显减少甚至停止,可出现心源性脑缺血,导致晕厥甚至猝死。已有研究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会引起心室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各部分复极化不均一性增加,引起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QTd增大。MS患者心电图异常与代谢综合征单因素相关,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等可以显著延长心电图QT间期。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周围血管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22-26],但关于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亚临床风险因子如心电图P波、Rwd、QT、QTd的关系少有研究[27-291。而老年人是代谢综合征及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因此我们要监测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心电图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积极控制机体MS的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率,对预防MS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珠海作为我国沿海经济特区,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均居于全国前列。珠海市湾仔社区是原居民最集中的社区,近些年“富贵病”发病率很高。该地居民的饮食结构从传统的素食为主向高脂肪、高蛋白、高动物性食物转变,主要是以畜禽、肉类、蛋类、油脂类为主,蔬菜、水果类稍欠。本研究结果显示珠海市湾仔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MS发病率要高于以往报告[471。本研究以珠海市湾仔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MS及各组分在该群体的发病率,探讨其与心电图P波间期离散、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为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为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提供参考。选择珠海市湾仔社区65岁以上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登记居民的健康资料、体格检查以及生化项目实验室检查。同时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间期、P波间期离散度(Pwd)、QT间期(QT)、QT间期离散度(QTd),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矫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完成筛查的65岁以上老年居民385名,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13%。排除75例可能对心电图有影响的情况后,共310名居民纳入本研究。其中69名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纳入代谢综合征组(MS组),余下241名纳入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MS组在性别、高血压患病率、腹型肥胖比例、体重指数、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收缩压方面与NM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在年龄、舒张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比较方面,MS组的心率、Pwd、QTc、QTd、QTcd明显高于NMS组(P<0.05或<0.001),而两组QT间期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代谢综合征的老年居民可表现出心电图P波间期离散度、矫正的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矫正的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需重视对这部分人群心电图的检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