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声名卓越的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创“软实力”概念,在随后二十年中,约瑟夫·奈针对“软实力”著书立说,“软实力”说因此影响日隆,而“软实力”也成为学界与政界的常用术语。与此同时,一些中国学者顺时而动,将软实力学说译介到中国,为后续中国学界深入研究软实力做好铺垫。再者,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过去五年中多次提倡并落实“文化软实力”。至此,中国学界的软实力研究蔚然成风,相关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即“吸引力”。具体而言,“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大棒)与利诱(胡萝卜)的方式获得你想要结果的能力。与此同时,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种来源(资源),即“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以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然而,深入考察国内学界有关软实力的研究,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中国学者不遗余力的论述“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具体而言:一方面,中国学者对“软实力”内涵的认知与奈的阐述并无二致;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关于“软实力”来源的具体阐述却与奈的观点有根本区别。亦即,诸多学者虽然也从“文化”、“制度与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这三个维度探讨“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的来源,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截然不同。那么,中国学者论述的“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到底指什么?中国学者为什么要论述“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国外观察家如何看待这种“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理论”?这种“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理论”对当下乃至未来的中国外交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尝试为这些问题提供某些解答,借此抛砖引玉,冀望中国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