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因素。2001年教育部做出了在全国各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并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列为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要求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学生初步的英语学习自信心。然而由于我国小学英语开设较晚,时间较短,学术界对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相关理论研究不多,尤其是对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以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为题,在论述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了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内涵和制定策略的依据,探讨了有关实施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基本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文献综述。该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情感教学的思想与研究,其次对国外以情感因素为立足点的外语教学法进行了整理,重点对我国小学外语情感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2章,绪论。该部分主要涉及到本研究的目的、范围和内容、研究缘起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3章,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相关理论。该部分对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情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理念——“以情优教”进行了论述。第4章,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的内涵和制定依据。该部分详细论述本研究中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的内涵,并从小学英语教学情感目标、教师自身素质和小学生英语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四方面分析了制定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的依据。第5章,实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基本策略。该部分主要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主要指心理环境)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情感性处理策略。首先,从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显性情感因素、认真发掘教学内容隐性情感因素、尽可能赋予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三方面论述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的策略。其次,从教学组织策略的角度,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和师生角色互换策略。再者,提出了教学评价的情感性策略:赞赏性评价、特色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策略。最后,针对教学心理环境又提出了营造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课堂气氛的良性循环机制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