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明确百令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百令胶囊不同剂量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差异,以推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KD3-4期患者90例,辨证分型为脾肾气虚证。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各30例),在饮食控制、降糖、降压、降脂、中医辨证论治等治疗基础上,低剂量组给予百令胶囊每次2粒,每日三次,口服;高剂量组给予百令胶囊每次6粒,每日三次,口服。治疗观察48周,通过对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糖、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数据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1.全部病例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共90例,脱落1例,终点事件2例。其中低剂量组终点事件1例,高剂量组终点事件1例,脱落1例。脱落原因: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有效的90名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下:男性38例,占42.22%;女性52例,占57.78%;最小年龄31岁,最大70岁;婚姻状况为未婚者4例,占4.44%,已婚者86例,占95.56%。有效病例的病程,最短0.5年,最长21年。基线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总体研究结果:(1)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及尿素氮,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胱抑素C较治疗前升高,e GF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高剂量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治疗后,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CD3、CD4、CD8、CD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营养状况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高剂量组治疗后,营养不良状况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及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治疗后,微炎症状态指标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钙离子浓度较治疗前降低,磷离子浓度较治疗前升高,血i PTH较治疗前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治疗后,钙离子浓度较治疗前降低,血i PTH较治疗前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治疗后,血i PTH较治疗前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磷离子浓度及血i PTH,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照组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氯离子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空腹血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的影响:高剂量组治疗后改善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改善生活能力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不同剂量百令胶囊对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尿液的影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ACR较治疗前降低,尿比重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ACR,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高剂量百令胶囊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CKD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降低体内微炎症状态;延缓i PTH升高的幅度,有效降低血磷,提升血钙;延缓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降低甘油三酯,控制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使用剂量,提升总蛋白;减轻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降低尿蛋白的产生,还可以显著降低肾脏损害,降低尿ACR,保护肾功能,抑制肾脏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优势。【目的】证实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湿浊证的有效性;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代谢产物的改变,寻找湿浊证的生物标志物,阐明中药结肠透析的作用靶点,深入了解中医“证”的内涵。【方法】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符合辨证分型为湿浊证的CKD3-4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肠组、试验组(每组各30例),在饮食控制、降糖、降压、降脂、中医辨证论治等治疗基础上,灌肠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灌肠治疗,隔天一次,共8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隔天一次,共8周。治疗后对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性、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判定疗效。并对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于规定时间点采集全血,健康空白组人群同样收集全血样本,于室温,3000rpm离心15min,离心后提取血清,于-80℃冰箱中储存,待检测。检测前,样品于冰水中解冻,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供检测。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单变量统计分析包括学生t检验等、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差异代谢物物筛选和鉴定、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个性化ROC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结果】1.全部病例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CKD3-4期湿浊证患者,共90例。有效的90名CKD3-4期湿浊证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下:男性47例,占52.22%;女性43例,占47.78%;最小年龄23岁,最大65岁;婚姻状况为未婚者1例占1.11%,已婚者89例占98.89%。有效病例的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对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数据皆具有可比性。2.总体研究结果:(1)中药结肠透析对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对照组有效率为30.00%,灌肠组为53.33%,试验组为60.00%,组间比较对照组与灌肠组,对照组与试验组,灌肠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4期湿浊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灌肠组及试验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与灌肠组,对照组与试验组,灌肠组与试验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代谢组学结果:苹果酸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808;丙酮酸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888;α-酮戊二酸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812;柠檬酸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948;富马酸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717;琥珀酸半醛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853。Total与CKD3-4期湿浊证的相关性的AUC值为:0.738。六种差异性生物标记物在体内的表达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六种差异性生物标记物在体内表达量均较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6种生物标记物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中药结肠透析具有负性调节CKD3-4期湿浊证患者差异性生物标记物在体内表达量的作用。【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以提升CKD3-4期湿浊证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延缓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增加能量代谢、平衡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等几个方面;苹果酸、柠檬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富马酸及琥珀酸半醛可作为诊断CKD3-4期湿浊证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