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公共突发事件相互交织,呈多发、频发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此,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党和政府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干旱灾害为切入口,从贵州的灾害应急传统与国内外危机管理理论内涵入手,通过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中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案例的研究,分析了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为建立和完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本文从五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等。第二章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入手,对危机、危机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机制等概念与特征进行界定,为本文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结合贵州省情,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了贵州省自然灾害管理传统,总结出贵州省各个时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特点以及演变机理。第四章在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灾害背景下,从预警、响应处理、恢复重建三个过程机制入手,分析了贵州省各级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情况,发现由于忧患意识薄弱,应急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经济发展落后,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贵州预警机制建设不足、响应处理机制不完善、恢复重建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五章结合贵州的现实情况,提出完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1.完善全面整合型应急管理机制;2.强化生态理念,坚持经济建设;3.全面审视,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4.加强危机文化建设等。本文的创新之处,1.梳理与总结了贵州省的应急管理传统,并以此结论分析了当前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2.应用案例研究方法,从文化、制度、经济以及法制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本文的不足之处,1.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仅通过互联网、报纸、图书馆以及少量访谈等途径获取的资料难免不完备。2.仅通过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灾害中贵州各级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现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难免缺乏普遍性。另外,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用得比较少。
其他文献
我国的信用评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逐步成熟,信用评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信用评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特别是美国次贷危
浑源麻家大院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围合式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大院主人麻席珍于教育、司法领域颇有盛誉,晚年关注浑源地方文物保护,
路遥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比常人更早的开始思考和理解苦难这一人生课题。路遥把对苦难的独特感受和领悟酝酿于文学创作中,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成熟的、理性的、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用来进行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其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工湿地是通过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基质和废水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污水处理。植物
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教师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冈素。印度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大国,与中国有很多地缘、民族、文化
随着组织疆界日趋模糊,以合作代替竞争已经成为潮流,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显得日趋重要以往的文献中对于市场与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模式的探讨较少,而且有关分析比较企业在哪些情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的信息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医疗信息资源作为海量网络信息中的一部分也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趋势。用户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很难快速地找到
KIM-1(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是一种新发现的Ⅰ型跨膜蛋白,特征性表达于缺氧损伤后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膜,正是这种特异性使其成为诊断肾缺血缺氧损伤的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辽宁省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产业结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辽宁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一直以来,受国家政策导向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教育问题空前关注。教师压力陡增,职业倦怠问题日益严峻。高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师的工作难度、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导致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