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者对其经历过的历史的文学化书写,承载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李劼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乱世当中人的生命关怀。
本文主要从李劼人长篇的创作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特点三方面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精心研究。
第一章阐释李劼人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与背景,展现出其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第二章从历史逻辑与思想特征这两方面分析归纳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展现出其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其所代表的历史节点的知识分子典型。
第三章分析李劼人坚持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的历史与生活真实感,实现了人物形象与小说内容思想的高度契合。
第四章分析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文史价值以及作家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做出多重生命价值选择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态度。
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本文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哲学的身体转向,女性主义纷纷将视域转向身体,以身体为主要场所发掘女性的主体价值和话语空间。与此同时,国内女性写作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即少女成长小说,少女成长小说展现了少女性别意识觉醒的全历程,具有鲜明的身体视野。陈丹燕被誉为描写少女小说的圣手,她从80年代开始少女题材的创作到新世纪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在陈丹燕的少女成长小说中,既有少女自然成熟的身体的本真呈现,又展现了少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诗、词、文兼擅,在经、史方面也有卓越的学术成就,是浙西词派的领袖。康熙十七年,朱彝尊将《乐府补题》携至京师,掀起了一场大唱和,带来了咏物词的创作热潮,朱彝尊也于此时创作了大量的咏物词。 本文在前人对朱彝尊词与词学观念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文本,对朱彝尊咏物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首先就朱彝尊词学观念对咏物词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细读朱彝尊咏物词文本,笔者发现朱
科幻小说由西方进入中国已过百年,但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十分坎坷。一直到199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作家群体逐渐扩大、写作风格多样和表现内容扩大等趋势。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不仅表现出想象力的恢宏美感,还有着对人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下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和思考,这是与主流文学所不同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
笔者根据王琦所注的《李太白全集》初步统计以及具体分析了李白诗文作品是否真正引用《诗经》的语句后,发现李白引用《诗经》的诗文作品共173首,引用次数共计281次。即从数量和引用频率来看,都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其次,笔者细化李白诗文作品引用《诗经》的时间段发现,其作品在天宝二年(743年)和至德二载(757年)引用《诗经》的次数最为明显,故笔者以此为分界点分析了李白复古思想在这前后的具体发展变化;再者笔
《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简称为《孝义真迹珍珠塔》或《珍珠塔》,它作为代言体弹词的一部力作,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在弹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追溯和梳理《珍珠塔》故事的来龙去脉,将故事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中的景点“珍珠塔”以及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名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珍珠塔》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系
美国现代作家、诗人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2),一生仅创作了四部小说,但都经久耐读。他的小说《奥古斯都》获得了197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用书信、回忆录、手记、军令、备忘录等多种文体拼贴构成,讲述了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但威廉斯没有停留在讲述奥古斯都在政治上取得的丰功伟绩上,而是笔走偏锋,将关注点从外部事件转移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开始关注历史人物隐秘的意
程瞻庐是鸳鸯蝴蝶派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的代表性作家,也是现代通俗文学滑稽小说的代表性作家,本文关注的是程瞻庐长篇小说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滑稽风格,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其滑稽风格如何确立延展以及滑稽风格在其长篇小说作品中的表现。程瞻庐小说的滑稽风格主要表现为以民间立场、笑骂姿态挖掘中下层社会阶层日常生活的滑稽面,世俗性极强,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与文学史意义,并当代滑稽喜剧的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本论文由六
自1932年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对沙汀的文学创作发表评论以来,从地域文化角度和民俗文化角度研究沙汀的文学作品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沙汀作为具有“江湖身份”的左翼作家,却少有研究者将沙汀的文学作品与江湖社会相联,探讨江湖社会对沙汀创作机制的影响。因此,本文试以沙汀“革命者”与“江湖人”的双重身份为中心,还原江湖文化对沙汀创作机制的影响过程。除此之外,“江湖”原指游民群体组成的秘密社会——即主流社
北京话中,“人家”“人”“别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旁称代词,说话人使用它们时,言语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性。本文以三部电视剧影像和十一部小说为语料,对北京话旁称代词“人家”“人”“别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主观视角的角度分析其表现的两种主观认识,进一步研究其主观性的认知成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从旁称代词、语言的主观性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介绍,简要介绍“人家”可以省略为“人”
概念隐喻是认知隐喻学的重要理论。它的性质在传统隐喻的研究范围内被认定是一种修辞,是字面意义的刻意偏离,可有可无的话语修饰性成分。认知隐喻学基于前人的隐喻研究,重新审视隐喻,拓宽了其研究的范围,把隐喻看作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在他们的观点中,人的思维绝大部分是由隐喻建构起来的,但思维是抽象的,隐喻性的抽象思维要被具体识别、认知,需要以语言为介质,语言是思维的具象,是具体的,因此研究语言是窥探思维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