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Ⅰ 终末期肾病伴发抑郁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检测ESRD患者、ESRD伴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寻找血清中可用于ESRD伴发抑郁患者的诊断的特异性的代谢物分子;通过分析 ESRD 与 ESRD 伴抑郁患者之间的代谢物群的差异,探索ESRD伴发抑郁的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和模式识别方法,对ESRD组(n=17) 、ESRD伴发抑郁组(n=17)和健康对照组(n=12)的血清代谢组分进行分析。采用Marker View vl.2.1软件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运用 SMCA-P v13.0 软件进行分析;构建模式识别图,依据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和单变量统计分析中的P值筛选区分ESR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ESRD伴抑郁患者的差异代谢物,并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筛选出的差异性代谢物的临床诊断效能进行评估。ESRD伴抑郁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况。
结果:在 ESRD 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鉴定出了 643 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属于62个不同代谢通路;ESRD组与ESRD伴发抑郁组之间共鉴定出57种显着的血清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属于19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龙胆酸、尿酸、5-TH、丙烯酰肉毒碱、马拉氧磷、孕烯醇酮等差异化合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90。
结论:ESRD患者体内高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能量代谢、甘油脂代谢和以谷氨酸为中心代谢的异常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此外,AUC大于0.90的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诊断ESRD患者是否伴发抑郁的生物标志物。
论文ⅡUT-B敲除小鼠脑组织AQP4表达改变与抑郁样行为的关系
目的:检测尿素通道蛋白 B(UT-B)敲除小鼠海马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水通道蛋白 4(AQP4)的表达变化,探讨形态改变与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关系,为深入研究UT-B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两组小鼠(各10只)的行为差异,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AQP4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QP4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野生型小鼠与UT-B基因敲除小鼠糖水偏好指数分别为(84.67 ± 4.85)%和(65.67±7.97)%(P<0.001),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分别为(128.56±11.24) s和(209.11±20.99) s(P<0.001);两种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UT-B敲除小鼠具有抑郁样行为。电镜结果显示,敲除小鼠出现神经元神经纤维肿胀和退行性改变,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肿胀。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敲除小鼠脑皮质、海马、丘脑等部位AQP4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AQP4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软脑膜、室管膜及脑血管周围,但脑血管周围免疫染色减弱。免疫印迹检测提示海马组织中AQP4表达水平下调27.10%(P<0.05)。
结论:UT-B基因敲除小鼠脑皮质和海马AQP4表达减少,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生和脑代谢引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检测ESRD患者、ESRD伴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寻找血清中可用于ESRD伴发抑郁患者的诊断的特异性的代谢物分子;通过分析 ESRD 与 ESRD 伴抑郁患者之间的代谢物群的差异,探索ESRD伴发抑郁的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和模式识别方法,对ESRD组(n=17) 、ESRD伴发抑郁组(n=17)和健康对照组(n=12)的血清代谢组分进行分析。采用Marker View vl.2.1软件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运用 SMCA-P v13.0 软件进行分析;构建模式识别图,依据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和单变量统计分析中的P值筛选区分ESR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ESRD伴抑郁患者的差异代谢物,并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筛选出的差异性代谢物的临床诊断效能进行评估。ESRD伴抑郁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况。
结果:在 ESRD 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鉴定出了 643 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属于62个不同代谢通路;ESRD组与ESRD伴发抑郁组之间共鉴定出57种显着的血清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属于19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龙胆酸、尿酸、5-TH、丙烯酰肉毒碱、马拉氧磷、孕烯醇酮等差异化合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90。
结论:ESRD患者体内高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能量代谢、甘油脂代谢和以谷氨酸为中心代谢的异常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此外,AUC大于0.90的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诊断ESRD患者是否伴发抑郁的生物标志物。
论文ⅡUT-B敲除小鼠脑组织AQP4表达改变与抑郁样行为的关系
目的:检测尿素通道蛋白 B(UT-B)敲除小鼠海马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水通道蛋白 4(AQP4)的表达变化,探讨形态改变与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关系,为深入研究UT-B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两组小鼠(各10只)的行为差异,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AQP4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QP4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野生型小鼠与UT-B基因敲除小鼠糖水偏好指数分别为(84.67 ± 4.85)%和(65.67±7.97)%(P<0.001),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分别为(128.56±11.24) s和(209.11±20.99) s(P<0.001);两种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UT-B敲除小鼠具有抑郁样行为。电镜结果显示,敲除小鼠出现神经元神经纤维肿胀和退行性改变,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肿胀。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敲除小鼠脑皮质、海马、丘脑等部位AQP4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AQP4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软脑膜、室管膜及脑血管周围,但脑血管周围免疫染色减弱。免疫印迹检测提示海马组织中AQP4表达水平下调27.10%(P<0.05)。
结论:UT-B基因敲除小鼠脑皮质和海马AQP4表达减少,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生和脑代谢引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