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荨麻疹的小鼠动物模型,评价小鼠治疗前后行为学变化,测定小鼠血清中组胺及白三烯B4的含量。探讨蒺藜丸对荨麻疹模型小鼠血清组胺及白三烯B4的影响,探寻组胺及白三烯B4在荨麻疹生理病理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治疗荨麻疹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方法:选用SPF级小鼠72只,雌雄小鼠分笼饲养,每笼12只,适应性喂养1周。于实验的前1天,用8%硫化钠对小鼠背部脱毛,面积为(3cm×3cm)。按随机原则将余小鼠进行分组,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出空白组以外的模型组小鼠在脱毛区皮内注射0.5%磷酸组胺造模并在1小时内观察小鼠搔抓次数,同时记录治疗后的第7、14、21天小鼠的搔抓次数。分组为:(1)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2)生理盐水组:(仅灌胃生理盐水);(3)阳性对照组:(灌胃枸地录雷他定);(4)蒺藜丸高剂量组(中药灌胃,剂量为48g/kg);(5)蒺藜丸中剂量组(中药灌胃,剂量为24g/kg);(6)蒺藜丸低剂量组(中药灌胃,剂量为12g/kg)。除空白组外每组每天灌胃1次,每次0.2ml/g,连续治疗21天,直至实验结束。取材,对小鼠进行剪尾取血,取脱毛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并计算各组的组胺含量及白三烯B4的含量,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对比,获得结果。镜下观察皮肤病理切片。 结果: 1.行为学记录结果:生理盐水组与空白组4次搔抓计数比较,生理盐水组搔抓次数均高于空白组,荨麻疹动物模型是成功的。枸地氯雷他定组与生理盐水比较,枸地氯雷他定组治疗前1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及治疗第21天结果显示,小鼠搔抓次数较生理盐水各组均明显减少。蒺藜丸高、中、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4次瘙痒次数的比较,小鼠搔抓次数均显著降低。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中剂量组的搔抓次数。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搔抓次数。蒺藜丸中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搔抓次数。 2.血清组胺结果:生理盐水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组胺的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枸地氯雷他定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清中组胺含量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中、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清中组胺含量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中剂量组比较,蒺藜丸高剂量组血清中组胺含量明显低于蒺藜丸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蒺藜丸高剂量组血清中组胺含量明显低于蒺藜丸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中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蒺藜丸中剂量组血清中组胺的含量低于蒺藜丸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剂量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相比较,血清中组胺含量接近。 3.血清白三烯B4结果:空白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理盐水组白三烯B4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具有差异性,数据有统计意义;枸地氯雷他定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枸地氯雷他定组的白三烯B4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具有明显差异性,数据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中、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清中白三烯B4含量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中剂量组比较,蒺藜丸高剂量组血清中白三烯B4含量明显低于蒺藜丸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蒺藜丸高剂量组血清中白三烯B4含量明显低于蒺藜丸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中剂量组与蒺藜丸低剂量组比较,蒺藜丸中剂量组血清中白三烯B4的含量低于蒺藜丸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蒺藜丸高剂量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相比较,血清中白三烯B4含量接近。 结论: 1.蒺藜丸能够减少荨麻疹引起的模型小鼠的搔抓次数。 2.蒺藜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荨麻疹模型小鼠血清中组胺及白三烯B4的含量,蒺藜丸高剂量组较蒺藜丸中剂量组,蒺藜丸低剂量组能够更好的降低荨麻疹模型小鼠血清中组胺及白三烯B4的含量。 3.蒺藜丸能够抑制荨麻疹模型小鼠血清中组胺及白三烯B4的释放,证实蒺藜丸对荨麻疹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