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所讨论的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其用于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房屋用益关系。而我国民法典所确认的居住权也是从罗马法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内容中借鉴和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人役性特点。而居住权的属性存在债权和物权的争议,本文认为居住权应当为物权并可适用法律经济分析中相关财产法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分析。而由于居住权作为物权,其立法必须符合物权法定原则。因此从本质上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讨论的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其用于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房屋用益关系。而我国民法典所确认的居住权也是从罗马法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内容中借鉴和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人役性特点。而居住权的属性存在债权和物权的争议,本文认为居住权应当为物权并可适用法律经济分析中相关财产法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分析。而由于居住权作为物权,其立法必须符合物权法定原则。因此从本质上分析,居住权的设立应当是在遵循物权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房屋财产所有权进行分割而形成的新的物权。而在实际立法中,我国居住权制度立法几经波折,最终设立了一个虽具有一定变通性但主体仍是罗马法中具有传统人役性的居住权制度。我国设立的居住权制度能够起到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作用;而探索房屋多元化利用却因其人役性受限。因此,若居住权制度仅具有保障功能,而需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则无法说明居住权制度设立的必要性。而突破居住权制度人役性特点并不会阻碍居住权制度保障功能,所以其不能成为居住权制度效率低下的理由。因此,我国居住权制度立法因其人役性特征而导致其适用存在权益利用和场景的局限,相较于构建居住权制度的巨大成本,其可能存在效率价值的缺失并需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本文使用法律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及财富最大化理论对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效率价值进行分析。首先,本文通过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案例统计和慧科新闻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成本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构建居住权制度的成本呈现出涉及范围广、数量级大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之后,本文对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拓展物权种类、保障特殊群体和提高房屋利用效率等收益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构建居住权制度的收益呈现出水平低、范围小、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因此,我国民法典构建居住权制度的成本是远高于其收益的,其并不满足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从而无法实现社会的财富最大化,因此我国民法典设立的居住权制度存在效率价值的缺失。为进一步改进我国居住权制度,本文从扩大居住权制度收益角度出发,提出“非自然人及房屋所有权人成为居住权主体”、“取消‘不可出租’的默认规定”、“允许居住权转让和继承”和“允许居住权人行使房屋共同使用部分及相关权利”此四项建议。同时本文从减少居住权制度成本角度出发,提出“增设居住权人房屋管理维护义务”、“明确遗嘱设立居住权的生效方式”、“增添居住权消灭方式”和“允许法院判决设立居住权”此四项建议。通过前述八项建议,本文实现了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对现有居住权制度的改进。而本文通过供给需求模型和市场均衡理论分析了居住权制度改进对房产市场的作用。通过供给需求曲线的分析,上述改进建议使得房产市场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增加而形成了更为有效的新均衡,从而证明上述建议的有效性并体现了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居住权制度进行改进的效果。而本文改进建议仍然存在不完美之处,并不能在不增添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居住权制度的改进。其会产生“非自然人主体滥用居住权”、“居住权复杂化导致诉讼争议的增加”、“社会居住权投机行为的增加”和“社会舆论对居住权制度的认识变化”等新的成本。而通过对新增实施成本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来源于改进后的居住权制度面临新的运用方式所产生的暂时性混乱,其并不会颠覆居住权制度改进带来的效率价值的提升。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社会一致同意加强法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途径,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为了充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现实权威,发扬人民民主,必须更好地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这样才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完成新时代对于人大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法律监督的要求。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国县级以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经济上,西方列强商品、资本的大量入侵,在古老的中国传统社会在被迫打开国门同时,民族工商业开始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逐步解体,这构成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貌。文化上,西方民主、法制的思想经过当时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尽力传播,一部分普通民众的意识开始觉醒,彼时中国文化社会正处于传统文化式微,新文化还未产生的前夜。政治上,经历了辛丑国耻的清王朝统治
近年来,国际投资仲裁面临诸多考验,其中包括投资仲裁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投资仲裁的正当性危机等。产生前述危机的原因包括投资仲裁制度本身的瑕疵及东道国与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失衡等。促进东道国反请求权的实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投资仲裁制度的正向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东道国与投资者的利益再平衡提供可能。投资仲裁程序中的东道国反请求权制度系民事诉讼程序中反诉制度的延伸,故在投资仲裁程序设立之初,制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式在我国开展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因其灵活、高效等特点在商事活动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应收账款质押相关制度不断修订,但由于其法律关系的嵌套性,针对其效力问题的争议及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进而导致该制度所带来的优势不能最大化。理论和实务中,仍存在着登记生效主义与形式审查逻辑错配、对第三债务人效力、质权人对出
随着隐喻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向认知角度转向,隐喻便从一种修辞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认知思维工具,普遍存在于各类文本之中,其中就包括经济文本。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经济文本中的隐喻现象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然而,相比较而言,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约翰·奥里根(John P.O’Regan)的Global English and Plitical Economy
源文本《TikTok Boom》以外国记者视角试图分析抖音APP的商业成功及其背后缘由,是一本具有翻译价值的商业分析类书籍。商业分析类书籍是信息型文本和商务文本。所选文本内容具有一定专业性,但面向的读者群体不仅限于专业人士。因此此类文本的翻译难点是,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中既要确保译文的专业性,又需考虑文本的可读性。围绕此翻译难点,笔者采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和适应”(CEA)框架来指导翻译
《民法典》的颁行是我国法治史上的重要时刻,在第533条情势变更规则中,首次将再交涉制度写入法律当中,鼓励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合同履行僵局问题,同时也将再交涉设置为情势变更情形的法定前置程序。再交涉制度的确定是国内外立法的趋势,我国民法典吸纳该规定,将会对情势变更原则具体适用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司法解释、法院指导案例的示范不足之处进行修正,使得情势变更原则能够更好地解决合同纠纷,甚至类推扩展到其他领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互联网企业顺应时代的浪潮兴起,其中有一些企业找准时机拓展业务愈发强大,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各种原因走向衰落。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以及网络强国战略的提出,许多互联网企业纷纷从互联网领域进军制造业领域开始进行跨界经营。乐视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跨界经营互联网企业,作为我国第一家“盈利”上市的视频公司曾于2015年市值超过千亿元,而后又因资金紧张和管理混乱无力偿还欠款
在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中,竞业限制制度作为规范人才竞争和保障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律制度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竞业限制案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案情愈加复杂,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认定劳动者是否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则成为竞业限制案件中极为关键且争议较大的问题。故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司法实践中认定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三方面困境,对认定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理论基础、实体要素、证据结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此间涌现出阿里、腾讯、谷歌等巨型互联网平台。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被曝出恶意“封禁”、强制“二选一”等垄断问题。这些垄断行为不仅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健康市场秩序,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1年初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次提出了将互联网平台认定为必需设施